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宗教 > 正文

[心的世界]《大乘百法明门论》第十七讲

评论:0 来源:龙泉之声 作者:学诚法师

什么叫做眼识?“依止眼根,缘色为境,以生了别,随所依根立名眼识;亦可随自所缘境立名色识。”谈的是眼识。我们讲的眼睛,是眼根。活人的眼睛才能够看,才能够了别。如果人死了,就不能看,不能了别。眼识必须依止眼根,才能够产生了别色境的作用,所以是“随眼根立名眼识”,也可以随自己所缘的境界立名色识,也就是说眼识也可以叫做“色识”,色受想行识的“色识”。

眼识对我们修行有什么作用?对我们人学习、生活、工作有什么作用?对解脱有什么作用?作用是很大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比如说,你看到一个人穿的衣服,他穿了一件白色的衣服,或者我们穿了一件黄色的海青,咖啡色的袈裟,为什么能够看到?看到的只是颜色而已。我们穿了黄海青,大家觉得很庄严。如果穿了一件白色的海青,你会认为说“怎么穿了一件白色的海青?”你就会觉得不庄严、不协调。

我们看到这个墙壁,看到这个佛像,看到这个地板,看到这个天花板,觉得颜色很协调。看到这个柱子,柱子旁边有木头的边,觉得这样搭配很庄严。这个木头的边,如果换成另外一个颜色,换成黑色,可能你的看法又不一样。我们这个木地板,如果颜色是红色的,那你看法又不同。我们后面的佛像前面的布帘,它有好几种颜色,有白色的,有黄色的,有绿色的,很多人观感都不一样,有些人认为白色的好,有些人认为绿色的好,有人认为黄色的好。

我们黄皮肤的人认为黄皮肤很庄严,看到黑人就不一定,觉得黑人很难看,全身都是黑的,只有牙齿白。那黑人看我们黄色人可能觉得不好看,他认为越黑越好看。(好看不好看)既有公共的标准也有不同的标准。

看人也一样,你怎么能够认得这个人是谁?跟眼识也有关系。常常,一个人在后面走,看到前面人走路,看这个影子就认得前面是什么人,他也是用眼睛看,看这个影就知道是什么人。我们在生活当中常常说,我们要看人家的脸色做事,这个“人家的脸色”是什么?人的脸部的表情。我们与同参道友在一起,你怎么知道这个人高兴还是不高兴,那就看他的表情,看他的脸色。他的脸色不好,就说明心里可能有事;他脸色很好,非常喜悦,喜笑颜开,就证明他有高兴的事情。

这都跟我们人的眼睛有关系。我们说对人要和颜悦色,和颜悦色人家就会觉得非常亲切。

眼根、眼识是不可分离的。眼识依止眼根,眼根是我们人的窗口,眼识通过这个窗口来缘外在色法的境界,然后意识再加以分别,来判断好、不好、善恶、是非、美丑,就这么分别出来。

我们一生当中很多时候受到世俗观念的影响,世俗观念认为好的,我们常常也会认为好。有些观念就受到佛教观念的影响,佛教认为好的才是好。有些观念是佛法与世俗相通的部分、共通的部分,(有些)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看到的灯光,灯光的种种颜色,跟世俗社会的这种(灯光)是不同的,佛堂的灯光的布置、颜色,跟你家里面灯的安排就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就会造成氛围不一样,寺院里面的氛围,跟你家里面、单位的氛围就不同,都是有关系的。

每一个人在这个世间都是一个迷路的人,因为我们不知道哪里是解脱。迷路的人不一定自己清楚自己是迷路的人,不一定知道自己在迷路。其次,如果有人说“你正在迷路”,他可能也半信半疑。有些人认为确实路走错了,有些人不会认为自己路走错了。你到一个地方去,到印度去,西行求法,走到一半,人家告诉你说这个路走错了,你有可能相信,也有可能不相信。反过来说,进一步说,即便说你知道、相信别人告诉你现在迷路了,不等于你下一步就不会迷路。你可能再走20公里,这个告诉你的人不在,你又遇到一个三岔路口,可能又迷路了。

这个意思是说,我们不仅仅要培养、树立走上正确道路的信心,(仅仅)有信心,不一定就能够走出迷途。信心是很重要的,为了要走到目的地;(但只有信心,)不等于就能够走到目的地。这种迷途是时时刻刻都会发生的,就跟我们修行一样,时时刻刻,随处随地可能都会有困惑。困惑一来,人就迷茫,人就迷惑,就迷路,就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比如说我们这一个礼拜共修,完了以后,我们要干嘛?怎么修?心里就没谱,没谱就等于迷路了,反正说“到时候再说”,你自己就不会那么认真去准备。我们修道是一个过程,就犹如走路一样,会遇到种种顺境、逆境,都是必经之路,必由之途,肯定会有种种境界。

