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宗教 > 正文

[心的世界]《大乘百法明门论》第二讲

评论:0 来源:龙泉之声 作者:学诚法师

各位法师、各位同学: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百法明门论》。

大家看那个图表——“大乘百法明门论”。大,“涵容大故,殊胜大故”。“涵容大故”,意思是说,这里边包含的内容非常的广泛、非常的丰富;殊胜大,当体、拣小,就人称一致。拣小,就是简别,不同于小乘;当体,这个法的本身就属于大乘。那么,小乘谈的法是七十五法;大乘,我们谈的法一百个法,百法。小乘谈的是人空;大乘不仅谈到人空,也谈到法空,人也空,法也空,人无我,法无我。在每一个法上面,都能够通达无我,就是一百个法都能够彰显无我的道理,而不是说最后六个无为法,它才是无,才是空。前面九十四个有为法本身也都是无我的,所以百法明门论第一句话就谈到:“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这是“大”的一个涵义。

但是,我们长期以来都是比较喜欢简单,不喜欢很复杂;喜欢比较浅显的道理,不喜欢很深的义理。深,不太容易接受。所以,法相唯识学在唐末的时候就逐步逐步衰微了。一直到明末清初的时候,蕅益大师、憨山大师,一些高僧才出来提倡,尤其是近代太虚大师以及太虚大师的一些门下和支那内学院,他们的提倡。但实际上,还不是很普及了。我们汉传佛教对法相唯识的了解程度还是非常不够的。因为了解得不够,所以导致对经论的理解非常的浅显,甚至不准确,乃至牵强附会,这种状况比比皆是。因为普通人从小到大所接受的知识都是为了生活,为了工作的需要,我们学的东西都是为了学习、工作的方便、需要。也就是,大部分、大量的知识都是世间的知识,也就是都是世间法,佛法的熏习我们是非常不够的,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实际上,我们学佛法,而佛法的非常基础性的内容、基础性的条件,如果我们没有获得、拥有,我们是很难真正得到佛法的。也就是这些工具、技能,应有的佛法的基本范畴我们都没有掌握,那我们要去修、要去证,就更加困难。所以大乘佛法的内容就非常的丰富,博大精深。

“乘”,运载得名。汽车、火车等等,能够把人、物品运到很远的地方去,从南方可以运到北方去,从中国能够给运到外国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很重很重的东西,如果通过汽车、火车、飞机,它都能够给你运载到目的地。这个就比喻说佛法、百法,它能够运载众生超越生死河、超越轮回、到达彼岸。到达彼岸,这种力量,它是靠法的力量,就犹如说,靠飞机的力量,汽车的力量,它不是凭自己的力量。也就是只有靠佛法的力量,我们才有办法到达彼岸,达到目的地。   这个法本身就具有运载的含义,它就有这样子一种功能。

佛陀解脱了烦恼障、所知障,我们烦恼障、所知障具足,所以我们有我执、法执,有种种的问题,种种的烦恼,种种的困惑,这样的话,对自己就是一个障碍。如果我们没有了我执、法执,没有了烦恼障跟所知障,或者说我执、法执,烦恼障、所知障慢慢减轻、慢慢淡化,那么我们内心就会越来越清明,我们内心向菩提道的努力就会越来越安稳。

长期以来我们都是有执著,执著有我,每一个人都执著有我。实际上,“我”都是我们内心烦恼的表现,虚妄的表现,也就是只要我们执著有我,都是一种妄执,因为有我,所以就有苦;有苦,就需要去离苦、就需要去断苦。因为我们有执著,所以有我;有我,所以有苦,这样的话,我们就需要去破除各种各样的执著。

那我们到底究竟是被哪些东西执著呢?被烦恼、无明等等,这就是说,我们本来心里就具有种种的烦恼、执著的力量。我们对各种相应的境界、相应的事物产生执著,自己喜欢看的、自己喜欢听的、自己喜欢接触的、自己喜欢得到的,都产生执著。也就是对于顺境产生执著。反过来说,我们心里边本身就有束缚、系缚、有烦恼,烦恼的表现,恰恰(是)我们对于这些逆境想去远离,对这些顺境会去执著。佛法是从我们内心当中解粘去缚,就是要修正、解除我们内心当中的种种认知上面的问题,种种的颠倒妄想。

世间上面的法,世间上面的知识理论,都是一种推论,佛法就不同了,它不是推论,它也不是相对的,佛法是一个结论,它本身就是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是经过佛已经证明过,佛已经证明过能够达到。那我们整个过程,修行就是要来证明这个结论。那么这整个过程,本身在经论里也是告诉得清清楚楚:六度万行、三士道,都是为了要得到这个结论,证到涅槃。

