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宗教 > 正文

[皈依三宝]莫向外求,辗转增上

评论:0 来源:龙泉之声 作者:学诚法师

一、至诚皈依佛法僧、显发心、自性光明

皈依是为了帮助我们树立生命的宗旨。

皈依是学佛的开始,皈依三宝,就是帮助我们树立生命的宗旨,弄清楚修行的路径,找到共学的法友。《华严经疏》云:“三宝吉祥,最胜良缘,有归依者,能办大事,生诸善根,离生死苦,得涅槃乐,是名三归依。”

三宝包括佛宝、法宝、僧宝;皈依佛,二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

1.皈依佛:福德和智慧具足

皈依佛,二足尊。二足即福足、慧足。《出金刚经纂要疏》云:“福足,谓佛于因中,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度之福,今于果上,成就应身,相好圆满,万德庄严,是为福足。慧足,谓佛于因中,由修般若妙慧,成就法身,圆极真常,满菩提果,众智庄严,是为慧足。”

福德和智慧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佛是福德智慧的圆满,皈依佛,就是追求福德智慧的圆满。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福德和智慧都是非常重要的,无论缺少哪一个,都会导致痛苦。譬如,如果一个人智慧很大,但是没有福报,各种条件非常缺乏,那么他的生活就会很苦;如果一个人非常有钱、有福报,拥有很多的财富,但是没有智慧,一样也会痛苦。

佛是福德和智慧的圆满,他是一种境界,是人生最高、最圆满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每一个人都要追求的一个圆满的境界,佛就是这个境界的代表。

2.皈依法:放下欲望

皈依法,离欲尊。远离欲望,远离贪欲。

《法华经》云:“三界所生,贪欲为本。”世间上的种种问题,战争、纷争、斗争,乃至社会的、自然的、身心的、个人的、家庭的、单位的、学校的……所有一切问题的发生,都是同人的烦恼有关,和人的贪欲、嗔恚、愚痴有关。

皈依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对治贪欲、愚痴等各种各样的烦恼。佛法和世间法、佛法和佛学,不同的地方就在于皈依法能够对治我们的烦恼,调伏我们的烦恼,让我们的烦恼熄灭。

有很多佛学知识不等于修行。

一个人了解很多佛学知识,不等于说他佛法学得好。一个佛学博士或佛学教授,他懂得很多佛教的原理,但是不能对治烦恼;这就是说,如果我们的烦恼很多、很炽盛,烦恼没有办法得到调伏,就是我们佛法还学得不够,还学得不好。

一个人佛法学得好不好,是看他烦恼心大不大。

如果烦恼心很强,烦恼很重,就说明佛法还没有学好;如果一个人烦恼很少,最后烦恼都没有,这就是说佛法学得好。

学校里学到的是佛法知识,到庙里面是要来学佛法的。皈依法,就是调伏烦恼。

3.皈依僧:学习佛法的源泉

皈依僧,众中尊。

僧,代表一个团队。四个人以上称为“僧”,四个人、五个人,乃至无量的众生、无量的个体,才名为“僧”。

为什么要皈依僧呢?

就是要把我们个人的生命同许许多多的出家法师、许许多多的人,连成一体、打成一片。就是要向法师,要向佛陀学习智慧、悲心、愿力以及调伏烦恼的方法、调伏烦恼的能力。

众生平等众缘和合

我们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不能孤立地存在,需要跟很多人一起相依共存。因为这个世界是一个缘起的世界,缘生的世界,是无量因缘和合而成的。

发心皈依三宝的前提

只要与佛法有缘的人,都会得到佛、法、僧三宝的摄受,三宝本身有力量来摄受众生,但是众生也需要发心皈依。如果我们没有这种皈依心,就不容易感受到三宝的力量对我们的摄受。

我们皈依三宝、皈依僧团、皈依团队,前提是要把我们的烦恼、我们的主观意识、我们的傲慢、我们的习气、我们种种的非理作意、我们种种的成见、我们种种对立的情绪放掉。

如果不能去掉我们内心当中种种的固执、成见,佛法就很难学进去,皈依心也很难生起来。当我们心中完全都是世俗的概念,是不会有皈依心的。我们对三宝生起了皈依心、信心,就意味着我们的烦恼已经淡化了、放下了。

皈依方法:培养、熏习、调柔

每个人的烦恼都是很坚固的,只有不断培养、熏习我们对三宝皈投依靠的心、对三宝的希求心,对三宝的忏悔心,慢慢地,我们内心的智慧光明才会得到显发,人就会越来越调柔,烦恼越来越轻。调柔是一种能力,它不等于软弱。软弱是软弱可欺,没什么办法;调柔正相反,它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能够面对一切的境界的力量。

二、如理修行有路径,用功不离方寸间

皈依三宝后,要学习经律论、开发戒定慧。

1.戒就是规范我们的行为,帮助我们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没有学佛以前,我们的行为习惯很多都是是不好的,通过皈依三宝,通过学习戒律,学习经典,通过佛法义理的不断熏陶、深入,我们才能逐步在生活中培养起很好的习惯、符合佛法的行为规范,这就是闻、思、修的过程。

