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修、各位同学:
今天我们要来谈一下佛法。
大家在念诵《华严经》。《华严经》在佛教里面名为经中之王:“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华严经》有三种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三种。就八十华严来讲,一共有七处九会,三十九品八十卷,所谓“七处九会、三十九品八十卷、四万五千个偈”。“七处”是哪七处呢?人间有三处,天上有四处。“人间三处”:菩提场、祇树给孤独园、普光明殿;“天上四处”: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他化自在天。在菩提场一共讲了六品,在祇树给孤独园讲了一品,在普光明殿讲了十八品,忉利天讲了六品,夜摩天讲四品,兜率天讲三品,他化自在天讲一品,一共是三十九品。就是释迦牟尼佛讲《华严经》的时候,他是在七个地方讲的,就是刚才谈到的那七个地方。然后,谈了九会。我们今天来学习这部《华严经》,非常殊胜。
寺庙里面早晨晚上,我们敲钟、敲云板的时候,都要念:“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会上佛菩萨”,念一个字敲一声,念一个字敲一声……由此可见它的殊胜。为什么我们敲钟、敲云板的时候,都要念“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会上佛菩萨”呢?
菩萨、佛的境界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对众生来讲,无缘、同体;对佛菩萨来讲,大慈、大悲。那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众生与众生之间,有些有缘,有些没有缘;有些缘份比较深,有些缘份比较浅;有些缘份比较近,有些缘份比较远,就是说人,有种种的差别,有远近、有亲疏、有内外、有上下、有高低、有智愚、有贫富,有种种的差别。那么,“同体”什么意思呢?对众生来讲,关系比较紧密的、比较近的,感受就比较深,感受到好像我们大家是一起的;反过来,我们这些感受以外的那些人、那些事,就不是一体的,是异体。
在《华严经》里就是要说明这样一些问题:众生有种种的差别相,现象界种种诸法的不同;对佛菩萨来讲不一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也就是说,佛大慈大悲心,“大慈”就是佛;“大悲”,菩萨、佛。大慈大悲就是佛菩萨的境界,佛菩萨的别名。所有的众生都是在佛菩萨,智慧、福德、光明摄受下,所有的六道众生,所有的三乘——声闻、缘觉、菩萨,都是在佛光普照下。
佛就犹如太阳一样,他是不分的,太阳出来能够普照万物,所有的草木、所有的人与非人,一切都是在阳光的普照之下。但是这些草木、这些人,他不一样,他有种种的差别。这样子的话也就是,他对阳光的感受也不一样。太阳出来时候,有些地方、有些人,他很容易就能够沐浴在佛的太阳的阳光之下,就是佛一说法,我们很容易就能够领会、很容易就能够接受。有些有情、有些地方,就需要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等到中午,甚至等到下午,等到晚上,它才能够接收到阳光。那么为什么会有早有晚呢?就是因为你被遮掩了,被其它的东西遮盖了,所以接收不到阳光。太阳在运行的这种过程当中,慢慢慢慢,角度发生了变化,然后我们就能够接收到阳光,就是因缘具足了,还是能够接收得到。
那这个比喻什么呢?我们人来接受佛法,我们人与人的关系,我们人同佛菩萨的关系,都要从“大慈大悲”这样的一个境界中去学习。就是说,我们慢慢慢慢去培养、去增长慈悲心,才能够逐步逐步缩短人与人之间内心的距离。
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位置上都能够得到成长,都能够有成就感。世间上面的人,各行各业的人,他在本行业方面都会有进步,都会很努力,都会有所作为,用佛教的话来讲,“成所作智”,他也有成就;每一个人都是很重要的,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平等性智”;我们要用智慧去观察自己何作何为,要用智慧去观察众生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用智慧去观察我们如何调整,“妙观察智”。通过妙观察智认清一切有情的平等性,认清一切有情如何在各自的缘起点上如何去用功,如何去改进,如何去努力,如何去成长,逐步逐步就能够达到“大圆镜智”。
