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宗教 > 正文

[心的世界]《大乘百法明门论》第五讲

评论:0 来源:龙泉之声 作者:学诚法师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

今天晚上我们讲《百法明门论》第五讲。大家请翻开教材第9页。

“一切法者,略有五种。”这是世亲菩萨《百法明门论》论文里的文句。宇宙万法,一切法,概略来说有五种。“此总标诸法”,诸法可以把它概括成五种。“称理言之,实有无量。”如果从道理上面来说,有无量无边的诸法。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法呢?“以众生性欲无量”,众生的根性,众生的好乐心非常多,有无量无边的机,也就有无量无边的法。根基非常多,各各不同,法也是一样,非常多。就犹如我们吃菜一样,中国人、外国人,中餐、西餐,很多;中餐里面又有各种各样的菜系,南北口味都不同,但都是菜。佛法也是一样,从它的本性上面来讲,从它的实践上面来讲,是一味的;但是从它的相上面来讲,有无量无边,要说多少就会有多少。

但是这么多的法相我们学不过来,也认识不过来,那怎么办呢?就是把它分成五种。这五种不是我们一般人随便能够分得出来的,世亲菩萨,他是菩萨位的,也可以说不是一般的凡人。在部派佛教的时候,众说纷纭,对佛法的理解非常多,不能统摄,那么他就写了这样一部非常简明扼要的《百法明门论》,把法概括出来。他写这个论的目的呢,就是在古代印度注重论辩的那种环境下,谈得越多离法的本意越远,越走越远,越说越离谱,所以世亲菩萨就非常简明扼要地造出一部《百法明门论》。

造这个论的目的,就是为了要通达无我,也就是为了要修行。从一个法相又一个法相,从一个法类又一个法类,来诠释它的无我性。不是说最后六个无为法才是无我,前面九十四法,每一个法都是无我,都是相。它的圆成实性、自性上面来讲,都是无我,都是无为法。前面都是有为法、生灭法,无为法是不生不灭法。

“是以瑜伽始五识身,历至法界六百六十等法,”《瑜伽师地论》从“五识身”(即五识)一直到“法界”,一共是六百六十六个法。“今言五位百法,岂非要略乎”,一百个法对比六百六十法来讲,难道不是要略么?就是要略。

“故云略有五种。自此至真如无为,总答初问”,就来回答有哪些法。刚开始问“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这就回答了“何等一切法”:“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百个法。过去有一个偈颂,“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个不相应,六个无为成百法。”这四句把它概括了。

下面的注解,“心法者,总有六义。”

五位百法,第一位就是心法,总有六义名为“心法”。“心法”,从它的通义来讲,有六个通义;从它的别义上来讲,就是八识。“通义”就是什么叫心法,什么叫心所法,什么叫色法,什么叫心不相应行法,什么叫无为法,就是共通的,共通八识的,它怎么定义。共有六种。

窥基大师的注解:“心法者总有六义,一:集起名心,唯属第八。”

如果从“集起义”来说,“唯属第八”,只属于第八识。那么也就是只有第八识可以称为“集起义”。

那什么叫“集起”?“集诸法种子,起诸法现行。”也就是,种种现行的出现,都是有种子的,如果没有种子,就没有现行。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种种的相,都是跟我们内在的种子有关系的,有种子它才能够发芽、开花、结果,才能够有果实。在部派佛教的时候,它所谈到的是说,我们人身语意造了种种的业,这个业都能够结合起来,最后感果。大乘佛教唯识宗的说法是,这个业会变成种子,就是业种——业的种子,业产生种子。这个说法就更加确切,更加好理解。部派佛教只谈六识,大乘佛教唯识宗谈八识,其中就谈到种子、现行。我们造了种种业,业过去了就成为种子——业种,这个种子以后再感果。种子实际上就是因,起了现行实际上就是果。所以“此义唯属第八心王阿赖耶识”,其它心法没有这种功能。