在法会期间也是如此。我们从早到晚,从早上4点到晚上10点(的安排),有些人说动得太多。动得太多,看怎么比,至少没有工地上的工人动得那么多,我们工地的工人一天都在干活,我们最多从见行堂走到云水堂而已,根本就不多,这个就看我们怎么比较。你内心寂静,就不会觉得动得很多;你内心不寂静,你自己就会觉得动得很多。你念经的时候,如果内心非常寂静,一个字一个字看,就不会觉得很累,如果自己在起烦恼、躁动,就会觉得很累、很辛苦。

(烦恼的产生)往往同我们的眼根也有关系。眼根,我们看到种种境界,然后产生了别,意识再产生判断。首先第一步了别就有问题,了别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分别心。比如说我们中午吃饭时,你一看,到底是面条、还是米饭,还是馒头?一看就有分别。菜,你看看这是什么菜,这是白菜还是萝卜,是土豆还是豆腐,你一看到就分别:土豆我不喜欢吃,就吃不下去;黄瓜喜欢吃……这都是人的意识在起作用。你喜欢吃就会多吃,你说这个不喜欢吃,(就不会多吃)。反过来说,有人就喜欢吃别人不喜欢吃的东西。有些同修、同学就专门吃别人吃不完的东西,他说这个福报大。好多刚刚参加法会的人不知道,饭菜打多了吃不下去,有时候我们义工就帮他吃。那如果你没这个作意,就肯定不敢吃,认为不卫生,吃下去会闹病。这都跟人的作意有关系,一旦作意就会起作用。当然我们不是来鼓励这种行为,但实际上是有这样的原因,跟人的作意关系很大,很多都是我们自己的一种习惯。因为每个人都是人,为什么他能吃,你不能吃呢?人有时候是很挑剔的,很挑剔就是不能随遇而安。

工作也是如此,在这个地方可能就愿意工作,给你换一个场地,到西跨院去工作,他可能就不喜欢去。这个工作在东边,可能你就愿意工作,在西边你可能不愿意。就是说,你愿意去表现的时候,就希望在一个比较显眼的地方让人家知道;你愿意偷懒的时候,就希望安排一个工作在别人不知道的地方。这个跟眼睛都是有关系的,关系都很大。

我们遇到这些境界时,常常会去埋怨环境,常常会去责怪别人。责怪别人说,你今天怎么给我安排到这个组里面去?我本身就不喜欢做这个组的工作。埋怨环境,就是说这个环境这么差,条件都不具足,种种的问题,各方面的困难,所以我自己不愿意去,或者说自己工作做不好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些都是不对的心态,在佛门里不对的心态、错误的心相,没有去自我反省。如果能够自我反省,那情况就不一样了。如果有自我反省,才能够净罪集资,才能够知道种种问题都是自己的业障、罪障,种种问题都是因为自己的资粮不够,产生皈依心。

如果我们内心平静,内心安详,内心和乐,那就不会为外在的境界所动。如果我们内心没办法平静、安详、和乐,那我们的心就随着境界走。随着境界走,就是随着我们的习性走;随着习性走,就是随着我们的习惯走;随着习惯走,就是随着我们过去生、过去世,或者说前几年、前几十年的习惯走,心随境转。

我们修行、修心的目的就是要去除、扫除我们内心当中的尘垢,解决内心里的问题。要解决内心当中的问题,通过外境、通过眼识,都能够得到检验。因为我们的心不深细,或者说我们对佛法的了解不够,常常把外在的相——外相当成真实相,然后不能自拔,不能解脱。

比如说,你非常喜欢某个东西。再喜欢的东西都是身外之物,对不对?所有的物跟你的身体都是不能比,都是有距离的。我们穿在身上的衣服、珠宝,所有的一切都是身外之物。身外之物,物不能跟我们人的身体比,人的身体不能跟人的心灵比,你说身体重要还是心重要?那肯定是心重要,心比身体重要,身体比物重要。物就是境界,身、心。我们心在烦恼状态好,还是在没有烦恼的状态中好?肯定是在没有烦恼的状态中好。那么怎样做到没有烦恼的状态?就需要修行。修行就是修心。

修心比养生要重要,养生比你去储藏很多很多的财物更重要。很多人花很多时间去养生,人怎么能够长生不老呢?那不可能。我们参加法会,到庙里边来学佛法,能够改变、净化我们的心态,提升我们自己生命的境界,这就比世间上所有的东西都重要,这是可以得到验证的。

我们来到寺庙里边,(找到)团体——我们常常说师法友和合增上的团体。团体是很多的,世间上有各种各样的团体,各种学术的团体,经济的团体,文化的团体,各种各样的组织。那么佛教的是一个什么团体呢?以自我反省、自我提高、自我觉悟为目的的团体,自立立人、自利利他、提升生命,这在世俗社会是难以做到的。这个团体教育、培养、凝聚一批人,这些人以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提高、自我觉悟、自利利他、提升生命的境界(为目的),就是(专门)做这些事情的。做这些事情的团体不容易找,很难。

