首页 > 人文宗教 > 正文

[心的世界]《大乘百法明门论》第十九讲

评论:0 来源:龙泉之声 作者:学诚法师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

今天继续讲解《百法》第十九讲——鼻识。

“鼻识。缘香尘为境,以生了别,随所依根立名鼻识;亦可随自所缘境立名香识。”

前天我们谈到了眼识,昨天谈到了耳识,今天谈到了鼻识。眼睛、耳朵、鼻子。眼睛、耳朵、鼻子仅仅是根——眼根、耳根、鼻根,我们谈的是识——眼识、耳识、鼻识。眼识、耳识、鼻识要产生作用,必须通过眼根、耳根、鼻根来缘相应的境界——色境、声境、香境。我们眼睛看到的东西对我们影响很大,耳朵听到的东西对我们影响也很大。鼻识是要缘香尘。鼻子闻到的东西,闻到的这种味道,唯识的语言叫香尘、香境——五境的香境,色、声、香、味、触。我们现在的语言叫“气味”,各种各样的气味,即是香尘。

烧香,我们能够闻到香的这种气味;炒菜,也有一种菜的气味出来;煮饭,大米饭、面条、馒头、面包,都是会有一种气味;社会上的人,买很多化妆品,那也是一种气味。我们的鼻子闻到了这种味道以后,就知道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是自己适应的还是不适应的,自己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如果东西坏了,菜坏了,那就会有一种味道;如果衣服经常不洗,它也会散发出一种不好的味道;米发霉了,也有一种味道。这对人都会有影响,对人的身体有影响,对人的修行也会有影响。

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呢?因为我们了别以后产生了分别,认为这个味道好,人就容易贪求、执取,执取这种香尘;如果味道不好,人的心就产生远离、产生痛苦。比如我们闻到炒辣椒的味道,有些人不适应,他就不容易接受。所以,气味(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只是我们没有很认真地去考究香尘究竟对于我们修道有哪些帮助或者有哪些影响。

佛法讲的是不二法门,最高的境界就是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就是没有对立。我们六根对六境,产生六识。六根对六境就是对立,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就是对立了。因为我们看到、我们听到、我们闻到、我们舌头尝到的、我们身体接触到的、我们意根当中的分别,不都是我们需要的,不都是我们喜欢的,有喜欢的有需要的,有不喜欢的也有不需要的,各种情况都有。有自己喜欢做的,也有自己不喜欢做的。比如我们参加法会期间,可能坐在那里时间长了,人就喜欢站起来;站久了,就喜欢坐下来;在佛堂里面时间久了,就想到外面去走一走;走累了,就想回来坐一坐。这些都是我们根与境的一种对立,对立起来。

再放大呢,人与人都有对立——我的、你的、他的,就有对立了。我你他,别人对你来讲也成了一个境界。我们首先自己根对境会有对立,自己常常跟自己都会有对立,那么再去放大,再扩展出来,就是与人对立、与事对立、与物对立,与所有的外境都会有对立。比如,我们早晨四点钟起床,六点半用早斋。你心里想:时间一到,我就要起来。但你的身体起不来,就有一种对立了;过斋的时候,心里想:我应该要吃一碗,但你这个色根不想去吃,吃不下饭,也是一种对立。这些就是因为我们一直产生种种错误的分别,在这些根、境、识上产生的对立。

有对立就会有隔阂,心里面就会有隔阂。比如,吃米饭的人天天吃米饭,他看到馒头就不喜欢吃,就有隔阂了;喜欢吃馒头的人,看到米饭就不想吃,就有隔阂了;喝牛奶的人,他天天喝牛奶,看到豆浆就不想喝,也就有隔阂了;喜欢喝豆浆的人不喜欢喝粥,行堂给他粥就不喜欢,这也是隔阂。隔阂再深一点,再严重一点,问题再大一点,就会产生鸿沟。鸿沟就是更宽广,问题就更大。所以我们要解脱,要到彼岸,就要跨越这个鸿沟,各种各样的对立。各种各样的对立就是各种各样的分别,都是分别心分别出来的。分别、对立、隔阂、障碍,引起鸿沟。