可惜我们对诸法的本质——也就是无常,对无常的认识不足,我们常常对无常恐怖、害怕。实际上,无常都是事物的现象而已。一切事物的现象是因缘而有、和合而有,它的现象是无常,但是我们担心它无常,我们担心会死,我们担心会失去自己需要的东西、自己喜欢的东西,顺境会没有掉,人就会非常的害怕。我们本身好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就少,又很容易失去,这样人就慢慢越来越悲观、越来越失望,甚至最后就没有什么希望可言,就绝望。

实际上无常是一切事物现象的一个过程,无常法本身没有对错,没有善恶,也没有是非,也没有正面,也没有反面,它就是指这个过程的一种变化。只要有生就有死,这是肯定的。不管是我们喜欢的或者不喜欢的,不管我们要不要无常,它都是无常。也就是你不要,它也无常;你要,它也无常。无常我们是没有办法逃避的,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所有的一切,都必须透过无常的检验,透过无常这个法来观照。

那我们常常学佛法学得一听到无常这个概念,马上就会觉得好像是不好的,其实这也就是人的一个观念上的问题。因为(错误的)无常的概念把我们很多正见扭曲了,让我们对诸法的真实性产生很大的误解和误差,然后慢慢慢慢我们内心就越来越缺乏信心,内心就非常需要别人的肯定、鼓励、赞叹。我们需要别人的肯定、鼓励、赞叹,就说明我们内心的虚弱,内心的缺失。因为我们内心的虚弱、内心种种的问题,导致我们对很多人、很多事不相信。不相信的下面就是:有时候相信,有时候不相信;有些人相信,有些人不相信;有些事相信,有些事不相信。有相信有不相信,就是说你在怀疑,对这些人、事、物产生怀疑。怀疑,我刚才谈到,就是内心虚弱,内心虚弱因为就是没有信心,这些都是有关系的,都是有关联的。

过去有一个庙,里面有好多法师。有一天,外面的施主到这个庙里来请法师念经,他看这些法师——有好多位法师,就找了一位岁数最大的,请他去念经。这个法师岁数大,但实际上他刚刚出家,什么佛法都不懂。那他被选上,就讲一句话:“哎呀,无知是苦!”他本来讲的是自己,自己对佛法什么都不懂是一种苦。那个施主一听“无知是苦”,它确实是一个真理,无知是无明,无明是一切的痛苦,这个施主觉得这位老和尚还是非常有智慧的,他讲“我们痛苦是因为无知”,实际上法师是自己说自己,自己无知所以现在很苦;施主这么去理解,理解说“无知是一种痛苦”。我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是因为这位施主对法师有信心,所以他讲一句法就可以,他就能有很多的感悟。

那我们在寺庙里面,大家所讲,有时候讲再多的法也不管用,就是我们没有真正去听、没有去忆持、没有真正去领纳,听完了就听完了。那就不行,不能启发我们的智慧,这个法、语言文字就不能产生作用。所以,产生作用才是法;如果不产生作用,就不是法,那都是人的一种情绪。因为我们本身内心当中有一种情绪,那么你去对外在的境界,都会变成我们内心当中的一种情绪,都会增长我们内心当中贪嗔痴的力量,所有的这些都是。

所以,运载,它要表达的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能够让我们离苦,那才是法。大乘的法就是,它能够让很多很多的人得到这种力量,它这种力量大。因为力量大,所以能够让很多很多的人得到解脱,它才名为大乘。

“百”,就是一百个,这些法加起来有一百种,所以“百”是数目。

“法”,世间法、出世间法,世间法就是有漏法,出世间法就是无漏法,有漏法就是带有烦恼的法,无漏法就是没有烦恼的法。

“明,无漏智慧,能破暗故。”凡夫由我执产生烦恼。产生烦恼,我们六根对六境的时候,就夹杂有烦恼;夹杂有烦恼,所以我们对所缘境的认识就会有问题。菩萨了解到无常,知一切法的本质,知一切法的特点。他了解了无我、了解了无常,所以他在面对境界的时候,就不是与我执、烦恼相应,而是同无漏慧相应,因为同无漏慧相应,所以这些无明烦恼的黑暗就没有了,那么就名为“明”,我们就是“无明”。