但是我们在“大圆镜智”的份上有区别、有差别、不圆满,所以需要去努力用功。“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法本来是没有差别的,怎么会“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应该讲有为法有差别,无为法怎么还有差别呢?就是说,我们普通人,我们凡人,证悟到无为法、真如法性,有深有浅,就是对佛法的体会、对佛法的觉悟有差别,而不是在有为法上面有差别,而不是在有为法上面去比较和执著。
在有为法方面去比较、去分别、去执著、去追求,就是凡夫轮回的现象界;在无为法上面去比较、去努力、去用功、去追求、去发愿,是圣者之道,这两个道是不一样的道,一个是凡人的道,一个是圣者的道。昨天我谈到两条路,就在这里去区分的。所以我们在平常的生活当中,都是在这些有形有相、有生灭的法当中去比较、去执著,是不对的,是错误的。我们要验证内心里边佛法的成就和功夫,是在无为法上面去努力。
现象界上面有为法的差别,是因为各自因缘的不同,所以显示出来他们的差别,而实际上是没有差别的。各自因缘不同,都是在佛菩萨慈悲智慧摄受下,我们能够得到身心的安顿,我们能够得到心灵的成长,我们能够得到生死的解脱。
因为同佛、菩萨、善知识、历朝历代祖师大德们的因缘的不同,所以我们的感应、我们的感受就不同。也就是说,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的发心、我们的业缘,是同什么佛,同什么菩萨,同什么善知识相应;而不是说,佛菩萨、善知识怎么样同我们相应。佛菩萨、善知识发广大心,他要饶益一切有情。在这个份上,在这个缘起点上,他是平等的——平等性智,对所有的众生,只要有缘都能够得度。有缘他才能够听得进去话,有缘他才能够接受佛法,有缘他才能够依照去实践。
所以,我们要发心,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我们要亲近善知识,我们对佛菩萨要恭敬、礼拜、供养、承事等等,就是来培养、成就这样一种善缘。我们内心,我们的身心,才会不造成对三宝、对善知识的远离,才会有这种因缘。佛菩萨是平等的,所以我们佛法学不进去,我们不能得到感应,我们不能得到摄受,是我们的问题,但是我们常常会把我们的问题是当成是佛菩萨对我们不慈悲,祖师大德们不管我们,那这是凡人思想的一个想法,是不对的。
在我们凡夫的世界,众生种种的差异相,种种的不同,是自然而然的,肯定是会有这些不一样的。但是我们要逐步逐步同佛菩萨的世界,同佛菩萨的经验去接轨、去衔接。佛菩萨看众生是一样的,我们众生看众生是不同的,这样种种的差别。佛菩萨在自己的经验世界里,佛佛道同,法也都是一样的。但是凡夫在佛法的修证过程当中所证悟到的境界有差别,就如我刚才谈到的“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十地菩萨都是不同的层次,只有到圆满佛果的时候才是大圆满,没有到成佛的境界,就是有区别。
我们学佛法,就是要在无为法上、无漏法上去努力,作为自己的一个标准,作为自己的一个方向和目标。这样,自然而然,我们就不会在眼前的这些境界上面去计较、去分别。如果不在眼前的境界上面去分别和计较的话,每一个境界都是平等的。既然是平等的,就非常容易做到平稳,非常容易做到平衡,我们的生命同别人的生命,有情同无情,就非常容易做到和谐,就能够清净庄严,我们的人生也会越来越有意义,越来越丰富。
无论是有情世间也好,无论是器世间也好,无论是正觉世间也好,都是如此。“器世间”就是物质世界,“有情世间”就是我们的生命世界,“正觉世间”就是佛菩萨圆满清净的世界。那么无论器世间也好,有情世间也好,正觉世间也好,都是一体多元的。所谓“一体多元”,什么意思呢?就在这样子一个世界当中,他们的体性是一致的,但是它表现出来的方式是不一样的。那为什么表现出来的形式会不一样呢?就是佛菩萨同凡夫众生生命的状态不一样,所以他对这些物质的看法,对这些众生的看法就不一样,认识也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境界也不一样。那我们如何来认识器世间、有情世间是一体多元的?就是要认识到,要了解到《华严经》的这样一个境界,诸法差异相的不同和多元。我们认识到这一点以后,自然而然,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心态,有一个非常平稳的心情,有一个很好的发心去对待不同的人跟事,我们就不会在这些有情烦恼的世间当中纠缠在一起。
