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宗教 > 正文

[苦乐人生]之十二:怎样发心修行

评论:0 来源:龙泉之声 作者:学诚法师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同学:

大家发心修学佛法,发心非常重要。

我们现在谈发心,目的是为了要成就圆满佛道。所有的佛菩萨也是从最初的发心开始的,如果没有最初的始发心,就成不了佛。那么发了心以后又要怎么去学修呢?就是很重要的事情了。常常我们也听到“集资粮”,发心以后,集资粮又是另外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集资粮,如果没有集好,没有足够的资粮,要成就佛道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广论》里说:“佛初发心,中集资粮,最后现证圆满正觉。”发心也好,集资粮也好,现证圆满正觉也好,其目的“一切皆是为利有情”,为利有情愿成佛,这是主要的目的。成佛是为了利益有情,佛说法也是为了利益有情,“故所说法一切亦惟为利有情”,成佛、说法都是为了利益有情。我们学习佛法,就是学习佛的发心,利益有情去成佛,利益有情去弘法、去护法。

佛法里所谈到的利益有情就是两种:现前的跟究竟的,就是眼前怎么去利益有情,最后怎么去利益有情。最大的效果就是成佛,眼前是增上生。所以利益有情是指这两件事情:现前增上生、毕竟决定胜,不是一般意义上所谈到的,你没水喝,给你一杯水;你没有饭吃,给你一碗饭;你生病了,去看望你一下,给你一瓶药……不是指这些内容。

我们所有成就的增上生的事情,这些功德“尽其所说,一切皆悉摄入下士或共下士所有法类”。能够让我们修学佛法环境增上的所有一切,都可以含摄在下士道或者共下士道的法类当中。也就是我刚才所谈到的那些零零碎碎的,在现实缘起下能够看得到、摸得着的具体的事情,都可以含摄在下士以及共下士道的这些法类当中。反过来说,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的身语意业,所有的这些造作、修行,是在共下士当中的哪一个法类,我们要清楚了知。“尽其所说,一切皆悉摄入下士或共下士所有法类。”

殊胜的下士就是“于现世不以为重,希求后世善趣圆满”,就是不以现世、眼前的利益安乐为重,而是希求后世的善趣圆满。这里的“善趣圆满”,就是我们常常所谈到的“暇满”——各方面学修的因缘、条件都具足。

“以集能往善趣因故”,自己的所作所为,自己的用功,利乐有情的这些善业,其目的就是要集聚能往善趣的因。反过来说,如果资粮不具足的话,我们要往善趣是不太可能的。为什么呢?我们往善趣的因没有,业不够殷重。我们从初发心,以及中间很长很长的时间集资粮,其目的就是不断累积能往善趣的因,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种因”。我们所讲的种因是有所指的,而不是混同于一般的因果概念。我们在理路上面要认识清楚,这里所谈到的“种因”,是指共下士、共中士、上士道,这里面的发心种因。我们如果发心种因,在教理上面认识不到,不知道怎么去认识和作意,那我们的行为、所做的事情就是普通的世间善法。

决定胜中略有两种:“谓证解脱仅出生死及一切种智位。其中若依诸声闻乘及独觉乘,尽其所说一切皆悉摄入中士,或共中士所有法类”,也就是中士或共中士这些法类,都是能够让我们证解脱,出离生死,到达一切种智的位。但是,中士跟共中士有什么区别?中士是出离心,厌患一切诸有为。“自利、出三有、得解脱”,趣解脱方便的道路,这些戒定慧属于中士道;如果是共中士的话,这些法类,这些所做的事情,是上士道的基础、支分、部分。如果不是的话,只以出离三有为目的,而不是为利有情为目的,这样的一种发心差别是不同的。也就是,我们是从哪一方面去种因,就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

上士道,“谓由大悲自在而转,为尽有情一切苦故”,从大悲出发,为了尽除一切有情的苦,发心成佛,学习六度、两种次第等等。

虽然说“三士道”,(实际)上士道能够含摄其余的两道,共下士、共中士,所以我们应该从上士引导,然后修共下士、共中士,因为共中士、共下士两个道是上士道发起的前行。就是《广论》里所谈到的这一段:“若尔,理应先从上士引导,云何令修共下中耶?谓修此二所共之道,即上士道发起前行。”也就是,我们引导大家发心、发菩提心,是上士道的内容,上士道的内涵、主要部分。但是我们在修的时候,为何又要强调从共下士跟共中士开始?

