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宗教 > 正文

[皈依三宝]闻思修与信愿行

评论:0 来源:龙泉之声 作者:学诚法师

皈依后,就要认真修学佛法、成就佛道。皈依是很神圣的。

很多人第一次来到寺庙里,都会感到非常熟悉、和乐、清净、庄严。通常来说,如果去一个自己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人会感到很陌生,看到种种情况都会觉得不习惯,或者不了解,很好奇。人们第一次来到寺庙,同样可能对很多状况、安排、内容不了解,但这时不仅不会感到陌生、疏远、拒绝,反而会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这就说明我们与道场有因缘,过去曾经在佛法上种下善根,如今,这种善根因缘得以成熟。但是,尽管有殊胜的善根、因缘,如果没有真正发心、用功、学修佛法,我们住在道场一年、两年、三年,乃至四年、五年后,反而会变得很陌生,觉得周围的人与我没关系,这个道场与我没关系。人的心就是如此不可思议!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的善根也是无常的,如果不是天天在开启、天天在增长,就会不断衰弱:今天有善根,明天就减损了,后天就退失了,再过一天就没有了。没有善根,我们内心都是无明烦恼,即使看到道场的种种殊胜,内心也没有能力来缘这些境界,就会感到非常陌生。

很多人刚刚皈依或者做义工时,非常快乐、欢喜,有些人认为这很感性。其实,这既是感性,又是理性。初学的人有一种心态:我来这里就应该好好向大家学习,好好用功,好好努力,一切都应该遵守佛门的规定来实践。在这种心态之下,无论做什么都会很欢喜。但时间一长,内心就会产生分别,分别自己喜欢做的和不喜欢做的,道场里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应该做的,不再老老实实遵照去做,反而根据自己的喜好去生活,也就是恢复到原来没学佛、没皈依的状态中去了,这样就会很痛苦。寺院里的事都是与三宝有关的,如果内心中没有建立起三宝的行相来,对三宝的信仰不坚定,我们就不会心甘情愿、朝暮一致地努力。

学佛法,就是从“我喜欢做什么”转变成“我应该做什么”,但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也是很苦的事,我们常说不断与自己的烦恼习气较量,就是指这样的一个境界。道场规定应该念经、缘念、过斋、随众等等一系列行为,但是我们不容易做到。但既然在道场中,又不能完全不做,所以就会做一点点。一天24小时,可能我们只能有一小时、两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去做应该做的事情,这说明我们内心的善心非常微弱,只能保持很短的时间,其他时间都发不起善心来;也就是说,我们内心中,“明”与“无明”在打架,烦恼与智慧在打架。智慧不能生起来,内心中就是无明烦恼。

我们学习佛法的目的,就是要把佛法中智慧、慈悲的思想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佛慈悲,我们也要慈悲;佛智慧,我们也要智慧。佛的慈悲,我们都知道——慈能予乐,悲能拔苦。众生有苦,众生需要快乐,自己也有苦,自己也需要快乐一样。慈悲怎么来落实就要通过人来努力。

人怎么来努力?人有眼耳鼻舌身意,有六根、六识,你看到所有的人都是慈悲,所有的事都是慈悲,那你的眼根就会慈悲,就不会对这个人、这件事、这个东西看不惯、看不顺,你看不惯、看不顺,看了一大堆问题,就是没有慈悲心、没有平等心造成的。耳朵也是一样,我们的耳朵很容易与世间法相应,听这些世间的新闻、消息、散心杂话,兴致很高,听佛法就很辛苦,听广论里的内容,觉得听过无数遍,不想听了,一听就反感、逆反。但是听世间的散心杂话不反感,一听半天就过去了;这就是耳根没办法慈悲、智慧。鼻子也是一样,一个人不讲卫生,臭味很难闻,就不跟他在一起,诸如此类……都是能够修行的。舌根也是一样,吃饭、过斋的时候,能不能发平等心、慈悲心?不仅自己吃,还能照顾到更多的人,让大家都来吃,让大家都吃得高兴,吃得安稳,这是能够修慈悲心的。身体也是如此,大家坐的位子够不够,椅子、桌子够不够,坐得端正不端正,走路声音响不响,你去帮助他,就是实践自己的慈悲心。意念也是如此,你的见闻觉知,你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动作,从你的意根里头、意念里头,都是真正的慈悲,你这个人就跟别人不一样,到哪里大家都非常欢迎。你如果是烦恼在驱动,外在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动作全是木偶、假的,时间不长,过一段时间就累了,受不了。