“若就现行集起,则通其余诸识。”前面是“种子集起”——“集诸法种子,起诸法现行”;从“现行集起”,通其他的诸识,就是其他的识也可以有这个功能,名为“集起”。也就是其它识的现行的这些特点、现行的这些状态,也都是有种子,和种子也是有关的。这是第一义。

第二义,“积集名心,属前七转识。”前面七识,“能熏积集诸法种故”。

“能熏”是指前七识,“所熏”指的是第八识。“能积集”属于前七识,“所积集”属于第八阿赖耶识,“诸法种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第八识被前七识所熏,前七识能够熏第八识。第八识翻译成汉语又名“藏识”,也叫“含藏识”,它像一个仓库一样,前面七识造种种业构成的种子,全部都保留在第八阿赖耶识当中,所以前面七识就变成了“能熏”、“能积集”,第八阿赖耶识就变成了“所熏”、“所积集”。故“集起属前七转现行,共集熏起种故;或积集名心属于第八含藏,积集诸法种故。”

第二义主要是从“能熏”、“能集”这个角度来讲。所以“积集义”也是心的一个涵义,通义。

第三,“缘虑名心,俱能缘虑自分境故。”

缘虑,能缘、思虑,自分境。自分境,就是八个识,每个识都只是心王的一分,各个识都只是缘自己的一分。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心是无形无相的,只能从它的作用上面来说明心的意义,所以它分成八个识,每个识里又有很多相应的心所,具体的心所。只有从这些心王、心所的现行上面,表现出来的状态上面,才有办法来说明心和心所的意义。如果没有从相上面来说,这个心很难说清楚,你说“心”是什么?

我们过去讲“良知良能”,社会上面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不好,我们常常讲“你没有良心。”没有良心就是你心不好。怎么叫心不好?心能不能拿出来看?心不等于心脏,心不等于大脑,大脑、心脏是现在医学上的说法,不是佛学的说法,佛学讲的心跟大脑、心脏是两回事。大脑也好,心脏也好,它还是色法,心是心法。唯识、百法,从心上面来说明它的规律,来说明它的无我。

无论是哪个宗派,显宗也好,密宗也好;性宗也好,相宗也好;大乘也好,小乘也好,如果我们没有心,那么这些宗派跟我们都是没有关系的。只有我们的心去缘它,我们的心去学它,这些宗派对我们来讲才有是意义的。所以我们修任何一个法门,修任何一个法类,都同我们的心有关系。

佛法怎么来认识我们的心?佛法上是怎样讲的?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如果我们没有去学,本身我们就搞不清楚佛法怎么来认识心,怎样来剖析。就如现在医学里的解剖学一样,能够把整个人分析,我们身上这个部位是什么,那个部位是什么,这个器官是什么,都分析得清清楚楚。电脑、电视、录像机也是一样,一个零部件一个零部件,叫什么名称,有什么性能,是什么形状,清清楚楚。佛法对心的认识也是清清楚楚,只是说我们后来的人不懂行,认识不了这么复杂、这么细腻、这么深的这样一套理论,这样一套剖析内心的工具。

我们学一部《百法明门论》,不是要学一百个定义。如果要学一百个定义的话,那根本不要学了,《成唯识论》定义得清清楚楚,解释得清清楚楚。我们要找参考书,也能找出几十种、上百种。不是那么一回事情。所以我们常常讲,学佛法不是学文字,是学一种经验,什么经验呢?就是讲课的法师对这部经、这部论是什么体会,这种体会才可以同我们现在的人接轨,我们现在的人才有办法接受。比如说,医学也好,科学也好,非常深,如果没有人给我们讲,我们很难弄懂。必须要有人给我们讲,我们学起来才很容易、快速,少走弯路,不会走错路。如果没有人给我们讲的话,那科学的书非常多,我们怎么能够看得过来?同样一个科学,里面各种门派、学科非常多,你究竟要学哪一个学派?那肯定学不好了。