那我要说明的是一个什么问题呢?我们常常讲到说,学习《广论》是不是一个法类一个法类学,一页一页学,学多少就修多少、证多少?到底引导与实修有什么区别?引导,理论上面的认识,属于修学的部分,实修属于修行的部分。理论的认识属于教法,实修的部分属于证法。佛正法有二,教法、证法,教正法跟证正法,我们引导是从教正法方面去引导,实修是从证正法方面去实修。我们所有的闻思是根据经教闻思,也就是我们所有的闻思是在教理的部分,教理的部分清楚了,才有办法在证正法方面着力、用功、有收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就是我们从理论方面去学习,究竟先学大乘的理论,还是要先学二乘的理论;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到底是从三士道里边的哪一道入门,这是非常非常关键的。

刚才谈到,我们要成佛就要先发心。那么,我们如何来“转趣大乘能入之门”呢?怎么样才能算大乘发心呢?所谓大乘发心,就是发心成佛、发菩提心,“于相续中生起此心”,在自己的内心当中真正想要发菩提心、圆满佛果。如果我们仅仅谈发心,后面感受不到、理解不到、认识不到发心的目的是成佛,把成佛忘记掉,那就是对“发心”这两个字的内涵和意义不了知,了解得有欠缺。它是一体的,是转趣大乘能入之门的一个关键:就是为了要发心成佛。

但是,我们在这一点上是非常微弱的。我们如果发心成佛,就名为佛子,就名为菩萨,就入了大乘数了;相反,如果退心,也就是从大乘当中退失,就不是修大乘的法,就不是修大乘的人,就已经不是一个大乘发心的行者。如果我们觉得佛道非常遥远,不知道要多长时间才能够成就;菩萨道非常困难,不容易去实现,慢慢再说,以后再说,产生退心,这样就是回到二乘当中去了,或者就是回到人乘当中去,因为你没有出离心了,出离心都没有,怎么会有二乘呢?顶多只是同佛法结个善缘而已。《广论》里边告诉我们,“是故诸欲入大乘者,须以众多方便励力令发”,就是说,我们很多很多教授、开导,以及各种方便的帮助,(都是为了)让我们发心成佛这个宗能够建立起来,“众多方便励力令发”。

菩提心不容易发,说明我们不了知修习发心的重要性、胜利,发菩提心究竟有什么殊胜的功德和利益,不了解。不了解的话,就会以世俗的、世间的观点,等流习气(来看待发心),比如认为自己去帮助别人、利益别人是一件吃亏的事情。再其次,发心也就是需要去学习的,不是很简单说自己想发心就能够发起来的,也需要依靠三宝、善知识的策励。不然的话,我们这个心非常不容易发起来,发起来之后,还是会退,退到原来的基础,甚至比原来的基础还差,都是有可能的。

也许有人会问:中士道、下士道当中这么多法类,既然都是上士道的基础,那何必再去建立共中士、共下士这样一个次第呢?意思是说,既然都是大乘发心,一佛乘引导成佛,那为何又要来分别共中士和共下士这两科呢?这个问题,《广论》里也有回答:“别分三士而引导者,有二大义”,有两个原因,有两个重要的意义,所以这样来建立的。是哪两条呢?

第一条,摧伏增上我慢。慢心重的众生,他还没有生起共同中下士夫的心,就认为自己已经是上士道了。也就是我们基础还不具足,但是我们看到很多佛经当中的名相说发菩提心,自己就说我们发菩提心,然后自认为大乘,自认为是上士道。