我们实践慈悲,也很不容易,虽然也想这么做,但是不容易做到,做不好,那就需要智慧;做不到、做不好,就是因为烦恼现前。烦恼现前时就需要靠智慧来调伏,只有把烦恼调伏了,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才能发挥正常的功用,如果不能调伏,你想做也做不了,依然会进入我们过去喜欢做的现行中去。

智慧怎么来的?需要闻思修、戒定慧,才有办法发智慧,如果没有智慧,烦恼绝对调伏不过来,不是你想调伏就能调伏,没那么简单,所以需要去听闻、思维、修行。

听闻,能够产生智慧吗?听闻的时候,内心就住在佛法的义理上,听了一个四谛的法也好,听了一个六度的法也好,十二因缘的法也好,内心耳根、眼根……就跟法相应,根与法相应,识也与法相应,就把烦恼挡住了、覆盖了,于是烦恼就起不来。所以为什么听闻这么重要,如果不听,烦恼绝对就对治不住、克服不了。所以需要听闻,听闻灭诸恶、生诸善,都是这么来的。我们研讨也好,听录音带也好,念经也好,都是听闻,非常重要。

听闻之后,如何让它更加深入、巩固,不会退失?这就需要思维,否则会很机械,听了就忘了,依然无所得。听了必须要记住,要忆念、忆持、受持,不忘不失,然后再用心进行思维、思考,只有经过我们自己思维思考,然后去实践,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修行;也就是说,佛法里智慧和慈悲的思想,通过我们的听闻和思维,逐步变成我们的思想,就是自己心里头已经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慈悲、智慧等等佛法的思想,这才是佛法学到手、学到心里的表现。如果我们没有真正熏习到这些种子,这些种子不入心,都是靠自己过去的善根,过去的善根在今生慢慢发现、成熟,最后就用完了没有了。好比过去赚了钱,现在拼命用,用完了,今后再没有工作,就没有钱用。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这一点拼命努力赚钱,光宗耀祖,很了不起;到了第二代儿子的时候,吃老本,不工作只享受;到了第三代,门庭破败。人也是一样,因为过去的善根,过去听经闻法的因缘,我们今生今世能够来到佛门,能够接触到三宝,能够用功。如果说这辈子没有努力,没有用功,没有真正意义上对佛法有信心,下辈子肯定堕落。富不过三代,我们人也是一样,不再努力、不再改造,就不过三世,到第三世就麻烦,肯定这样。所以我们在寺院里面,接触到三宝、听到法还不够;这些还是比较理性、理念的东西,只有透过外在的佛像或是道场,见行堂、斋堂、教室,寺院里的一点一滴、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所有这些整体在你内心中建立起一种清净庄严的三宝的行相,这样你才容易产生动力,不会忘失。如果没有这些外在的行相,你要来思维三宝的功德,是很难的。过去常常听到一些人说修行人不住相,那可不简单,要功夫非常好才可以不著相,刚开始一定要住相,不著相的话,一定做不到;必须要住相,要住到三宝、佛法这些相上,然后从有相修再进入无相修,刚开始没有这些相,这些理最后都会成为我们的妄想,我们不知道是自己的妄想,还会以为是佛法。我们脑筋里佛法的概念如果不能支配我们的行为,那么这些佛法的概念就都是妄想;脑筋里的概念能够支配我们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佛法,因为它已经成了我们的思想,思想就会支配我们的六根,这样我们做的事情就会任运、很自然、不会造作,很稳定。在道场中,如果一个人起起伏伏,今天想做,明天又不想做;今天干这个,明天又干那个,非常不稳定,就说明对佛法熏习不深,这是肯定的;这样对佛法的学修就会非常辛苦。