有情有烦恼,造种种业,有痛苦,在轮回之道。我们学佛法,是佛教徒,就要对这些现象、这些世界认识清楚,然后逐步逐步朝好的方面去努力,向圣者之道去靠近。
通常,我们年轻的时候,岁数小的时候,也不晓得如何用功,也不知道怎么修行。岁数大、年纪大了,老了,就比较后悔了,后悔过去没有很好地修行,没有很好地用功,总是希望年轻人好好用功,好好修行。但是年轻人又不能好好地用功,然后慢慢也老了……总是一代希望下一代,下一代再希望下一代。
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很好去用功,很好去修行?这里边就有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有情的世间是靠六根六识六境来生活,眼耳鼻舌身意,眼睛看的、耳朵听的、鼻子闻的、身体感触、舌头上,我们吃的东西,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对六境产生六识,我们所有有情的世间经验都是这样一个范围当中。那你说,我们的眼睛难道看错吗?我们的耳朵难道听错吗?这就要了解,看错、听错,看对、听对,是一个什么定义,是佛法的定义和标准,还是世间的定义和标准。
比如我们来到这个讲堂,我们前面供了两个花瓶,我们前面有个木鱼,我们前面有个磬。固然你眼睛是看对了,你看到磬,你看到木鱼,你看到花瓶,你看到蜡烛台,但实际上,这个讲堂里不仅仅只有这几样东西,还有佛像,还有供桌,还有这么多人,还有房子,还有佛经,拜垫等等,很多很多东西。也就是说,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东西,只是我们自己想要看的东西,我们自己有兴趣看的东西;耳朵听到的东西,都是我们自己想听的东西。我们看到的,我们听到的,我们接触到的,都非常局限、非常少、非常片面。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大多数的、绝大部分的整体我们没有看到,我们没有听到,我们没有感受到,我们所感受到的、所接触到的,都是里边的支分,都是里边的细节。
这样,我们的六根往往就会被外在的六境所蒙蔽,也就是我们在有情的现象世界当中,仅仅是那样的一点点。那我们所积累的知识、文化、经验更少了,更是微不足道。那么也就是我们的六根被六尘障碍住了。所谓被六尘障碍住,就是我们听到一句话,我们看到一个境界,我们的心就停留在这个境界上,别的东西就听不进去,别的东西就不会去缘,不能再去缘更广大、更宽阔的境界,所以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慈悲,就被堵掉了,被障碍住了,不能觉察到佛菩萨的存在,不能觉察到佛菩萨饶益有情就要消除种种的差别相。
佛菩萨为什么有那样的一种功德——他的智慧能够跟所有众生的心去相应?就是因为佛菩萨有这种愿力,有这种愿心。他在因地修行的时候,发菩提心,饶益有情,所以他慢慢慢慢成就了,圆满了,他就有那种功夫。那我们学大乘道,我们要成佛,就需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去培养这种能力,开阔我们的心胸,突破我们根被境所蒙蔽的这样一个问题,让我们的心同佛法去相应,同圣道去相应。那我们的内心就是非常光明剔透、非常清净、非常圆融的,我们所看到、听到的所有一切都是无有限量的,都是无有间隔的,没有障碍的,这样的一个境界是非常好的一个境界,非常圆满的一个境界。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我们每个人所缘到的境界都是沧海一粟。因为沧海一粟,所以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很差劲很差劲,自己很成问题,自己修行用功走不上路。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里都有自性功德,内心里都有很多善法,都有佛性,需要去启发。我们内心里的自性光明启发出来,自性智慧流露出来,就会感受到自在,感受到快乐,感受到法喜,感受到所有的境界都是圆融的,所有的境界都是圆满、清净的。这就是佛菩萨的境界,就是华严的一种世界、境界。