《百法明门论》、佛法,非常的扼要,从这方面,我们就能够慢慢地,一步又一步,一层又一层,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心,认识到佛法所要告诉我们的一种心态究竟是什么。不是我们自己的妄想认为说我们的心应该是什么样,“我们要用功”,过几天说“算了,用不下去”,又不用功了,那纯粹是妄想!妄想,今天这么想,明天这么想,过几天又那么想,它怎么能持久呢?只有对我们的心进行非常深入、细微、系统、全面的剖析,我们才会知道说我们的心有哪些好的方面,有哪些不足的方面,有哪些问题,我们现在怎么办。这才是我们学经论的一个主要目的。

所以,我们听经闻法本身就是在修行,就是在用功,是真正意义上的用功,而不是听了一些道理而已。听了一些道理,跟心是结合不起来的,绝对结合不起来的,是理论的一套。就如我们上解剖学一样,上完解剖就能对应,就能够知道这是躯体的哪个部位,我们身上哪一个部位,就对得起来。上电脑课也一样,哪个零部件跟哪个地方对应,绝对要对应的。如果不对应的话,我们学得就很远;很远,我们就学不下去。

“四,或名为识,了别义故。五,或名为意,等无间故。”什么叫“等无间”呢?前面灭了,后面生起来,中间没有间隔,这是无间灭意。

“或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斯皆心分也。”这些都是心的一分,心的一部分。所以,八个识各有各的作用,虽然各有各的作用,但是都是心的一分。

我们学佛法,学唯识,学这些法相,很多人学了会很害怕,觉得这个很麻烦,很复杂,分不清楚,也记不住。其实,学法相不仅是记些名词而已,你如果把所有的名词都记住了,一百个名词的定义都记住了,但最后不能通达无我,那记得越多越烦恼,绝对的。若能汇归到无我,汇归到空性,那么再多法都是相,它的本体都是一样的,再多也不怕。它可以分类——分五类,这个法归到哪一类,下一次就知道了。就犹如一个百货公司一样,什么东西摆在什么地方,都清清楚楚,衣服、日常用品、电器、食品……一个百货公司里几千种、几万种物品,都能够归类,一目了然,找起来也很清楚。那几千种、几万种货品,每一个也都是一个法——色法。它为什么能够摆那么清楚呢?它也是要分类的,分类学。那我们的心也是如此了,它需要去分类。色法都要分类,心怎么可以不分类呢?不分类的话,我们怎么能够认识得清楚?认识不清楚的。

分类也有学问了。我们说起来容易,什么东西放在这里,什么东西放在那里,真正那么多东西来了,肯定发愁。但如果一个百货公司的总经理,他一看就知道,因为他有经验,怎么管理他有学过,所以他能够把一个百货公司里面的东西摆得既非常好找,又好管理,同时又很整齐。那我们没有学过,光有心去分类,是分不了的,没那么简单。大科、中科、小科怎么分?很简单的东西都很头疼。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懂分类学。如果知道的话,就很容易。我们常常讲归纳和演绎,就是这个道理。任何一个法,你有没有这个本事来归纳?有没有这个本事来演绎?哲学谈归纳和演绎,佛学比哲学更高,可以用到心上去。世间法只能用到物上去,没办法用到心上去,做不到,太难了,只有佛法才有这样的一套学问。

我们长期以来不能解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所构筑的是我们自己的一套名言体系,自己个人的一套名言体系,它既不同于世间的名言体系,跟佛法的名言体系又不一样。就是说,学习佛法,对这个世间上面所有的一切都不上心、不用心了,觉得这些东西可有可无。世间上面的所有名相已经坏了,至少是坏了一半。为什么坏一半呢?觉得可有可无,学佛法不在乎这些东西,所以几乎就坏一半了。但佛法的名言名相体系又不懂,不知道佛法是怎么安立的。我们搞不清楚,认为说,我来否定外在,那么我内心自己就能够得到肯定。没有那一回事!否定外在的不等于说内心有一套正确的建立起来。自己内心要建立起一套来,是要根据佛法来建立的,不是凭自己的一种热情就能够建立起来的。先要学,要学习佛法里怎么讲,没学过是绝对建立不起来的。“虽慧不能了”,它的原因也就在这里。

