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宗教 > 正文

[认识人生]之一:以清净心听闻正法

评论:0 来源:龙泉之声 作者:学诚法师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

再过三天就要到2008年了,我们趁着这三天的时间精进共修。那么,这次共修以我们常住众为主体,有出家的法师,也有一些义工、净人。

修行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常常听到八万四千法门,但是目的是一个,为了要成佛。我想,大家来到山上,做护持工作也好、出家也好,其目的也就是为了要修行、为了要成佛。

如何让自己最初的发心,以及发心以后的所作所为,能够在实际上越来越真实感受到是走在成佛的路上,那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具体的问题了。

为什么好多人佛法学久了,反而看不清方向,越来越迷茫,心里越来越不踏实?这也就是同佛法不相应的一个表现。我们常常讲“相应”,讲起来好讲,但做起来不是那么容易做的。我们常常说:内心要同佛法相应,那我们的心是什么?怎么来修心?怎么来用心?如何来认识我们自己的心,来看清我们的心相?我们自己身、语、意三业的行为能不能相应?我们昨天、今天、明天所做的事情,能不能相应,能不能连贯?过去、现在、未来,前世、今生、后世……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感受不到是在相应,那我们怎么样能够同佛法去相应呢?佛法本身是一个境界,我们自己的行为是错乱的,是混乱的、不规范的,那我们心的境界怎么能够得到提升呢?我们内心怎么会有方向感呢?内心怎么会有力量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没有得到真正的佛法。

在《广论》一开始就谈到清净的问题,我们常常也听到传承的清净的问题。“清净”在《广论》当中有两种的表述,第一种是“轨范语清净、学者相续清净、所说的佛法清净。”

“轨范语清净”就是说法师的三业很清净,所谈出来的佛法能够启发人家对大乘佛法入道之门的引导,就是引导我们趣向大乘道,趣向菩萨道,最后成佛。就是引导我们圆满佛果为目的。

我们学的人要清净,为什么说学的人要清净呢?因为我们学的人如果不清净的话,接受不了,也听不进去、听不懂。就比如说,我们坐在佛堂里,你的心一直在躁动,坐卧不安,一直在想自己的什么事情还没做完,一直在想我们在共修的时候能不能修出什么名堂,修行会不会有什么结果,等等。诸如此类,都是一种怀疑,都是一种散乱。也就是,我们内心已经是烦恼在躁动,不是一个清净的心。

《广论》里所谈到的第二种佛法传承方面的清净,是“正法造者殊胜、正法殊胜、如何讲闻彼法轨理”,据说这是阿底峡尊者的说法。造论者的殊胜、正法的殊胜、讲闻彼法轨理——怎么听跟怎么讲的道理,也就是我们常常所听到的听闻轨理、讲说轨理、共作轨理。也就是,听的时候,我们要遵守听闻的轨理;讲的时候,有讲的轨理、规矩。这个必须要相应,讲跟闻要相应。

讲跟闻相应,就是我们佛经当中第一句话:“如是我闻”。如果不相应的话,我们很容易以自己内心当中所理解到的佛法的常识概念,拿出来衡量和评判法师们所讲的佛法,也就是你拿一个标准出来去衡量另外一个标准,那么这本身就不符合我们听闻的这种规矩。也就是,我们在闻法的时候,应该要保持一个什么心态,是很重要的。不然的话,我们内心当中的那些佛法名相、概念常常都会涌现,因为这些名相、概念,自己经常在熏习、不断串习,所以心里就有很多名言种子,这些名言种子,不知不觉遇到因缘就会起现行。

所以《广论》一开始就非常强调,佛法不是一般人能够悟得出来的,不是一般人能够讲得清楚的,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听得明白的。要真正去修心,也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有那样的一个清净的境界,才有办法理解佛法。如果内心是浑浊的、污浊的,内心不清净,肯定就理解不了,就犹如镜子上面有灰尘一样,任何事物出现都看不明白。