这些问题,我们在理论上面能够了解到,或者说我们在理论方面能够认识到,能够认可,但在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无法做到的,很难做到的,无法做到不对立、不隔阂。如果我们能做到,就解脱了;做不到,就有束缚,被各种各样的分别心、对立心所束缚、所障碍。我们人就是因为有这样种种攀比、对立、分别的心,才把我们自己完整的人生肢解得支离破碎。

只有通过佛法的修证,改变我们的分别心,树立佛法的正知见,我们六根缘六境产生六识的时候才不会出问题。我们常常说所有的问题都是我们心里的问题,都是因为这样引起的。我们要去观察我们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就是我们思想活动的过程,它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它呈现出一种什么状态,眼识什么状态、耳识什么状态……乃至意识什么状态。

我们常常说,“这个人很有思想,这个人很有头脑。”“思”跟“想”,就是思心所、想心所。色受想行识,思心所是在“行蕴”里面,想心所是“想蕴”。你的思想和你本人是有区别的,思想只是你这个人所拥有的思想,你心里面的思跟想。同样,我们说“这个人有经验,经验非常丰富”,“有经验”同“有经验的人”是不同的,经验只是经验,有经验的人是说这个人有经验。这个人有思想,有思想的人。那么拜佛也一样,拜佛,拜佛的人;念经,念经的人;忏悔,忏悔的人;修观,修观的人。我要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在修观的时候,或者说你在思想的时候,如果说“我自己知道我现在在修观”,或者说“我自己知道我现在在思考问题”,那么,“思考问题的人”和“思考”就是有对立了。

比如我坐在这里讲,你们坐在这里听,如果你知道自己坐在这里很安静地听,那么“听”和“听课的人”两个是有对立的。如果你坐在这里听,忽然间你听得都忘记了自己,那才消除了“耳朵听”和“听的人”这样一种差别、对立,就是不知道自己在听,也不知道谁是能听、谁是所听,谁是听、谁是听的人。首先我们自己听本身就有对立,听和听的人就对立了,就说明人还是不专心;然后听的人和讲的人又是对立的,所以你就很难相应,相应不起来。

相应就是没有对立了,完全就分不清楚,就是非常非常专注。我们常常讲禅定、专注,就是进入这样一种无分别状态。实际上,我们很难达到,即使能够达到也是极其短暂的,大部分人都是六识和自己本人是对立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在起作用和自己本人是分裂的。比如说,我不应该这样想,偏就这么想;我不应该这么看,偏就这么看。自己心里也很清楚,知道我这样想是对的、这样说是对的,这样想是不对的,这样说、这样看是不对的,他也知道,(但就是做不到)。

就是因为我们自己和我们自己的六识常常对立,所以就常常产生差异,常常产生分歧,这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矛盾的根源,就会把我们自己观察到的境界当成自己的境界。我们把自己观察到的境界当成是自己的境界,然后把自己的境界当成是别人的境界。我们六根去缘六境,然后就成了自己的境界;成了自己的境界以后,我们就会认为这些境界就是外在的境界。我们缘外在境界本身,我们自己就已经有对立了,然后,我们再加上分别,认为这些内在的六尘就是外在的六境。很多问题都是因为这样产生的。

我们所缘到仅仅是外在境界的假相,到我们心里的时候,就变成了我们自己内心的“真相”——自己就认为这是真相。反过来说,就对外在的种种境界,产生远离、排斥、分别,一般人都是这样生存、生活的,都是这么活过来的,一生都是这么活。也就是说,通常的人都是通过自己的烦恼、通过自己的情绪来感知、来认识、来了解外在事物的存在。那么佛法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是,不能用情绪,不能用烦恼来感知和认识外在事物的存在。