所以,“大乘百法”都是一种无漏的智慧,能够破除我们的烦恼。

“门,开通而无壅滞故。”意思是说,百法的智慧可以帮助我们在修道、修行、成佛的整个过程中没有障碍,畅通无阻,就是非常的方便。就犹如房子,它需要有一个门,我们才能够进到房间里边去;有一百个法,我们才能够进入到佛法的堂奥。也就是,通过这一百个法,慢慢慢慢我们就能够真正体悟到佛法是什么,慢慢慢慢对这些广大的佛法就会开通,内心当中不会有疑惑,种种的障碍就能够消除,所以叫做“门”。

“论,简择性相,教诫学子,断恶修善,灭妄证真。”“简择性相”,我们昨天已经有谈到,“性”就是法的体性,“相”就是一个法的外相、它的表相。比如说木头,木头可以做出种种表相出来,也能够做成佛像,也能够做成窗户,也能够做成门,也能够做成桌子,也能够做成椅子,也能够做成地板,等等。它的相状、它的形相、它的外相是非常多的,但它的体性都是木头。这部论就是要来简别法性跟法相的区别,法性是什么,法相是什么,从法相来悟入法性,然后达到性跟相不二、空跟有不二。所以,论的特点就是“简择性相,教诫学子,断恶修善,灭妄证真。”教诫学子,我们常常说教诫、教授。教授是从正面的开导,教诫是从反面来说明。当然,“教诫”两个字联起来,也包含“教授”的含义,如果我们要把教诫和教授分开来讲,那么就有区别了。在这里,“教诫学子”,也包含教授的含义在里头。

比如说,“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就是《别解脱经》中教诫的总纲,七佛的教诫里面有《别解脱经》的教诫。“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它目的就要让我们断恶修善,灭妄归真,就把所有的虚妄断灭,证到真如,证真。无论是大乘、小乘,顿教、渐教,显教、密教,别教、圆教等等,所有的佛法,都是为了要让我们断恶修善、灭妄归真,都是让我们能够辨别诸法的性跟相。这些种种法门的不同,目的都是一致的。就跟药一样,有中药,有西药,中药里边又有很多,有汤药,有药丸,有药片等等,目的都是为了要治病。所有的论也是如此,它就是“药”,目的很明确:断恶修善、灭妄归真,要引导所有修学的人,能够达到这样的一个程度,这样的一个目的。它也不是随便写的,不是随便去造论的。

所以我们学唯识的目的就是要破执,破我执、破法执。因为我们对“我”跟“法”不了解,所以才会有执著,执为实有,不明白道理。如果我们能够对一切法,观照到它的空性,对一切法都能够观照到我空、法空,通达了二空,我们就不会迷惑,对种种的事理就清楚,就犹如一个房间里面一片漆黑,什么东西都看不到,但是你只要把灯打开,就看得清清楚楚。

二空也就是无常、无我的一个表相。无常、无我、空,主要表达的目的实际上都是一致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常常讲的三法印。无我就是空,因为无常所以是空,不实在性。无论是抽象的也好,具体的也好;长远的也好,短暂的也好;大的也好,小的也好;远的也好,近的也好;色法也好,心法也好……从佛法的眼光来看,都是无常,宇宙万法都是无常。小到我们人的心念,大到宇宙,都是无常的,没有一个常的法。

我们不容易体会到世间上一切事物的无常性,那我们就很容易执著,可能执著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可能就执著今天的事,眼前的事,非常的执著,执著于因缘和合假象的本身。实际上,无常,我们是执著不了的、执著不住的,因为它在变化,你怎么去执著?你执著,它也是在流失;你不执著,它也是在流失,“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的执著是内心的一种观念,就是执著不要让它过去,不要让它流失,不要让它变化,实际上外在的东西不可能不变化,只是我们自己的观念执持不能变化,那就是一种执著。

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呢?原因就是我们没有认识到真如法性的价值,没有体会到佛性的价值。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每个人都能够通达二空,每个人都能够体悟无常。你能够体悟无常,你才是有价值的;你能够体会二空,你才是有价值的;你能够了解到自己有佛性,你才是有价值的,而不是说非要通过外在事物的拥有来体现我们自身的价值,这是世间法。世间法觉得,一个人,好像什么价值也没有,需要种种外在的成就来说明、来体现我们自身的价值。佛法刚好相反,它是引导我们对法义的深入体会,对法义的把握和成就,然后慢慢慢慢,他就觉得,所有的山河大地,所有的十法界,不离于我们的一念心,也就是所有的十法界都在我们的心中,所有的十法界我们自性都具足。世间上面,“我的、你的、他的”,这个国家、那个国家,这个民族、那个民族,这是世间法的界定,法律的界定,社会学的界定,从佛法的本身来讲,它的分类、它的归纳是不一样的,它要引导我们的目的是不同的。