释迦牟尼佛说法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的心完全、彻底、究竟解脱。如果心不能解脱,心有束缚,就有问题,就有烦恼。有束缚就不能自在,有束缚,就是你的心被捆住了。佛法是让我们觉悟:心被束缚,如何把它去掉;心被局限,如何把它突破;这个心痴暗,如何让它光明。佛法就是告诉我们这样一套方法:如何来突破我们内心的局限,如何来照亮我们内心的光明,如何让我们内心由死气沉沉到死灰复燃。它有这样一套方法,同时有这样一套标准,内心的境界是有标准的。

那我们怎样能够做到内心越来越有智慧,越来越有力量,越来越有光明?除了有标准、有方法以外,我们当下怎么用功?就谈到唯识里面的“转依”,转识依智,转八识依四智。怎么来转心呢?我们常常讲转心,那怎么叫“转心”呢?就是把我们的识转成智慧。转成智慧,也就是说我们要用智慧去观察,而不是用分别心去观察。用分别心,用妄想去了解、认识外境外物的话,答案绝对是错误的。智慧是一种觉悟、观照,一种透彻。比如我们心脏有问题,做一个心电图;肺有问题,做一下X光透视,它能透视进去,结果就出来了。佛法也是如此。你用了这种方法能够自我透视,自己能够知道现在身心是什么状态,是一个什么境界,是一个什么答案。

那么你掌握这种方法以后,好比医生掌握了这种仪器,是可以给很多人做透视的,你哪里有问题,做一下,心脏有问题或胃有问题,他都能给你讲出来。佛法也是如此。你如果不精通的话,就会有很大的问题。什么很大的问题呢?你用测胃的仪器去测心脏,用测心脏的仪器去测肺,测肺的仪器来测脑,这个就叫乱用,乱用法类,绝对是这个样子。人家本来不是这种病,你非要让他到那里去检查一通,没有病都给他折腾得有病,至少是破财。好多医院里边,医生一看,哎呀,你现在可能有什么病,那个病人觉得医生都说了,不查到时候也麻烦,心里放不下。再没有钱,也借一点钱去做,做完了又没事。医生给说一下,病人心里就担心。实际上,有些医生说一下是有提成,是不是?但他给你说一下,你就麻烦了。我们学佛法,如果不了解的话,也绝对是乱开药。

那我们今天这么学,实际上就是要心理解剖,理论跟实践相结合。心理解剖、自我解剖。只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解剖,最后才能够真正意义上面达到转依,不然绝对不可能。

我们有些人对外在的境界,对自己的内心的境界,都很难真正了解佛法是怎么看待的。佛法是怎么看待、对待我们内心世界的?佛法是怎么看待、对待外在世界的?内在的世界就是我们心里面的世界,外在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外在世界,这二者的方法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以对待内在世界的方法来对待外在的世界,也不能以对待外在世界的方法来对待我们内心的世界。世界悉檀、各各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对治内心世界,我们所要用的是对治悉檀;对应外在世界,我们所采用的法类是世界悉檀。

所谓世界悉檀,就是世间公共标准,必须要遵守世间公共标准,如果不遵守世间公共标准,也是背离佛法;不遵守世间公共标准,肯定不能成就。比如我们做直播,它有公共标准,怎么做才是好,我们只有掌握了、熟悉了、应用了这种公共标准,我们才能做成功。我们哪里还有问题,哪里还有不足,就说明我们对于这些标准的掌握还不熟练。任何一个事情都是如此。你开车可以不守交通规则吗?不守交通规则,马上警察不让你走,停!不让你开。这就是公共标准。