我们常常说要创造因缘、把握因缘,要众缘和合,无论是一百个因缘,还是一千个因缘,这里面最重要最主要的一点,是自己的思想才是最主要的因缘。如果我们自己的思想没有佛法,外在的佛法跟自己是没有关系的,只有自己的思想真正有了佛法,外在的境界才跟自己是有关系的。思想这两个字好像是世俗社会的语言,但也是佛教的语言。思和想,思心所和想心所,思业、思已业,有思、有想,脑子里就有佛法的行相。有思,思业就在起作用,有思业,下一步,通过六根的造作,就会有思已业,就会感果,佛法就是讲这些,都是真真实实的,最本质的,也是最简单的,就是这些理论。如果不认为自己内心佛法的思想最重要,把这一点忘了,那么所有一切在外在的努力,全部都是白忙乎,忙不下去,干不下去,这是绝对的。到庙里三年、五年的同学就会知道,谁佛法学得深,谁学得浅,慢慢就会知道。

所以我们要不断查找,不断建立我们自己心里的佛法,也就是心里有没有真正的菩提心、正见、慈悲心,有了这个人就不一样,整个人的气息就不一样,六根所散发出来的气息就不一样,别人的感觉就不一样,如果没有的话,别人的感觉又是另外一种境界。

有人说这辈子没希望,下辈子好好修;这辈子没希望,下辈子更没希望了,下辈子不知去哪儿了,去哪里都很难说。所以我们只有在这一辈子的几十年中,在佛法方面,把一些最基本、最根本、最主要的观念树立好,然后一定要信、愿、行,不能今天认为这个法师讲得不错,明天又产生怀疑,又去问另一个法师:是不是这样呢?刚听了觉得对。可是再过几天,又去问另一个法师……这样慢慢地,自己就迷茫了、迷失了。

我们信、愿、行,信、解、行、证,就是对这些佛法最基本的道理相信之后,想想下一步怎么办、何做何为、何去何从、如何见与行统一,变成我们的愿力。前面的信不深,一直在动摇,人就没有愿力了,没有愿力的时候,烦恼障、所知障都会现前,信心就会退失,我们对佛法的信心生起来之后,通过愿力来巩固住,信心就不会退失。没有愿力对信心的巩固,人的心都是反复无常的、变化无常的,是不行的,所以一定要靠愿力;所有的佛菩萨都是有愿力的,有愿力才能够时时刻刻保持信心不忘不失,时时刻刻佛法现前,正念分明。有了愿力以后,我们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佛法,信愿行都能够体现佛法,这是肯定的。你帮人家一个小忙,给人家说一句话,别人都能受益,绝对的,而不再说你一定要做什么事情才是佛法,你完全自己能够做主了,自己知道要做什么,并且自己会去做,就不会像刚开始“我应该要去做什么”,还有一点强调,就是要强迫自己必须去做。必须要这么去做,应该要这么去做,就是与自己烦恼习气的等流相违逆;所以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绝对不能认为我们后一辈子会如何。从整个共业环境来讲,佛法每况愈下,五浊恶世,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我们应想想,如何营造别业,如何建立对佛法的危机意识。这样我们过了三十年、五十年、六十年,下一辈子再来的时候,我们才会有一些条件、资粮、成本,否则的话,成本都没有了。

佛法不是突发奇想,而是非常注重实践的,这种实践是觉悟后的实践,不是迷茫、迷惑、迷信的实践。佛教是觉悟的宗教,所有的一切都是要让我们觉悟,觉悟对所有的众生都是有利无害的,也就是慈悲;这种有利无害的行为对所有的人都能产生作用、正在产生作用,持续产生作用,这就是智慧。