所以我们常常,不知不觉把世俗社会的这些价值观带到佛门里面来,带到自己的修行过程中,甚至永远放不下,永远想不开,这就需要去学习百法。学习百法,慢慢我们对这些法的分类就不一样了,就不会用这种世间的分类方法来对万法进行分类。我们要用佛法,用唯识的这种分类方法,重新进行分类,重新进行界定,这个法它是什么意义,这样久而久之我们内心当中才有佛法,要不然我们内心当中依然还是世间法。

如果我们知道它的名相,不知道它的内涵,那也不行。我们肯定要知道钢筋有什么作用,水泥有什么作用,沙子有什么作用,那我们才有办法盖房子,如果我们不知道钢筋水泥的性能、特点,只知道它的名字,那也不行,作用就发挥不了。就犹如我们看到一种东西,从来没有见过,我们也知道它的名称,也能够叫得出来,两个什么字,但是不知道这个东西是干嘛用的,这个东西能不能吃,能不能当药,它治什么病,那肯定是不敢吃了。一种药说明书也没有,药的名称也没有,你生病了,要吃药,那肯定就不敢吃。佛法也是一样,法本身也是一种药,我们不仅仅对法相要了解,更重要的是对这个法相的内涵的一种把握,对法的特性的掌握和应用,这个法有什么特性,那个法有什么特性,我们怎么来运用,怎么来把握,怎么来对治,它都是有原理在里头,不是随便说的,佛不是随便讲的。

比如我们大家在这里听课,我问:“你在不在这里听课?”(大家)都肯定会说:“我在这里听课。”那么,“你在”跟“你的身体在”相同不相同?“你”跟“你的身体”一样不一样?“你”跟“你的身体”,概念是不同的。身体是我所有的,它仅仅是一个色身,是一个四大假和的;“你”是一个假名,是这个四大假合的一个假名。这个假名,它实际上更重要的是指人的一颗心,人的心识。比如说我们人的识死了,那这个身体就不能动了。但是,如果我们人在讲堂里,但我们心想到别的地方去了,我们心想到“今天上街了,什么事情没有办完;今天去什么地方,见了什么人了;今天到哪里,办了什么事情……”,心不在讲堂里头,跑到外面去了,那还是很难说“你”在这里,只能说“你的身体”在这里,你的心不在这里。这是有区别的。

我说的是一个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常常是行尸走肉,人走在这里,心不知道去哪里了。身跟心是不在一起的,胡思乱想,不知道想到什么地方去了。学佛法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身心统一、身心和谐,时时刻刻安住于当下。一般人的心念是没有办法这么细微地辨析的,他总是觉得我们走到哪里就在哪里。佛法不是这么讲的,佛法讲,所有的山河大地、草木虫鱼,所有的宇宙,一切凡圣世界都跟我们的心有关系,都是能够相通的。我刚才提的这个问题,目的就是要让我们去思考人跟人的心的一种关系。究竟我们自己的心跟我们的身体是一种什么关系?心是不是在我们的身体里?实际上我们这个心,它所要缘、所能缘的范围是非常广的。

人的一生,从生到死,都是这么走过来的,身跟心都不能统一。我们很容易“执身为我”,执著身体为我。执身为我,恰恰是我们这里要破斥的。一切法都是无我,更何况这个身体,都是空的,都是虚妄的,都是不真实的。

我们了解这个道理的目的,是为了要证二空,为了要成佛。成佛跟二空有什么关系呢?通达二空,对诸法才不会执著,如果我们没有办法通达二空的道理,没有办法真正意义上体会到无常,那我们无论学什么法就会执著什么法,这是注定的。你说拜佛好,就拼命拜佛;念佛好,就是专门念佛;念经好,就专门念经;持咒好,就一味持咒。就是说,我们会很容易认为什么好,就一直在那边做什么,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习气了。就是说,我们的习气跟这种方法相应,它仅仅是一种方法。相应,有些人可能相应一年,有些人相应两年,有些人相应三年,有些人可能相应十年、二十年,但是我们为什么会相应呢?我们相应,能不能超越呢?我们相应,能不能解脱呢?我们修这个法,一年、两年、三年之后,我们心有什么变化?这种状态有没有什么改变呢?心是不是越来越清明,越来越有力量,我们内心所缘的境界是不是越来越广大,我们利益众生的能力是不是越来越强?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是这样子的话,我们很容易对自己的心态迷惑,就是不清楚,不清楚我们内心的状态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很多人学佛法都是贪图功德,他想我念经有什么功德,积资粮有什么功德,实际上也是人贪心的另外一个表现。“我们要积集功德,来世能够更好”,这个是人天福报了,福德都是一种人天福报,如果我们没有真正在佛法的本意上下手,我们所得到的功德也是非常微小的。佛法是要自利利他,大乘才有大功德,小乘肯定只是小功德,功德很小,力量很弱。也就是,我们只有体会到了空性的道理,我们所获得的功德才是真正的大。六度,六波罗蜜,波罗蜜(就是)圆满。譬如圆满布施般罗蜜来讲,三轮体空:能施、所施、施物,每一个都是空,每一度都是三轮体空,都是空。