但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标准就不同了,差别就很大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一套标准,还有佛法的非常严整的一套标准。那每一个人的标准,首先我们自己有没有标准?第二,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是一个什么标准,究竟有多高?有些人说,我以无标准为标准,实际上就是乱七八糟,就是没有。他只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说我是以无标准为标准,实际上就是没有了。

我们问题认识清楚了,问题找到了,还能够分析清楚,之后我们要怎么办呢?我们要有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就是要有解决事务的能力。社会上解决事务用科学,绝对不会用农业时代那种落后的方法,用手工来做,那怎么有竞争力呢?不可能,绝对要用科学。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必须都要用科学,不用科学就要落后。我们从修行的意义上来讲,要用佛法。那么,只有真正意义上掌握了高科技,才有办法使用高科技;只有真正意义上掌握了佛法,才能够熟练运用佛法。如果不掌握,你怎么运用呢?你出问题、起烦恼了,拿一本藏经能不能断烦恼呢?不可能的事情。你起烦恼了,抱一尊佛像,能不能去烦恼?没有用。你要解决问题,拿一本科技的书解决不了,必须要熟练掌握、融汇贯通,境界来的时候才有办法,在日常生活当中才不会违反科学的常识。譬如,什么东西跟什么东西放在一起不能吃,什么东西跟什么东西放在一起会变质,炒菜什么东西跟什么东西搭配在一起,这里面也是有科学的道理,你不掌握、不了解,炒的菜就不行,这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

我们常常觉得到处都是矛盾,这个人跟那个人有矛盾,这个事跟那个事也有矛盾,自己跟自己也矛盾。我们要来听课,还是要去劳动,还是要去看书?自己要个人用功,还是去共修?时时刻刻、随时随地都是矛盾。矛盾,就是一种烦恼。那么我们烦恼了、矛盾了,怎么办呢?怎么来认识这些问题呢?矛跟盾,就犹如我们左手拿着矛,右手拿着盾,你认为二者互相矛盾;换一个思路,你认为左手拿的矛具有发展性,能够进攻,右手拿的盾具有保护性,那就不矛盾了。你又觉得:矛要进攻别人,盾要防护自己,到底自利跟利他怎么来统一呢?其实,矛攻击敌人,就是利他;盾防护自己,就是自利。你如果老是疑惑到底要自利还是要利他的问题,本身就是不会用矛、不会用盾的一个标志,就是自己不能很好地认识究竟什么是自利,什么是利他,把自利和利他对立起来,把动跟静对立起来,把读书跟修行对立起来,这实际上都是我们自己内在心理互相矛盾、不能超越、不能解脱的一个表现。实际上哪里有矛盾呢?矛跟盾都是人的一种工具,都是一种武器,是看我们自己怎么来用它。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空间的方位也非常执着。怎么执着呢?上中下、前中后、左中右,人也很执着。你可能站到前面就高兴,站到后面就不高兴;你站在上面高兴,站在下面不高兴;从左中右来看,你又喜欢站中间,站到旁边不高兴。为什么上中下自己要愿意站在上,前中后自己愿意在中?因为世间上面认为:人在上面的话,这个人要比别人高一等;人在中间的话,这个人比较有尊严,这个人地位应该比较高。这些实际上也都是世间的一个名言标准,世间的一个价值标准。那么佛法,无论前中后、上中下、左中右、你我他,都能够从无我上面来认识。上中下的人,在上面的人认为无我,在中间的人也认为是无我,在下面的人也认为是无我。也就是说,在上位的人认为无我,就不会觉得自己要比别人高一等,那心就平等了,就有平常心、平等心,就不会有障碍,就不会遭到别人的嫉妒。否则,你认为自己在上面,高高在上,这就麻烦,就会引来很多灾祸。在下面的人,在旁边的人,若认为别人高一等,见到别人抬不起头来,看到别人总是觉得好像自己比较差。如果能认识到无我,人就不会自卑,不会认为我不如你,或者你不如他。