所以,修行就是要培养我们内在自性光明的启发。如果我们内心充满光明,具足智慧,那我们所有的看法都会不一样。如果我们内心黑暗、内心无明,那么就是我们的情绪、烦恼在起作用,最后我们得出来的答案就不同。

比如我们这几天共修,大家的收获很大,也有很多体会。我们看到这些法师、义工、同修都非常发心,非常用功,都很有感恩心,都很优秀,条件也很好,那么我们可能就会得出一个答案说:因为自己身边的人都很好,所以我自己也很好。自然而然就会这样。那你回到家里以后,一天、两天、三天……自己觉得:自己好像并没有那么好,还是会有变化,功夫退了,那么你就会怀疑说,别人是不是也没有那么好,别人会不会跟我一样也会退。你就会以此来推断别人,肯定的。这个就是因为环境的变化,所以产生了烦恼。你在这个比较殊胜的环境中,自己的烦恼、情绪不容易激发、引发出来;你回去之后,这个环境变化了,自己的烦恼、情绪出来了,但自己察觉不出来,不会认为是因为随着环境的变化,自己的烦恼、情绪在起作用,不容易承认这种事实。这是很难的,很难有力量来承认这种观点。这个就是凡人跟圣人、一般人跟修行人的不同之处。

我们回到家里后,只有不断用功,不断去策励对三宝观功念恩的心,不断去观察思维同行善友、三宝的功德,我们内心当中的无明烦恼、六境的尘垢才不会沉渣泛起。如果不是这样去修、去用功的话,肯定会退的。因为一回去,六根所缘的境界不一样了,马上就会退。那这样就很难办。

饮食、饮食的味道,对我们(修行)的影响很大。我们常常说,这个口味好不好,这个饭菜香不香,等等。《佛遗教经》里告诉我们怎么对待这个问题,说道:“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比丘亦尔,受人供养,趣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我们出家众受诸饮食当如吃药一样,好吃的是一碗,不好吃的也是一碗。“趣得支身”,是为了要支持、长养我们的肉身,来解除饥跟渴的病。因为我们如果不吃饭不喝水,人就活不下去,身体会受不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面也说“民以食为天”。《弥陀经》里边也谈到“饭食经行”:“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那《药师经》里面第十一愿也谈到:“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弥陀经》、《药师经》,还有我们每天中午念的供养咒,里面都有谈到饮食的问题。在佛门里,(饮食)是很重要的。通常讲“法轮未转,食轮先转”。大家在庙里,如果一顿饭没吃饱,坐在这里肯定听不进去;口渴也受不了,听经听法也听不进去。

《五灯会元》里面记载了一个公案。一个禅师上堂说法,他说:“佛有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也有四弘誓愿。”有人问:“你的四弘誓愿是什么?”他说:“我的四弘誓愿是:‘饥来要吃饭’,肚子饿了要吃饭;‘寒来要添衣’,冷了要穿衣;‘困时伸脚睡’,困了我就睡觉;‘热时爱吹风’,热的时候就吹吹风。这是我的四弘誓愿。”那我们听起来,认为这个很简单,就是吃饭穿衣,睡觉吹风,这样一种生活。但是,关键是我们怎么样去作意。我们一天到晚,就是吃饭、睡觉、穿衣、吹风,一天到头就是这样。人的生活就是如此,衣食住行,行住坐卧,就这几件事情。关键就是我们怎么用心,就是非常非常大的学问。怎么作意,怎么了别,怎么分别,是非常大的学问。

弘一大师出家以后,有一天,他的一个朋友夏丏尊,教育学家,去看弘一法师。夏丏尊看弘一大师吃得非常简单,吃咸菜吃得津津有味,他就问弘一大师说:“吃得那么咸,你不会感觉到咸吗?”弘一大师说:“咸有咸的味道。”弘一大师饭吃完了以后,拿茶杯喝水,喝白开水,夏丏尊说:“难道你那么穷,茶叶都喝不起吗?”弘一大师说:“淡有淡的味道。”这都是一种功夫。也能喝白开水、也能吃咸菜,都是一种思想境界。我们就不一样了,我们各方面都在分别,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喜欢不喜欢的都是一大堆,都没有办法“趣自除恼”。弘一大师、古来的祖师大德,遇到什么问题都是从自心来解决,趣自除恼。