戒律不是一种束缚,而是助力我们的一生成长。

只有我们内在有了很好的佛法的等流,外在才会有很好的行为和习惯。常常有人认为戒律是一种束缚,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戒律不是来束缚我们的,而是让我们的行为越来越规范的。养成好的习惯,对我们的一生,对我们事业的成功,对我们学习佛法的圆满,都是很重要的。

例如开车,必须遵守种种交通规则,这些交通规则不但不是束缚,反而是对司机的保护。只有按照交通规则行驶,养成良好、规范的驾驶习惯,才能令司机的生命安全受到保障,令车辆行驶更加顺畅。

进而言之,戒也是对我们生活的规划。

一天有24个小时,用8个小时生活,8个小时工作,8个小时修学佛法,若能这样规划、落实,养成良好的习惯,人生就能取得很好的成就。但在现实中,我们却常常做不到,导致自己的生活错乱、身心疲惫。

有些人每天拼命工作,10个小时、12个小时、15个小时、16个小时,乃至20个小时,最后不但损害自己的身心,家庭也会发生问题,超负荷的工作,不等于是一个好习惯;反过来,有些人一天到晚无所事事,悠哉游哉,也不是一个好习惯。他总是想做大事,结果大事没有找到,小事又不愿意去做,只是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生命;还有些人认为只有在学校里读书才是学习,毕业以后就不用再学习了。这些都是对生活、工作、学习的种种错误认识和错误的行为习惯。

众生平等众缘和合

生活,是什么意思呢?生活不仅是吃饭、睡觉、穿衣,这只是生活的一些必要步骤和外在行为。“生”,人生,人活在世上。人的生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家人、同事、朋友,等等。例如,到寺庙里参加法会,做义工,大家同在一个佛堂里共事,在一个寮房里休息。

彼此之间怎样很好地相处呢?认识无常。

其实这就是人生活的一部分。与人相处的能力、方法以及这种智慧的培养、获得,是很重要的。有的人不愿意跟很多人在一起,面对的人一多就觉得很厌烦;有的人只喜欢跟某些特定的人在一起,与别的人相处时就很难受。这些都是不懂得无常的表现,没有与人相处的智慧与能力的表现。

相处之道:拥有一颗利他的心、欢喜的心。

世间的本质是是无常,人都是会不断变化的,面对任何人,我们都应该有一颗利他的心、欢喜的心,这才是应有的相处之道。

不管我们与什么人在一起,都能够把佛法的智慧分享给别人;同时也能够在相处的过程中,增长我们自己的欢喜心,培养我们的功德,这就是佛法,这就是有智慧的生活。

工作也是如此。人活在世上必须去工作,才会有收入,才能养家糊口,才能活下去,工作的同时也是在利益别人。老师、工人、农民、企业家……虽然分工不同,职责不同,但都是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许许多多的岗位分工合作,社会才能有效运转。所以我们要很认真地去工作,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善始善终、尽职尽业,这就是自利利他,这就是佛法。

还有八个小时学习。学习世间的知识、文化,也要学习出世间的知识、文化,学习佛法。

每个人一天都是24个小时,为什么有些人很有成就,有些人碌碌无为?有些人对佛法非常受用,对人生充满希望,生活充满快乐,有些人却非常苦恼,天天皱着眉头?这些不同之处值得每个人去深思。

戒,就是培养很好的行为习惯、生活规划,当我们的行为、生活都得到了很好的规范与规划,我们的生命自然就能得到提升。我们现在不能很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规划自己的未来,导致内心对未来一片迷茫、没有方向感,就是因为我们的生活缺乏规划。我们连一天的时间都规划不好,怎么去规划一个礼拜、一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呢?更谈不上规划我们的一生了!

2.定是不被外在的种种境界所动摇。

什么是定呢?定,不是我们眼睛闭起来,什么事也看不到,什么话也听不到,什么念头都没有。这只是初步的阶段,不是真正的“定”。定是什么意思呢?定是不被外在的种种境界所动摇。

如果人家送你一句好话,你就飘飘然了;人家送你一句坏话,你就暴跳如雷——这些都不是“定”的表现。

“定”是内心非常清明,看到、听到、接触到的种种境界,内心当中都了了分明,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不会被外在的境界所动摇、所左右。

认识分别心

通常,我们会有分别心,面对境界生起贪嗔之心,起烦恼,一想到这个东西对自己有利,就把自己对佛法的宗放弃掉了;一想到什么事对自己不利,就不能坚持自己的正见。所有的名、利,五欲的快乐等等,跟佛法真正要给我们的利益比起来,都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乃至是错误的,但我们却常常沉溺于追求这些蝇头小利,把这些很小的利益误认为是佛法的功德,内心根本没有建立起正确的宗旨,这样的话,内心中不可能有定。

平常,我们在一个单位里边也好,或者在庙里边也好,上位分配的工作,我们往往非常容易去挑剔,认为“我一定要去做某事”,如一定要洗碗,一定要洗菜,或者一定去要扫地,等等,产生种种分别心,不能很好与别人合作,不能很好地接受别人的安排,这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没有定的表现。