长期以来,我们人类总是想要去超越,超越物质世界、超越他人、超越经验的范围,等等。去追求知识,去拥有财富,让我们自己的文化提高,获得真理,等等。
无论是在封建专制社会,还是现在所谓的自由社会,只要有社会,它都会有种种的行为规范。就是社会上面大家约定俗成的行为标准,比如一些风俗习惯,比如一些法律上面所规定的行为规范、道德规范,等等。我们只要是一个社会上面的人,不知不觉就要去遵守社会上这些行为规范,我们遵守了社会上的行为规范以后,才能够适应这个社会。但是我们适应了社会的进步,适应了社会上的生活规范和标准,并不等于说我们善恶是非就分明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你上街,走在路上。你知道交通规则:去的时候往哪个方向走,回来的时候往哪个方向走,左边还是右边,汽车走什么道,自行车走什么道,人走什么路,红灯绿灯的时候怎么走……你会非常清楚怎么走。这样只是说你会走路而已,你走在路上不会发生车祸而已,不会撞到车,不会发生交通事故。那么,你走在这个路上,你心里想什么,你走在这个路上在做什么事情,你是利人还是去害人,或者去骗人,这都是很难讲的。路上有很多(人在做不好的事),比如骗人的、小偷、罪犯,诸如此类,他也遵守交通规则,有些法他也遵守,不等于说他犯了这个法,别的法他也在犯,不一定。
那佛法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它既要遵守世间上面的法律、伦理、规范,同时对内心里这些善恶是非的标准、圣者之道,又非常清楚、非常明了,这是不一样的。就是对现象界的一切能够做得很好,同时我们内心里面又有很强的力量来提升自己,来对外界的一切进行超越,进行更大意义的一种实现。
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去认识这个世间,认识这个社会环境,认识这个自然环境,超越社会、自然环境对我们种种的影响,对我们种种的制约,那么我们就会成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一个产物。就是说,没有学佛法,你就不能去超越。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属于依报,依报是共业所感,正报是别业所感——每个人不同的业感得自己的果报身,但整个社会是大家的共业所感。你要在这种共业的环境当中能够做得更好,能够活得更有意义,那就要修行,要自我超越。我们自我超越,内心烦恼得到转化,智慧增长了,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就不一样了。
如果不是这样改变的话,不是这样净化的话,那我们的观念、我们的思想就同一般社会上面不学佛的人的思想观念是一样的,认识是一样的,态度也是一样,谈何解脱呢?谈何超越呢?谈何证悟呢?悟,就是在这些境界上去悟,而不是说真正去远离这些境界。
如果我们远离那些境界的话,那么就会发生什么问题呢?会发生很大的问题。比如过去有很多隐士,他为什么要去当隐士呢?对社会有看法、对别人有看法, 他不愿意跟社会上面的人为伍,觉得自己要找一个地方躲起来。又有些人去当流浪汉,过一天算一天,这里住一下,那里住一下,居无定处、四处流浪,这也是对社会不满的一个表现;又有些人,他把这些人集合在一起,过着一种世外桃源的生活。这个也是不对的,从佛法的观点来看也是不对的。
我们寺庙同世俗社会虽然有一定的距离,但跟世外桃源不一样。我们要修行,要转化烦恼,要利乐有情,要帮助社会上面的人来解决心灵上的痛苦,来化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不和谐,来帮助现实社会上的人所存在的种种现实问题。菩萨六度,六度里就有布施度,布施度里就有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他有困难,生活上面有困难,我们资助;法施,给你讲佛法,解决心灵上面的问题,内心上面的问题;无畏施,用现在的话来讲,对那些残疾人,那些局部器官坏掉的人器官捐赠,其实就是一种无畏施。这些都是在佛法里头能够体现、能够说明的。
我刚才讲这么多的意思在哪里呢?就是要告诉我们,凡夫道、圣者道,它们的区别在哪里;我们注重的是哪一些方面的区别,是凡夫道的区别,还是圣者道的区别。在凡夫道所有种种的差别,是不值得去计较的,只是缘起的不同出现而已;在圣者道的区别,佛菩萨、别人,他们功夫比较好、比较深,那我们就要很认真向他去学习,我们不如;如果我们学得比较好,我们功夫比较深,我们境界比较高,就有责任、有义务,更要发心去帮助别人,这样的话,我们的心态就能够得到很好的一个调整。