第二种原因,“广益上中下心,广饶益之理者,谓上二士夫,亦须希求得增上生及其解脱,故于所导上中二类补特伽罗,教令修习此二意乐,无有过失,起功能故”,上士道、共中士的这些根器的众生,为什么也要希求增上生及其解脱呢?(上士道、共中士道)没有直接引导到增上生,为什么对这两个也要有希求呢?对这两个法类起希求,是成就佛道的基础,因为要圆满佛道需要很多生、很多世。如果我们眼前都不能保障的话,很遥远、很遥远的未来是很难讲的。如果我们是下品根器的人,要去修上士道,那么我们的上品意乐不容易发起来,但是又不容易照下品的法类去实践,那麻烦就比较大。所以,在道次第里引导我们上士发心,但是真正实践起来,是共下士开始。

我们如果不是这样去认识、去用功,最后会变成什么样的一种状况呢?我们虽然说大乘发心,却不行大乘之道,我们发的心跟我们所做的事情、行为不配套,也就是我们的这些行为、修行,不能来支撑我们的发心。由此引发出来的就是,对于修行成佛、发心成佛,不能联系起来。什么叫做发心,什么叫做修行,两个不能相衔接。

什么叫作发心?我们要很正确、很完整、很系统地来认识它的内涵,它就能够开出三藏十二部。那么所有的修行,也就是从我们的现前开始,然后去实践。根据什么去实践呢?经教,根据我们自己对教理的认可。也就是说,我们发心本身中已经包含了对生死内涵的了解、把握,至少自己在理论上对发心的要义比较清楚。我们如果不了解发心的内涵,尽管也说“我们要发菩提心,要成就佛果”,当然所做的一切也能够作为圆满佛果的因和资粮,(但行为上是很难得力的。)原因在哪里呢?问题在哪里呢?就是我们在理论上没有搞清楚。理论上没有搞清楚,就没有办法去励力,没有办法去用力,用不上劲,使不上力,就是自己要在哪一点方面去用力,去着力,立足点、下手处在哪里,不清楚。

不清楚的话,那么我们的愿望、我们最初的发心、现在的发心,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具体行为以及具体行为所要达到的一个效果和目的,所有这些都是脱节的。可能我们第一天接触佛法,第一次听到佛法,我们真正的发心是要成佛,但是在第一次以后,第一天以后,两年、三年、四年、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后,那种成佛的心可能还不如第一次听到佛法的时候那种发心,这就意味着自己发心的程度在退温,在退失,甚至没有了。因为在退失,在减弱,自然而然我们没有那种力量去行持,没有那种力量去实践、去修心。所以我们用功、修心,学习道次第,究竟怎么来认识,怎么来实践,怎么来学,怎么来修,(都是要好好了解的。)

通常,我们要生起共下士道的量都不是很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我们在共下士道的这些法类的量都生不起来,甚至一个量都生不起来,那么我们上士道的量,怎么能够生得起来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有可能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一生的时间,下士道的量都生不起来,那我们还学不学佛法呢?不要说成佛了,我们在现世能不能生起下士道的量?如果生不起下士道的量,那怎么办?算不算学修有成就?我们要不要发心呢?

在《广论》里,也有指出这样一个问题:“听闻上上而于下下渐欲修行”,就是我们在听闻的时候、闻思的时候是上上道,但是我们真正用功的时候是要在下士道开始。我们现在的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在于,我的理论也要上士,我的实践也要上士,最后理论上面的认知也不是上士,实践上面的功夫也不是上士,最后两个都是错的,这就是我们常常所发生的误区。《广论》告诉我们是非常清楚的:理论上面的认识,一佛乘,共下士、共中士都是上士道的基础,只有上士道,就是一佛道;我们的着力点是在下士,而不是在上士方面去着力。

但是,我们如果在下士道方面去着力,有可能对下士道的这些道理搞得很清楚、很明白、很透彻,修得也很相应,却造成了对上士道失去好乐心,“我不去发菩提心了,世间太染污了,做事太麻烦,我自己用功,能够用得上路,使得上劲,能够寂静。”持戒、恶道苦、业果等等,都非常有感觉,非常有定解,就是不能发起利乐一切有情之心——发不起来,不想去发。这样的话,又回到二乘发心当中去,就是退堕到二乘。