认识“定”与成长的关系

如果我们内心当中宗旨很坚定,在一个单位当中,组织安排我们干什么事情,我们都认认真真、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去做,这样,将来就会有成就,就很容易得到成长。但是我们往往喜欢贪小便宜,总是不老实,不能脚踏实地去做事,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宗旨一直在动摇,做一件事情有头无尾、虎头蛇尾、马马虎虎、草草了事,这样我们怎么能成长呢?怎么能成就事业呢?这都是我们没有定力的表现。一切的菩萨行、所有的菩提愿,都是因为有定力才能够得以实现。所以,“定”就是遵照佛法的标准,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不为外在五欲八风、顺境逆境所动摇。

3.慧就是判断力。

“慧”是什么意思呢?慧就是判断力。

一个人如果对什么事情都是模模糊糊,对什么事情都没有态度、没有意见,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就是没有智慧的表现。

智慧就是内心非常清明,看事情非常清楚、准确,毫不含糊、非常有序。我们很多事情做不清楚、很多话说不清楚,就是因为我们的思想很模糊、见解很模糊。人的行为都是由思想决定的,思想不清明、不清晰,语言就不清晰,行动也就不清晰、不清楚。

那为什么思想会不清晰呢?

因为内心有烦恼,患得患失。总是担心:“话说出来了,别人会怎么看我?”于是就一直隐瞒自己的观点,不敢说,导致人越来越愚痴。这都是不对的。

什么是生活中内心有智慧的人?

有些人就不会这样,他不会隐瞒自己的观点,有什么说什么,说话、做事都很清晰、很笃定。这样,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事情、遇到困难的时候,都很愿意去找他帮忙,都很信任他。因为他会就说会,不会就说不会,自己有能力,就会给人帮忙;自己能力不够,就会想办法找别人帮忙。这样的人,就是内心有智慧的人,是对大家有用的人。反之,一个内心糊涂的人,大家遇到事情也不会去找他,他对大家就没有价值。这些在日常生活中都是能够很容易看得到的。

定生慧

若我们有了很好的习惯,并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自然而然就能产生智慧,遇到事情就知道该怎么做。这就是戒定慧,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是可以体现、体会的。

4.佛法实修:六度万行

佛法讲六度万行,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度,是渡口;度,是过程。江河湖海都有码头、渡口,六度亦复如是,它就是六个度过生死大海的码头、渡口,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都是一个码头。那么,我们从哪个码头上船,我们的船已经行驶到什么地方,怎么到彼岸,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即是说,我们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是在用什么法,修什么心,现在在什么位置,学习的境界是怎样一个境界,自己有多大受用……等等,都要非常清楚。对自己的状态非常清楚,就不会造成学了佛法很多年,却还不了解自己到底学得怎么样的情况。

所以,佛法里的每一个法相,每一个道理,都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对照、体验、落实的。佛法不是谈玄说妙,不是一套高不可攀、可望不可及、不切合实际的概念和理论,而是完完全全可以落实到我们生活中的。它能够与我们的根器、程度、环境相结合,来告诉、要求、帮助我们从不同的码头上岸,直至修行到彼岸。

三、团体修学互策励、莫向外求共增上

所有的佛法的功德,都要从我们内心当中去开发,通过学习和实践佛法的道理去显发。

那如何去学习、去实践佛法呢?

我们必须常到寺院去亲近三宝,根据寺院的安排按部就班地学习,与同参道友们交流,慢慢来感受学习佛法的快乐和喜悦,增长学习佛法的力量,不断培养、策励对三宝的希求心。

不断培养对法的希求心、策励自己的上进心。

对法的希求心是非常重要的。“希求”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一件好东西,一件非常贵重的礼物,一本非常好的书籍,一件非常珍贵的古玩等,大家都很想得到、很想拥有,这就是一种希求心。

为什么会希求呢?因为它很有价值,是“宝”。在世间,如果一个人对种种学业上的、事业上的成就没有希求心,那么他就不会有上进心,就不可能获得这些成就。

修学佛法也同样如此,如果对这些佛法的功德、好的境界没有希求心,就不可能成为佛门中有成就的人,不可能取得佛法上的进益,不可能开创出广大的利生事业。

这些道理都是很容易明白的,但是不容易做到,不容易培养。正因为不容易做到,不容易培养,我们才要经常去提策,经常去鼓励,经常去串习,慢慢,我们才能把这些好的心态培养起来。

师父教诫我们:莫向外求,辗转增上

综上所述,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握“莫向外求,辗转增上”的原则。

“莫向外求”,就是面对所有的境界,都要向我们内心中开发,开发我们内心福德智慧的宝藏。

“辗转增上”,就是要依靠团体共同修学,互相帮助、利人利己。

在运用佛法的过程中,越是帮助别人,越是容易进步。

帮助别人越多,自己进步就越快;只想着自己如何修上去,进步反而更慢,容易原地踏步,甚至后退、落后。

所以,我们要有这样一种发心,这样一种见解和认识,在团体中,互相帮助、共同促进,和合增上。

本文为2011年1月1日学诚法师在龙泉寺传授皈依时的开示。

(xinsushi.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