很多事情都可以从“无我”上来观照,自然而然很多矛盾、问题就没有了。自己起烦恼,可以观察是无我;别人起烦恼,也可以观察是无我,这个烦恼很快就会过去,这个问题很快就会过去,这个烦恼、问题都是不实在的。这样,我们的心就不会被他人烦恼的境界、现行所转。不然的话,对方烦恼的时候,非常容易引发我们自己的种子,让我们的烦恼种子也起现行。对方起烦恼就如起火一样,他的火烧到你的烦恼,你也起现行,火跟火一起全部烧起来,就越来越厉害,最后就救不了。所以需要学佛法来观照无我,色法、心法都是能够用得上的。

实际上,大部分的人都是活在一种感觉当中,什么意思呢?例如刚才说的,上中下,认为站在上面感觉比较好,在中间感觉比较好。社会上的领导人,出门的时候坐飞机,外国的领导接待的时候要走红地毯。其实,走红地毯跟走水泥板有什么差别呢?一样的。就是一种感觉了,走红地毯感觉不一样,身份不一样。就是一种感觉,人的一种感觉,大部分的人生活在一种感觉当中。

第二种人,生活在一种理性当中。理性的人就不管这一套,就能够从事物的本质意义上来认识问题。

佛法,不仅仅说是一种感觉、一种理性,而是对感觉、理性的超越。感觉只是在事物的范畴;理性是推想这个事物背后的一种原理,一种道理;佛法是超越于事、理的,是事跟理对立的两个世界的统一。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为什么说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来不去?就是一种超越了。没有生就不会灭,就不需要灭了。没有烦恼生起来,也就谈不上断烦恼。只有生烦恼才需要断烦恼,本来就没有,不起烦恼,本来就不生烦恼,就不存在断不断烦恼的问题。

那我们怎么样来超越?这就很关键。怎样来转依,就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首先,我们是否真正意义上相信自己能成佛?如果对这一点不能真正地相信,其他所有都会有问题,其他所有的理论、方法都会有问题。首先对我们的一个终极的目标有怀疑,那么对其他的理论和步骤都是会有怀疑。我们做一个科学的研究,他就相信能够研究出来,例如我们过去研究原子弹,他就是有信心,所以就能研究出来,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道理。就是从我们内心深处真正意义上相信轮回,相信解脱,相信修行能够成佛。

同时,我们要有理论,要有实践的方法;有理论和实践的方法之后,我们还要训练,然后才有办法真正意义上去实践。训练与实践是两个概念,训练阶段是在练习了。如一个人要当兵,都要去先练习,先训练;大学生毕业到社会上去工作,先要有实习期。我们修道也是如此。大部份人实际上训练期还没有过关,有时候根本就没有经过这种训练的阶段,那我们就说“我听到我就去实践”,怎么能够实践得好?所以戒律里面说要“五年不离依止,通达开遮持犯”,就是说,如果五年我们还不能自立,还不能真正意义上能够自己实践的话,还要继续训练。所以我们谈到依师,目的就是要来训练自己的心。如果没有依师,没有依着外在善知识对我们的训练,我们自己很难把自己训练起来,训练不了的,人都会有很多很多的问题。再一个,我们自己很难学会,很难学好,很难来掌握这样一整套的佛法理路。

如果我们在佛门中以分别心、功利的心、世俗的心来看人事物的话,那我们在内心上所呈现出来的都是自我的一个沉渣,自我的一个影子,根本没有办法看到诸法的实相。我们所看的答案,所看的结果,所看的现行,都是有问题的。

所以我们自己的内心必须去培养一种能力。培养一种什么能力呢?一种追求真理的能力。追求真理,好像是社会上的话,但实际上佛法才是一个永恒的真理。我们内心上、真正意义上,要对成佛、对修道有渴求,有渴望。所谓渴求、渴望,就犹如我们口渴要喝水一样,要到这样一种程度——就先要去培养这种能力。我们口渴了,肚子饿了,必须要喝水,要吃饭,不然身体就会有问题。我们现在烦恼重重的原因,就是对修道、对成佛没有渴望,没有渴求,所以觉得佛法不管用,因为不需要了。就如你不想喝水,那眼前摆再多的矿泉水,跟你也没什么关系。你真正有这种渴望,有饥渴感,你才会去享用这些美味佳肴。

我们对道场、三宝、善知识有没有信心,归根究底就是对佛法有没有信心;对佛法有没有信心,就是对自己所走的路、对自己信仰的终极目标有没有信心。这些都是有一种连带关系的,不是无缘无故的。有的人认为:我只要一个法类,别的就不要了,就能够坚持得下去。那绝对不能长久!