但是调整是不容易的,是很难很难的事情。这样的话,就需要我们长期去熏习,不断去熏习,不断同圣贤为伍,让我们内心当中所缘的都是三宝,都是佛法,都是清净光明的境界,这是很重要的。比如我们念经也好,我们研讨也好,我们拜佛也好,我们做功课也好,都是在培养戒定慧的功德,都是逐步逐步走向菩提道,与圣贤为伍,这是非常好的。
在《法华经》里边有“三兽渡河”这样一个比喻。大象、马、兔子,这三种(动物)来比喻三乘人修行的深浅次第。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讲了很多很多的佛法,众生的根机不同、因缘不同、福报不同,所以释迦牟尼佛从一佛乘分别说成三乘法:声闻乘法、缘觉乘法、菩萨法,但是它体性都是一味的,都是佛法,只是因为三乘不同众生的根机,所以释迦牟尼佛就举喻。兔子过河的时候,它就比较浅;马就深一点;大象就更深,这个就是兔子、马跟大象,本身自己的身体就不一样,大象很高大,兔子很小,马则其次。
大象过河,就比喻菩萨修六度万行、利益众生的时候,见思烦恼都断了,习气也断了。大象比喻成菩萨的智慧,河流中的水就比喻成空,它能够脚踏实地从这个河的一头走过去,就比喻成能够见到诸法的真实相。所谓见到诸法的真实相,就是说他既能够见到空相,也能够见到有相,空与不空是平等的,空与有是平等的。在圣者来讲是空,在凡夫界是有;空跟有的平等。他不落两边,“智不住生死,悲不住涅槃”,生死涅槃平等、智跟悲平等、有跟空平等。智跟悲平等,他有大悲心,所以在生死界当中众生有苦难,他就要去救度,悲不住涅槃;智不住生死,他的智慧观察到生死轮回是苦道,所以他要解脱、要超越。
马比喻成缘觉智人修十二因缘,他虽然能够证到空的道理,但是他还不能彻法抵源,还不能见到诸法的真实相,跟菩萨比起来还有距离。兔子比喻成声闻乘人修四谛法,那他的功夫就再浅一些了。
三兽渡河的目的都是为了要渡河,为了从此岸到达彼岸。但是在渡河的过程当中,它们各自的感受、各自的根机、各自的情况别别不同。
那我们凡人、我们在座的大家,在修行、在用功时,还做不到兔子的功夫,更不要说大象和马了。我们传统文化中讲“龙马精神”,佛教讲“法门龙象”,比喻成龙跟象,大象和龙都是好的,大乘。也就是说,我们要能够(做)到兔子(的功夫),就是到四谛法,就很不简单了,就能够(修)苦集灭道。
为什么我们不容易入道,会一直在凡夫现象界、迷惑的世界当中轮回,不能自拔呢?这是有原因的。在佛法里面告诉我们,要去超越。超越的前提就是要出离,出离心。出离心,一个方面要消除对现世的贪着;第二个方面要消除对后世的贪着,两个都要消除。现世的种种的利乐、利益、快乐、幸福……对这些的追求、贪着要舍离,就是不要以这些作为我们追逐的目标;反过来说,我们如果对现世当中种种的名誉、地位、财富——世间的成就很认真计较的话,我们怎么能够有出离心呢?这个是世间成就了。我们的出离心就是超越世间成就的这样一个心理,希望我们今生能够慢慢慢慢跟佛法去相应,跟圣者道去相应,而不是说我今生的成就是比别人的衣食住行样样要好。如果我们的目标仅仅界定于此,那自然而然跟佛法是不相应的。
任何一个人想要培养出离心,想要入道,都必须去淡化这些现世安乐,去超越现世安乐,去出离现世的安乐跟利乐。不然的话就是,我们一方面又想佛法学得很好,一方面又想在社会上面很有成就,这个是很难做到的,这个只有菩萨、大菩萨才能够做到。没有入道的人是绝对不可能做得到的。能够做到两全其美是很难很难的。
那么,我们要如何来消除对现世种种成就的贪着、利乐的追逐?这也需要功夫了,也需要方法,也要根据佛法去实践,我们才能够出离,才能够超越。如果不是根据佛法来修正、对治,出离心就生不起来。不是说我们想出离就能够出离,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说不计较就能够不计较,说不分别就能不分别,不是这么一回事。
我们要去培养和成就这种出离心,首先要认识到暇满的难得、生命的无常,这是很重要的。我们没有体会到暇满难得,我们没有体会到人命无常,怎么会有出离心呢?也就是说,暇满难得和人命无常,或者说念死无常,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对治对现世利乐贪着,就是要告诉我们要舍弃现世。我们现在不能修法,在佛法方面不能相应,就是对现世的执著。对现世的执著就不是佛法,也就是我们内心里面没有真正的佛法。虽然我们没有说自己怎么样怎么样,但是内心里面没有佛法,实际上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佛弟子、佛教徒。佛法跟非佛法的区别,就在于我们对现世的这些境界是贪着还是出离。