这就是说,第一,我们如果没有实践的话,那我们所谈到的那些大乘佛法的言论都是在空谈,因为没有实践的基础。没有前面的基础,也不是真正的发心了,也不是真正的修行了,本身就不是真正在学佛法,只是对佛法的理路有所了解而已,有所认识而已,实际上没有实践;第二,我们实践方面很相应,但是跟发心成佛挂不上钩,又会跑到二乘。这都是比较大的问题。

那么我们如何做到对上士道发心的教授能够保持不变,有很强的动力,同时对下士道的种种法类又很好乐去修?也就是说,我们在理论上面的认识、希求,是完整、系统的,一佛乘,因为上士道本身就涵摄了共中士和共下士,但是对共中士和共下士的这些基础,又很愿意、很欢喜、很好乐去修。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也是常常发生的问题,我们觉得自己的心已经很不错了,利他的心很强,利乐有情的心很强,帮助人的心很强,就不容易在下士方面去用功,这就是偏颇。

所以,比较好的方法,比较好的做法就是:大乘发心,但实际上的行为看起来还是二乘。看起来还是二乘,但又不是只有二乘的这些行为,因为里面有大乘发心。

我们如果没有好好在这方面去认识,好好在这方面去努力,这些难题、这些疑点,就会一直解不开。

我们如果对整个道次第以及这些修心的过程没有把握,内心没有动力,内心不平等(所谓不平等就是有高低),就非常容易凭自己的世智辩聪来看待。如果我们凭自己的世智辩聪来看待佛法,来看待善知识,“则断一切善法根本”。在《广论》的最后,第二十四卷里谈到了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在《广论》刚刚开始的时候,(谈到)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识,最后又谈到这个问题,“令心平等,谓于引导修道知识,敬心微劣,则断一切善法根本,故当勤修依师之法”。

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最初不懂佛法,需要懂佛法的善知识来引导我们;我们懂佛法了,不等于我们就成佛了,依然还需要善知识对我们的引导,需要更高量的善知识对我们的引导。如果没有这一点的话,要成佛就是自己摸索出来了,这种摸索是很难很难的,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自己去摸索的话,就不叫做道次第了,就是非常慢的、迂回的,就不是在道次第的范畴了。在道次第的范畴就是次第引导,次第引导的范围是很广的,今生今世、后生后世、生生世世都是如此:这条路怎样能够走对,不迷惑,一步一个脚印。

“道之根本亲近善知识”,问题的核心在于亲近。所谓亲近,就是缩短我们同善知识的距离。缩短这种距离,我们的行为才能够符合善知识的教授和教诫。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所作所为是根据善知识的教授、教诫去实践的。

我们要亲近善知识,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是:到底谁是善知识,谁不是善知识呢?当然在《广论》里有说明:十德。但是你要找“十德”的话,是不容易找到的,九德、八德、七德、六德、五德都不容易找到。不容易找到,不等于没有,这个概念是不一样的。有的话,你能不能找到,你能不能亲近得到,这是一个核心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是一个学生的水平,有可能我们的条件很好,也有可能很差。我们条件很差,如果没有善知识的指导,走不下去,因为我们太差了,不能进步;我们条件很好,但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引导,也走不下去,只能到此为止。这是我们学佛法的一个死结,一个很重要的症结,就在这里。所以我们常常说要去种因,它的原因也是在这里。

真正具量的善知识是菩提心、大悲心,他“遍缘一切情非情境”,在所有的有情非情身上,都能够体现大悲心跟菩提心,不会因为这个人跟我比较要好,那个人跟我不要好,就有亲疏、远近、高低、上下……种种世间观念之分,这是极其错误的!佛菩萨是平等饶益众生的,但是众生对佛菩萨、善知识的缘份是有区别的,是众生对善知识的缘份(有区别),而不是善知识对众生的缘份(有区别)。佛菩萨都是平等的,但是我们对佛菩萨有分别,这是肯定的。我们要求平安的时候,我们就会去拜观世音菩萨;我们要往生的时候,赶紧念阿弥陀佛;我们要超度,靠地藏王菩萨……自然会想起这些菩萨。实际上,佛菩萨都是大慈大悲的,但是我们众生有分别,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不可能忽然间哪一天有一个善知识说:“某某,你条件很不错,跟我去学。”这种情况是不太可能的,甚至非常稀有。如果遇到这种状况,大部分是骗子,真的。社会上假的僧尼、活佛很多,就是这样的,善知识不可能这样。为什么呢?如果他真正有戒定慧熏修的功夫,自然门庭若市;就是坐在那里,也自然而然会有很多人来学,不要到外边去找人,这是肯定的。他跟众生有缘,到哪里随便一说话大家都愿意听,不会要像拉客人一样(找弟子),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什么叫做求法?我们没有求法的心,就变成善知识要求弟子来学,这是颠倒!是我们自己要求法,而不是法师要求大家来学,法师求大家来学是法师求法。