比如我们在这里念经,一个字一个字往下念、往下读。如果我们心非常专注的话,眼睛看到经文,心里专注经的文字,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再念。这样的话,我们的散乱心、狂乱心、分别心,逐步逐步就会淡化了,止息了,妄想也就少了,甚至没有了。这样,我们的念力就会不断得到增强,我们的心就能够持续安住在经文上。这就是经文对我们的作用,佛菩萨、祖师大德们对我们加持的一种力量。换一个角度说,如果自己仅仅在赶时间、赶速度,为了要完成任务,情况又不同了。赶时间,一卷本来一个小时,你想快点念完,五十分钟、四十五分钟把它念完,早晨念两卷,念完了可以去休息;念快一点可以省一点时间。那这样的作意就是不对头的,就不是一种修心了,就不是一种修行了。

我们修心也好、修行也好,恰恰都是为了要对治我们的心。因为我们的心不能安住,所以想办法让你安住下来;因为你的心不能持续,所以要让你持续安住;因为你的心一直在躁动,所以要让你静下来,用强制的办法让你静下来。才会有种种的(方法),参禅也好、念佛也好、拜忏也好、打坐也好、持咒也好、诵经也好等等。也就是我们的心本来都是散乱习惯了,也就是它有在散乱,自己认为、感觉比较习惯了,要让你专注、让你寂静,就会觉得不习惯。但是我们修行恰恰就是要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习惯。

修行是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习惯,听起来好像很简单,实际上不是很简单的事情。我们在寺院里边,吃饭、穿衣、走路、说话、睡觉……跟社会上不学佛法的人,都是不一样的。不学佛法的人肯定不知道出家人吃饭怎么吃,穿衣怎么穿,你拿一个袈裟给他搭,他肯定就不知道怎么办,他肯定搭不起来、穿不起来。拿钵盂怎么拿,他也拿不起来。也就是我们在寺院当中行住坐卧的一切,这种规律,这种生活内容,已经跟社会上一般不学佛的人有很大的不同了,当然这些仅仅是形式方面。要把形式方面的改变过来,也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多生多劫多世,在生死当中轮回习惯了,要还原成同佛法比较相应的一种行为习惯、行为规范,如果我们没有特地去注意,或者说我们没有一个好的环境,大家一起来用功、修道的话,是非常困难的。也就是修道的环境对我们自己用功的一种帮助。

我们在寺院当中集资粮、发心、修行,一年来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等等,会有很多很多的境界。那么,我们遇到很多很多的境界之后,自己是如何起心、如何动念,是很关键的。如何在“心意未生之时,事物始生之处”做功夫、用心,就是很重要的。心意未生之时,就是我们念头还没有起来的时候;事物始生之处,就是这个事情还没有发生,将要发生的时候,我们能不能观察到。比如我们看到那个地方有火苗,那我们赶紧要把它灭掉,要不然它就起火了;这颗种子要发芽了,那我们就要保护它,给它很多条件,最后它就能够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但是我们不容易看到这些。

万物始生之处,一切法都是生住异灭的,心也是一样的,生住异灭、成住坏空、生老病死。从身体方面有生老病死,从心理有生住异灭,从事物有成住坏空,世界有成住坏空。它是怎么生的?它是怎么成的?就是事物的生相是什么,我们心的生相是什么,住相是什么,灭相是什么?涅槃是不生不灭,生死是有生灭。这种生灭相时时刻刻都是存在的,我们起心动念就是我们的生灭相,我们的心如果如如不动,就是涅槃的不生不灭相。我们如何来感受到内心的生灭和不生灭呢?反过来说,我们生灭也不知道,不生不灭也不知道。因为不知道我们内心的生灭相,所以也就体会不出不生不灭相的境界。那我们如何能够了知自己的心是怎么生起来,怎么灭下来的?就要去修心。如果没有修心的话,我们都是粗心大意,怎么能够感受得到呢?

我们常常说“无常”,生灭法都是无常。那我们怎么在生灭法中体会无常?怎么样用无常来观待世间的生灭法?