所以,舍弃现世的佛法同我们要去经营人世间的种种事业、种种成就,是不一样的。这意思怎么讲呢?很多人说,我们要做很多事业,把世间法做得很好、很有成就,非常通达;同时我们佛法又能够学得很好。这是不容易的,因为这两个刚好是对立的。
本身我们长期以来都是在生死当中轮回,都是在这些境界中生活,我们佛法还是很弱很弱的,甚至是没有的。我们认识到一个观念,不等于我们就有这个观念的一种佛法。比如说电脑、照相机、汽车……我知道这个汽车叫什么牌子,我知道这个电脑是什么牌子、照相机是什么牌子,未必会使用电脑、会开车、会照相;你会开车,不一定会制造汽车;你会(使用电脑),不一定会制造电脑,对不对?这也就是说,我们在佛法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受用,也就是你去用法的时候内心得到改变,那只是暂时的。更不是说我懂了一些佛法的名词,懂得了佛法的一些名相,那么我就有佛法了。就犹如说我知道照相机有哪些品牌,汽车有哪些品牌,电脑有哪些品牌,它的历史演变也很清楚, 它的市场状况也很了解,你没有钱的话,你一样还是不会有车,不会有电脑,不会有相机,跟你没有(这些)是一模一样的。这个就是说,我们了解了很多佛经,懂了很多佛法,没有去实修,没有去实证,跟没有是一样的道理。只是你有这些常识而已,知道佛法是怎么回事,但实际上你没有那种功夫,没有那个水平,没有那个力量,就等于没有(佛法)。
这个世间上面的成就,为什么我们会那么执著?因为人活在世间,就会被世间上面的这套名言,被世间上面的这套假象所迷惑——名跟相。
所谓相,就是有形状,我们看得到、摸得着、能够感觉得到的东西,“体相用”的相。
还有一个就是名——名称。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名,你叫什么名,张三、李四、王二……桌子、椅子、板凳、拜垫、蒲团、花、草、鸟,等等,任何一个法都有它的名。然后,在这些法的比较中,又有很多名相的安立。比如好看不好看,好听不好听;很好、很坏、很脏、很臭……等等,这些都是世间上面的一些名。
但是这些名安立在你的名份上,有时候你就很高兴,有时候你就会很苦恼。怎么讲呢?如果说人家说“你这个人很好”,你听了就很高兴;如果人家说“你这个人很坏”,你听了即刻很不高兴。为什么它会这么厉害?就是众生对这个名言很执取。就执取说,你这么说我,我就会高兴;你那么说我,我就不会高兴。你自己内心里面有这种状态。反过来说,对一个听不懂你话的人,比如对一个老外来讲,他听不懂普通话,你说这个老外多坏多坏,怎么样怎么样,他听了的话也会很高兴,因为他不知道你在讲些什么东西;你讲他怎么好怎么好,他也不会高兴,因为他也搞不清楚你在讲些什么。你高兴得起来,或者说你会苦恼,是因为你自己内心这么去想,想对方说我好,对方说我坏,对方说我什么,就是被这个名束缚住。
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也是一样的,你说我要去找一把很好的笔,我要去买一件很好的衣服,我要吃什么东西,就会去挑选。这个挑选就是一种贪心的表现,贪着的表现。就是说我需要什么东西,不需要什么东西;哪些东西是好的,哪些东西是不好的,都是在这样一些经验当中,在这样一些世界里去分别、去生活了。
我们学佛法的人也是一样的,学时间长的也会有这个方面的问题。比如我们大家在这里用功、修行,如果我们听一位法师对你说:“某某,你最近很发心,进步很大。”我们就很高兴;如果另外一个法师对你说:“你这个人这么差劲,越学越不行。”我们听了以后心里即刻就一落千丈,是不是?也就是,在佛门当中,我们修行用功的时候,一样也会受到这些名相的影响,名言的左右。为什么我们很容易受到这些名言的左右,名言的影响呢?就是我们还很在意这些东西,我们还是以这些作为我们生活的目标,以这些作为我们生活的追求。
我们出家人,出家后这个社会上的名不要了,换了一个法名;大家(居士)来到这里也是,皈依以后都有一个法名。法名,就要和佛法相应,我们的名都要和法相应起来。不要跟世俗的法相应,要跟佛法相应,然后慢慢慢慢,我们这个名相才能够破掉。
好,我们今天就讲这么多。
(本文为2007年2月18日学诚法师在北京龙泉寺春节法会上的开示,由义工根据录音整理,略有删改。)
(xinsu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