我们在社会上面做事情,都是我们的身体在做,在以自我提升、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觉悟(为目的的)佛教团体做事情,我们是用心来做事情。用身体做事情和用心做事情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佛教的团体和世俗团体不一样的地方。很多人说,到庙里边做事和在家里做事也没什么区别,他不了解了。团体与团体是不一样的,做事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我们在庙里要怎么做事,要怎么用心,跟自己在家、在单位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在世俗社会工作(的目的),要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要得到别人的肯定,要有适中、相应的报酬,其实不知不觉,慢慢不断在增长自大,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就是不断在自大。这样我们看到不喜欢看的人,听到不喜欢听到的话,接触到不喜欢接触的境界,内心就会波动,就会埋怨,就会愤怒,其实这样与佛法的状态就远离了。佛法告诉我们都是要在根、境、识上面做功夫,在我们自己的眼根、眼识,六根、六识,在心上面做功夫。

通常的人,不了解人是一个假相。对不学佛人说,“你是一个假相”,他听了肯定不高兴。他什么不高兴呢,因为他听不懂你说这个假相的定义是什么,含义是什么,你要跟他解释清楚,他就会接受。那我们学佛法的人知道“假相”是什么意思,就不会认为这是一个不好的词,不学佛的人认为“假相”是一个不好的词。

(一般)人不仅仅不认为人的身体一个假相,就是连自己的情绪都认识不到,自己的烦恼都认识不到。社会上面一般人认为这个人的脾气不好,认为都是人的脾气。(实际上),脾气不好就是人的烦恼。为什么有些人脾气就好,有些人的脾气就不好呢?有些人脾气非常随和,有些人脾气就非常古怪。为什么会有平和跟古怪呢?都是人的一种烦恼。烦恼少,人就随和,平易近人,和颜悦色;烦恼重,就古怪。再进一步,很多人有一些自己的思想观念,自己认为应该怎么样,事情应该怎么做,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与人家打交道,等等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观念和人的情绪是交织在一起的,往往他都分不清楚。

我们学佛法,首先就要让自己的观念跟情绪分开,就是跟烦恼分开。与烦恼分开,认识烦恼,才知道哪些是自己的知见,哪些是自己的烦恼。然后要来培养自己对佛法的信心,树立佛法的正知见,那么我们思想当中的这些观念、自己的情绪,才有办法解脱。烦恼和观念分辨不清楚,混合在一起,就是人的妄想,就是人的妄念。妄念纷飞,有很多很多的妄想,这些妄想就是我们的观念和情绪混合在一起,就像我们看电视一样,一幕又一幕,电视里面就是很多人的观念在支配,但是里面也有人的喜怒哀乐,人的行为和很多情绪在支配。前几天我听说一个人做梦能够像演电视一样,今天晚上怎么做,明天晚上接下去,后天晚上再接下去,这个人很有功夫(笑)。

那这些,我们都认识不清楚,我们认为都是很正常的,做梦、打妄想,都很正常,不知道这些一样一样都能够分清楚,就犹如我们到厨房里面一样,到库房里面一样。厨房里面的东西很多,米、面、油、调料,你买过来,随便往里面一堆、一放,乱七八糟,你认为本来就没办法。如果一个会摆放的人,他就知道去分类,米放什么地方,油放什么地方,菜放什么地方,什么菜放哪里,干净的放哪里,不干净的,没有洗的、没有捡的、没有切的(放哪里)。法也是一样,需要分类,分类就清楚,我要拿什么东西就拿得起来。我这个时候需要什么东西,需要味精,需要酱油,需要油,需要面,需要米,一下就能拿出来。你不分类,怎么拿呢?分类就是有序。库房也是一样,整理得整整齐齐,每样东西堆放有序,一进去马上拿出来。图书馆也是如此,要分类;教室也一样,要分类,一排两排三排,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人也要分类,眼耳鼻舌身意,各司其职。但是一到我们的心,到我们的思想,我们就混在一起,一片无明,就分不了类。分不了类,就是所有的外境、烦恼、观念混合在一起,不能解脱,搅合在一起。

所以在修行、用功的时候,让我们的心静下来,静下来后才能够认识到我们的心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才能跟外在的境界分离,分辨清楚。否则都是不能解脱的,不能对佛法产生真实的感受,这个觉受无法生起。

我们常常说要有正知见,要正知正念。正知、正念、正见,就不会有妄想、妄念。正知、正见、正念,不是要有就能够有的,怎么做到保持正知见,这就是一个修行的功夫,需要时间的累积,需要不断的培养,需要经验的指导,不然很难的。保持不了(正知见),就走不出迷途。

(本文为2009年10月5日学诚法师在北京龙泉寺对僧俗二众的开示,由义工根据录音整理,略有删改。原开示下半部分详见《法功德与僧功德》。)

(xinsushi.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