法师求什么法?法师求自己实践佛法,就是作为一种集资粮的缘,而不是说大家来学佛法以后,好像来壮大法师的势力,那都是一种非常错乱的(认识)。就是(我们)往往会以自己的世俗心来看待这个问题,觉得“这个法师、这个庙是不是为了要壮大自己的势力,所以要做得很辉煌?”在表面看起来,也许这个庙很热闹,那个庙人也很多,差不多,你可以用这种理论去解释;但是主事的人,他的发心你是不知道的。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一个庙)你要让它热闹起来它就能热闹起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有时候它热闹起来,你想让它退温还退不掉,一个人不来,会有更多的人来,(因为)这是一种心愿,佛菩萨的心愿,善知识的一种心愿,(这与世俗发心是)不一样的。

我们在未成佛道以前,都需要靠善知识的帮助,所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参,他不是乱参的,知道吗?比如今天他参某某善知识,某某善知识说,我就懂哪些哪些哪些,我就是懂这些,没有了,你再去找谁吧。“你再去找谁”(是善知识说的),而不是我在这里学完了,那我自己随便再去找,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也就是说,下一个善知识是经过前一个善知识印可的,如果没有这一点的话,你肯定昏了头,这是绝对的。为什么?我们现在自己乱跑,能够找得出来,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第一个善知识、第一个老师所告诉你的佛法,本来就没学好,还没学到手,还不知道什么味道,然后自己在外面再去瞎跑,怎么能够找得到善知识呢?怎么能够求得到佛法呢?根本我们自己在认识上面就非常成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具足这样的一些条件,即便有善知识在我们的眼前,他也不会告诉我们的,因为我们的程度不够。很简单的,就在大学里面,一个老师、一个学生,这个学生的水平程度够了,那么这个很高量的导师才会跟你讲。你不够的话,讲出来也听不懂,讲出来也没有意义,这是肯定的事情。我们在一个学校当中,我们要能够听得到,我们要能够理解得了,这本身是需要条件的,需要资粮的。

所以我们对(亲近)善知识的这种理解,不要很简单地认为说,我只要对善知识比较客气一点,多讲一些好话,送一些好吃的东西,送两件衣服,再磕磕头,(就可以了)。这些都是世俗的客套,都是些表面文章、表面功夫,善知识如果这么好骗的话,就不叫做善知识了,是不是?怎么回事他心里都是很清楚的,你不可能骗得了的,有时候只是随喜大家而已,随顺众生,你喜欢听什么就跟你讲什么,你不喜欢就不跟你讲。(这不是真正的亲近善知识),不是那么一回事。

我们学习佛法,学习道次第,对这一点要有定解,没有定解就有非常大的麻烦。没有定解就是说,我们内心当中既无法又无人,善知识就是人的一个代表,三宝的一个代表。我们要破我执、破法执,就是靠这个来破除的;(只有亲近善知识、依止善知识,)邪执才有办法去掉。

所有这些《广论》里的教授都是非常清楚明了的,我们绝对不能把它当成一个教科书一样,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一课学完了,最后一课学完了,我们就结业了,毕业了。法法都是相通的,每一个法类都是能够互相融贯的,都是浑然一体的,都是一味的,只是我们学的时候要这么一点一点去学。所有法都是融通的,一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法,都是内心境界的写照和体现。所以我们要用心去学,要用心去体会和领纳,然后来造作同三宝、师法友清净和合增上的业因。

(本文为2007年2月27日学诚法师在北京龙泉寺春节法会上的开示,由义工根据录音整理,略有删改。)

(xinsushi.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