如果我们还有执著,那都是刚刚开始初学的程度,就是执著于相的这样一个境界。刚刚开始所有的人都是这样,但是我们慢慢慢慢要去超越,慢慢慢慢要对这个相能了解、认识、把握、通达。那我们怎么来通达呢?就需要学习。

看第二个表格,《大乘百法明门论》。大乘是能诠之教,百法是所诠的事理。能缘之慧,所缘之百法,然后下面又分成能诠跟所诠。论是能诠之教,大乘百法明门是所诠之义;论是用,大乘百法明门是体。

也就是说,这部论是“大乘百法明门”,它有这些功用,有一百个法,这一百个法都是大乘,它是明门,它是非常清楚、非常通达、透彻、明了的门径、路途、法门,这些都是在这部论里面所要说明的道理。它一开始就标明:这部论是大乘的论而不是小乘的论,一开始就说这部论一共有一百个法,这一百个法是通向大乘佛法的门径,通往大乘佛法的路途,就是你必须从这一百个法中才能进入大乘佛法的堂奥。反过来说,我们能够对这一百个法有了解、有用功,产生作用,能够在自己的身心上,在自己的戒定慧上用得上功、对得上号,我们就能够进入大乘之门。

《百法明门论》不仅仅好像一部小辞典一样,是来解释名相的。它是有用意的,世亲菩萨写这部论时他是有用意的。百法,它原来是在《瑜伽师地论》里的,《瑜伽师地论·本地分》有六百六十个法,世亲菩萨觉得那么多,众生学不过来,畏繁乐简,所以从六百六十个法当中提纲契领,再取出一百个法,然后写成一部论,名为《百法名明门论》,这样更便于大家的学习。本来大乘佛法都是博大精深的,《华严经》八十卷,《般若经》六百卷,《大智度论》一百卷,《瑜伽师地论》一百卷,看不过来,看一遍要好几个月,《大般若经》看一遍可能要一年,看之后还不知所云。那这个就很容易,一百个法包罗万象,就容易学,那么多都学不过来。并且,它一法又一法,分门别类,清清楚楚,纲举目张,提纲挈领,就好学,这也是论师的苦口婆心,论师的悲心,方便我们来学习。如果没有世亲菩萨造这部论,我们学起来就很难,《瑜伽师地论》一百卷我们根本把握不住,不知道哪个是重点。

宇宙的法是无量无边的,但是无量无边的法他用一百个法来概括。一百个法又分成五部分: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和无为法,就是把所有的有为法分成四个组成部分,然后就是无为法,这就非常容易理解和把握,就是这样五个种类。心法有八个,心所法五十一个,色法十一个,心不相应行法二十四个,无为法六个。这样,一法又一法,我们慢慢就可以去参悟,就融会贯通。这个心所跟那个心所有什么关系?遍行心所、别境心所、烦恼的心所、善的心所、随烦恼的心所、不定的心所,它们彼此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什么情况下,什么因缘下,会起什么心,动什么念?心所跟色法是一种什么关系,跟不相应行法是一种什么关系……在这个论里都有交待。

但是,我们在表面上看,它就是这些名词的罗列。这样的话,也就需要我们对《唯识》,对《瑜伽师地论》通达,才能够真正懂得它的内涵。当然,还有窥基大师的注解。窥基大师是玄奘大师的传承者、传人,他的注解非常好、非常简要,对我们的学习也是一个极大的帮助。

我们听课的时候,当然需要语言文字,需要理论,但是更多的,我们要同自己的用功、自己的闻思、自己的体会相结合,才不会偏于理论化,才不会偏于文字,才不会变成好像专门来解释法相名词一样。这个法要跟心相应,要用我们的心去领纳,去接受,要用我们的心去感悟,这样才是真正法的意义,法的意涵,而不是说我们学一部论,好像来研究一篇论文一样。要研究论文有研究论文的方法,在学校里我们要写一篇论文或者要作一个报告。学佛法不是研究论文,不一样,是有我们传统的一套学习方法。

(本文为2009年5月14日学诚法师在北京龙泉寺对僧俗二众的开示,由义工根据录音整理,略有删改。)

(xinsushi.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