我们在事项上的修,和理念上的观要相结合。我们闻思修、研讨、听闻等等,很多都是在理念上面的观,理观。理观离不开事修,事修也需要理观。我们念经、拜佛、持咒、打坐、参禅、这些属于事修,一切善行,也都是属于事修,都是需要的。也就是一天到头,既不能让我们的心停下来,也不能让我们的身停下来,哪怕你坐在那里入定。入定与不作为是两回事,如果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干,什么也不想,那一个人就像一头猪一样,最后过了几年后被宰掉了。人也是一样,心要在想,眼耳鼻舌身意要起作用,才是正常的。一个房子也是一样,只要每天都在用,房子的价值就很高,如果房子盖完了没有人用,那就没有太大作用。庙里这么多人来,供养、拜佛等等,一个屋子住几十个人,作用就很大;社会上有些人一个人几套房子,没有人住,空着,就不产生作用,都是无明烦恼;人也应该这样。庙里为什么做得到?因为觉得大家能够成就佛道,能够让大家来积资粮,尽量多住一点,每个屋都住得密密麻麻的,因为有这种思想,所以就会有这种行为,就有这种结果,就会有这种现行。大家有佛法的思想,也会觉得这样挺好。换一个境界,如果你家里住这么多人,那可能没办法住了,你一定会走,半夜也会走,肯定不住。一个人家里面住几十个人,那还得了,再好的朋友都不会住,更何况大家是陌生人。那为什么陌生人能够住在一起?前世都是一起修行的人。

人的心、业都是不可思议的,这也是佛法的力量,只是我们的无明烦恼自己不了解,真正了解的话,你的很多想法、很多思考、很多未来的努力,肯定就大为改观。圣人不是无缘无故就成为圣人,凡人无缘无故就成为凡人。一直轮回就是凡夫。无明烦恼就是糊里糊涂,我们学佛法就不要让自己糊里糊涂,就要让我们自己觉悟起来,让我们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让我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这样我们未来的人生来世,才会更好。

事修理观,佛教谈的就是事与理,在理方面我们要观,事方面我们要去修。我们拜佛也好,在事方面要去修,理上面要去观。在修的过程当中,遇到问题、遇到困难、遇到矛盾,要通过佛法来观,观它是空的、假的,不实在的,那内在的烦恼、问题才会化解。如果把这些问题、困难当成实在的,就化解不了。所以,事修和理观是并行不悖的,在事业方面能够做好,在学习方面能够很有成就,同时我们真正在道业方面要有般若的深观,否则就做不好。般若的深观,也就是对过去的成绩,必须把它当成是空的,过去的问题、烦恼、业障都必须观成空的,你觉得我们现在就很有成就了,沾沾自喜,就会停滞不前、固步自封,成为我们进步的障碍。对未来要假观,未来还没来,怎么假观呢?众缘和合。明天我们再来一场晚会,你还是能够表演,还能够改进,假观,它是假的,所以我们能够不断组合。明天我们来盖一栋房子,它是假观,不实在的,所以图纸可以随意改,但改完了,定下来了,就照着这个办。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如此。在做以前我们都要好好思考,这是假观。如果我们智慧不够,脑筋不开窍,很固执,没办法对这些事方面做假观,我们就会有自性执,内在就会有自性执,这样就做不好,所以对于未来的一切我们都应该有一种假观。过去的是空观,空观就是常常说的要放下,假观,我们就要提起来,因为是假的,就会很轻,你如果当它是真的、实在的,就会负担很重,一点事就过不去。我们在此时此刻,就要处理好空跟假的平衡,你觉得空了,反正都无所谓了……就是放下和提起的一种平衡。放下是一种力量,提起来也是一种力量。有些人放不下,当了一个什么职务,不让他干,就难受死了。有些人就是这样子,他就必须一直要做,不做就难受死了;有些人,你让他做,他也不愿意做,他有能力也不愿意做,做不长、做不大、做不久,这就是提不起来。所以我们学佛法就是要处理好放下和提起的关系,我们能够处理好放下跟提起的关系,我们的事业才能够蓬勃发展、增长广大。

所以我们到寺院里来种善根、发心、积资粮,都是为了灭除内心的烦恼,这是最主要的;然后建立对佛法的正信,我们具足正念,愿力强大,这样我们的行持才会得力。行持不得力,就是愿力衰弱,愿力衰弱就说明心没有发起来,心没有发起来,就说明对佛法的信仰还很脆弱,这种信仰很可能只是前世的等流,而这一世没有再去强化、修信心,以及发愿。大家在新的一年中都要互相劝勉,互相提携,互相照应,让自己菩提心的种子真正不忘不失,越学越好,不断增上。

本文为2012年01月24日学诚法师在龙泉寺传授皈依时的开示。

(xinsushi.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