有位禅师修行的功夫很高。有一天,中午过堂的时候,厨房把饭煮得非常硬,厨房里面的人就非常害怕,侍者把饭给禅师送去,就跟他讲:“这个今天饭做得太硬,对不起。”那个禅师说:“我今天正想吃硬的饭。”第二天,厨房炒菜炒得非常咸,又担心得要死,侍者又送去给禅师吃,说:“这菜很难吃,对不起,炒得太咸,盐巴放太多了。”那个禅师说:“我正想吃咸的菜。”这都是一种功夫。如果菜做咸了,你说“我正想吃咸的”;今天菜炒淡了,你说“我今天正想吃淡的”,这都是人的一种作意。这个作意,这个起心动念,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们过堂的时候,前三口要念三句话: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也就是教我们作意。)

所以,佛法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关键是我们如何去用心。我们如果用得上心,会用心,这些境界都不成什么问题,都能很快转变。你遇到一个很麻烦的人,胡搅蛮缠,说不清道不明的人,你就想,“今天佛菩萨来考验我,给我这样一个境界,我正需要这样一个境界来磨炼我。”那马上你的心意就转了。今天遇到一个人忽然间把你大骂一通,你想,“他骂我,消我的业,成就我的忍辱波罗蜜。”这样就很好了。今天过堂,行堂行到你这里刚好饭菜没有了,你想,“我修行修得不好,以后要加倍努力修,才会有福报。”反过来,你如果说:“你怎么不给我行呢?你眼睛没有看到吗?你是不是跟我过意不去?”那就麻烦了。所以,一切境界都是看你怎么作意的。

我们常常作意有问题,六识有问题。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个人在前面走路慢,我们走后面,又急,又想走快,那我们就可以作意说,“前面的人对我们后面的人是一种考验,让我们不要那么着急,慢慢走。”如果前面的人走得快,我们自己走得慢,我们就想,“我们平时动作太慢,跟人家距离这么远,都跟不上。”这个就是把所有一切境界都回归自己的心,这就是用功的方法,就是不会在种种境界上产生对立,产生分别,产生隔阂,产生鸿沟的原因。

如果我们去埋怨、责怪外在的境界,本身就是在造业,起心动念、说话行事,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在造业。那么,对方、外在的境界又会有感受,又接受了你的行为、表达方式,那这个业就越来越重,越来越深,就不能解脱了。只有回归到我们自己的心里,才能解脱。解脱道都是这么来的,只有回归到自心才能解脱。菩提道就是把自己解脱的方法再介绍给别人,然后别人也能够得到这种解脱的方法,这就是菩提道——自觉觉他。

这种解脱不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不能落实、不能实现、不能感受的,是能够感受的。如果不能感受,那我们修行、用功、学佛还有什么利益呢?不可能得到什么利益。(解脱,在日常生活中)是能够感受得出来的。解脱什么呢?解脱烦恼,解脱痛苦,解脱业——惑、业、苦。超越才能解脱,解除种种束缚,脱离种种障碍。解脱都是我们内心的功夫,不是外在有什么绳子把我们的手脚捆起来,是我们内心被种种烦恼系缚,内心被自己种种情绪系缚,所以不能解脱。

我们在庙里用功,本身就是解脱。我们用这种方法,能够让自己的内心不断得到解脱,不断得到自在,得到轻安,得到喜悦、祥和,这种感受是不同的。

(本文为2009年10月7日学诚法师在北京龙泉寺对僧俗二众的开示,由义工根据录音整理,略有删改。原开示后半部分详见《由自誓受而正皈依》。)

(xinsushi.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