过去有一个人,他家里有一个非常珍贵的古董,不小心被他的朋友弄坏了,摔到地上打破了。这个朋友吓得不得了,他说,这下子麻烦了,赔不起,价值连城啊,他不知怎么办好。那个物主却在那里如如不动,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对方就觉得很奇怪,我把你这么重要的东西弄破了,你坐在那里如如不动,还挺高兴的,通常人会伤心死了,你一点没事。他就问他:“我把你这么重要的东西搞坏了,你坐在那里怎么一点事没有?”他说:“我是学佛法的人,我在修无常观。这个东西本来就会坏掉,只是说会坏到谁的手,只是说你运气不好,坏到你的手上去。所以,苦恼也没用,没有不坏的东西。”这个人就知道用无常来观待事物,那就是一种功夫、一种境界。也就是,遇到很大的逆境、挫折的时候,我们真正能不能用佛法来观察。

但是我们常常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不顺心的事情,同我们习气不符合的时候,我们不容易观察到这就是无常。更多的情况下,我们会在这些无常的境界上进行非理作意。这种非理作意,本身就是我们学佛法很大的一个障碍。学佛法,我们所要培养的,就是对事物的一种如理作意的能力和方法。我们能够如理作意,那不管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遇到什么、接触到什么,顺境也好,逆境也好,我们内心里都会有佛法的力量。

刚才谈到,我们如何来起心动念,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三心。“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佛陀出现世间,他本人已经福德智慧圆满,其目的是要来觉悟有情、广度众生。菩萨初发心,他还没有圆满福德智慧,就是在发心的过程当中不断来累积福德、智慧的资粮。阿罗汉只修慧不修福,菩萨福慧双修,福也修、慧也修,不是偏慧的,两种并重,两足尊。

佛陀在世的时候,比丘都要去托钵。那托钵的时候,每一个人福报不一样,所以所得到的供养也不同,跟福报也有关系。当然我们现在寺庙里出家人不用去托钵了,我们寺庙里有斋堂、大寮等等,来提供我们修行上面所需要的物资,后勤的一些条件。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出家人没有这份福报,那么情况又不同了。比如世间上面的一个人,不学佛的人,你同家里没有来往、没有关系了,也就是你不给家里面找麻烦,但是你也不去帮助你的家里。但是你在外面的话,你要怎么生活呢?你要不要去工作?肯定要去工作,你不去工作就活不下去。你要住哪里,要吃什么东西,要穿衣服、也要坐车,那这就是一种福报的问题了。你必须要去工作,不然你生活没有来源,你就会饿死。要么你去讨饭,讨饭也是一种工作;要么你要去求人,求人也是一种工作;要么你要让社会上面的一些慈善团体对你进行救助。

但是我们到庙里来,情况就跟在社会上不一样了。为什么很多人会到庙里面来供养、顶礼呢?我们常说有信心。一个方面,施主自己修福报;一方面,也是三宝的福报。当然,一方面,我们自己也有一定的福报。因为你住在一个庙当中,大家变成一家人一样,一家人只要有一个人很有福报,别人都不会发愁。我们这么多人,不知道哪个有福报,出一个,其他都不用干了。也就是说,我们在佛门当中,常常所消受的许许多多的福报,都是三宝给予我们的。但是我们要体会得到,可不是容易的事情。我们总觉得这里本来就应该有一个庙,出家人本来就应该要好好修行。就是,对许许多多事物的认识和看法,总以为说本来就应该如此,原来就应该如此。

我们作为寺院当中的一员,如何来认识、发心,来认识福德、智慧资粮的重要性,就尤其重要了。不然的话,我们自己的发心、所作所为,同佛法的这些基本概念不能结合,甚至会背道而驰。所以在寺院里,自己要常常去感受三宝对我们的功德。

那我们自己在三宝地如何来成就福德、智慧的功德?怎么样让我们的资粮累积得越来越多?资粮累积得越来越多,就表明我们内心越来越充实,内心越来越有力量。我们常常讲“慈悲”,慈能予乐、悲能拔苦,予乐、拔苦。拔谁的苦呢?给予什么人快乐呢?众生。拔众生的痛苦,给众生快乐。

那么,对众生的痛苦和快乐,我们怎么会有这份慈悲心?怎么样来培养这份慈悲心?怎么样来认识慈悲心生起的心相?刚才谈到,心意未生之时,未生之时,那它出现的时候,我们这种心是怎么起来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所谓“缘”,就是条件,无缘大慈,就是没有条件的大慈。所谓没有条件的大慈,就是任运的。同体大悲,自他不二、一体。那这样子的境界就是非常不简单的。既要任运,又能够感受到众生的苦乐就是我们的苦乐。但是,我们去帮助别人的时候,何时能够谈得到无缘大慈呢?都是有分别心的,也就是都是有条件的。有条件、有分别心就不是真正的慈悲心,就不是真正一种任运了,不是真正的一种悲天悯人的菩萨胸怀。