我们总是认为娑婆世界一无是处,我们要到极乐世界去。苦海茫茫,我们尚不能自度,怎么能度人呢,肯定掉到大海里面去,自己也淹死了。我们没成佛,烦恼这么重,也不是菩萨,我们怎么去度人呢?这都是很荒谬的想法。此岸跟彼岸,此地跟彼地,此界跟他方,凡夫跟成佛,不是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是一个心态的距离。凡夫跟成佛,此岸跟彼岸,都是人心态的问题。如果心态好了,心态对了,是佛的心态,那么秽土就是净土;如果是凡人的心态,你认为自己是凡人,没办法,如此作意,一直坚持这么作意,那你永远是凡人;你认为自己有问题,没有办法,那么你就永远有问题,这些问题永远没有办法解决,因为你没有想去超越,没有想去超越这些问题的对立。所以你内心的距离就越来越远,痛苦跟快乐,凡夫跟圣者,此岸和彼岸,这些距离只有不断扩大,扩大到什么程度呢?最后已经分不清楚此岸彼岸了,不去分了,也不去管了,也不去管现在是现实世界还是极乐世界,到底是要成佛还是要成凡夫,反正就这么过了,就不去理这些东西。这样慢慢下去的话,我们对佛法的信心就越来越没有了。

我们有对立,就是不懂无我。不懂无我,随便遇到任何一个法,都会被它局限住。有可能是色法,有可能是心法,也有可能是心所法,无论哪一个法你过不去都会局限住,绝对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总是有业障呢,无论哪一个法,它起作用,对我们都是一种障碍。障碍的话,就学不下去,我们前面的路被挡住了。那怎么办呢?就要去忏悔业障,忏悔业障就是把前面的石头,把前面的障碍物排除掉,才能够进步。否则要么只能走回头路,要么只能绕道。绕道就绕到别的地方去了,这条路就过不去,这是肯定的。

所以我们学百法,就是要让我们对内心潜在的问题,在种子位的时候,就不要让它起现行。第二,现行、究竟,我们会有哪些状态?都要让它很快断灭。现行,我们还要转化,转依。怎么样从种子位到现行位,从种子到现行,从因变成果,从种子到发芽、开花、结果?我们现在是处在哪一个阶段?然后,我们要让哪些种子不起现行?我们要让哪些现行持续?我们要让哪些现行转依?这都是我们修行要去培养的地方。好的等流、好的现行,我们要持续。要持续也是有方法的,我们要从内心上面来着手才能持续,如果不是从内心上面来着手的话,就很难持续。不好的现行要去掉,那怎么把它去掉?一样有它的方法,有它的理路。我们要转识依智,我们要转依,也是有方法、有理路的,有它的训练技巧,以及长期实践的一个渐进的过程,用功下手的地方。那么,我们现在究竟是处在一个什么状态?我们现在要怎么修?我们现在要怎么学?我们现在是在哪一个点上着力?这些事情都要非常清楚。否则的话,势必造成头痛医脚,肯定的。最后很多工作、用功都是无益的,顶多种种善根,熏习一些佛法的种子,积一些资粮,仅此而已。

我们要更进一步来深入了解和认识,必须要有佛菩萨的经验,没有佛菩萨的经验是绝对过不去的。

(本文为2009年5月19日学诚法师在北京龙泉寺对僧俗二众的开示,由义工根据录音整理,略有删改。)

(xinsushi.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