当然,我们一下子要做到,谈何容易。可是我们可以去体会这是一种什么心情,是一种什么境界。我们常常说“可望不可及”,但至少我们也可以看一看、体会一下、感受一下,甚至我们也可以推测慈悲心究竟是什么。不然的话,我们很容易把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的善行就当成慈悲心。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的善行,更多情况下是属于世间的善法。这些世间善法比较具体的,你冷了,给一件衣服穿;你肚子饿了,给你两个馒头吃;你需要什么,给你帮助一下;你情绪不好,给你安慰安慰,顶多如此而已。当然,这种助人为乐的行为也是值得赞叹的,究竟同慈悲心的本意还是相距甚远。

我们学佛,发菩提心、发慈悲心,这些本身都是需要去学习的。如果我们有了慈悲心,自然而然我们同许许多多的人都能够相安无事,都能够互相包容,很容易去感受到别人的心情,别人内心的境界、内心的状况,这样慢慢才有办法趣入大乘道。

当然,趣入大乘道,有共、不共两种道。那么共呢,就是二乘当中所谈到的诸道。那这些道,要除去什么呢?少分希求独自寂静乐。希求独自寂静乐,就是有一部分二乘的人,他所希求的是独自、单独寂静的快乐,寂静乐,这个要把它除掉,才有办法趣入大乘道。除此以外,大乘人也应修持二乘藏中所说的诸法、诸道,方广藏中所有的法,我们都应该要学跟修。

为什么“希求独自寂静乐”不可取呢?其原因就是容易偏到二乘道当中去。那么,我们在二乘道当中越走越远,就不容易转到大乘道当中去。也就是,我们的心逐步逐步不容易去感受别人的心,去感受众人的心,去感受别人需要什么、众人需要什么、大众需要什么,更不容易有“我应该去为别人、为众人、为大众、为群众做些什么事”(的发心)。所以,“独自寂静乐”时间长了,如果修得好的话,也可能证到罗汉果;修不好的话,那都很难讲我们会修到什么地方去,就会成为很麻烦的一个事情。就是,我们的心慢慢慢慢同现实生活当中的境界远离了、隔绝了,这样的话,就不是在学佛法,就不是在发菩提心。

所以,对三乘佛法的因相的把握是很重要的,因相、果相、生相、灭相。你的因相是什么?你的果相什么?成佛的目的是度众生,度众生的目的是为了成佛,这就是佛法同世间法,佛教同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

一年到头,我们也做了很多事情,大家也很用功、精进,也能够吃苦,吃苦耐劳。这样也就是,慢慢资粮得到累积了。资粮得到累积之后,逐步逐步,对佛法当中的一些观念,我们会有一点点的体会。如果我们没有用功,没有用心,没有真正求法、求道的心,就不容易感受得出来。

我们能够有感受,我们能够相应,就说明此时此刻我们有一定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刚才我所谈到的讲说跟听闻相应的一种境界。讲说跟听闻相应,是很不容易的,并且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听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很快觉察到、感受到说法的法师所讲出来的这些话的内涵、意义,我们的心就有办法领纳;讲佛法的法师,只有对闻法的人根机、状况了解,才有办法讲佛法,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所有的佛法,都是为了要对治我们的散乱心、分别心。《楞严经》里谈到说“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我们所有的这些妄念止息了,清净心就显示出来,菩提心就显示出来。就如我们早上念经的时候,念到最后,大家越来越齐心,大家的心力就越来越强,内心的力量也越来越大,并且越来越专注。就是,很容易感受得到大家读诵经文的时候内心的力量。如果我们内心是一种散乱的、不平静的、躁动的(状态),去念经的时候,我们所发出来的声音又不一样了,我们坐在这里的威仪又不一样了,我们整个身心的外相又不一样了。

所以我们在佛堂当中用功、修行、修心,就是慢慢慢慢来认清自己的心,认清自己在起什么心、动什么念,什么因、什么果,起什么心就种了什么因。什么因——善因还是恶因,世间的因还是出世间的因,今后的果是什么?这些因跟果在佛法当中应该是属于哪一道、哪一类?这些只有在内心非常清明的时候才能够有所觉察。

(义工根据录音整理,略有删改)

(xinsushi.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