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宗教 > 正文

[皈依三宝]由自誓受而正皈依

评论:0 来源:龙泉之声 作者:学诚法师

我们现在翻开广论105页,第二段,一直到106页第一段,我们念一遍:

“由自誓受而皈依者。谓由誓受依佛为师,依般涅槃为正修法,皈依僧伽为修助伴,由如是门而正皈依,如毗奈耶广释中说。由不言于而归依。谓由了知内外大师及其教法,诸学法者,所有胜劣,唯于三宝执为皈处,不执与此相违师等,是所应皈。此二所有差别之中,师差别者。谓佛圆满无边功德,所余大师与此相违。殊胜赞云:‘我舍诸余师,我皈依世尊,此何故为尊,无过具功德。’又云:‘于余外道教,如如善思惟,如是如是我,心信于依怙。如是非遍智,宗过坏其心,心坏者不见,无过大师尊。’教差别者。谓佛圣教,由安稳道得安乐果,息生死流,净诸烦恼,终不欺罔乐解脱者,唯一善妙,清净罪恶,外道教法与此相违。如殊胜赞云:‘何故由尊教,安乐得安乐,故于说法狮,尊教此众生。’赞应赞亦云:‘谓应趣应遮,清净及杂染,此是雄尊语,与余言差别。此纯显真如,彼唯欺罔法,尊语与余言,除此须何殊。此专一妙善,彼唯障碍法,尊语与余言,除此有何别。由彼染极染,由此能清净,此即依怙语,与余言差别。’僧伽差别由此能知。”

好。昨天谈的是三宝功德的差别相,那么今天我们要谈的是自己皈依。

我们自己要发誓,自己要发愿来受皈依,所以我们念三皈依,“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己发誓要皈依,这就是很重要的。我们自己要求皈依,我们自己要受三皈,“由自誓受”,我们自己发誓,发誓以后就不能改变,也不要改变,也不会改变,然后来受三皈依。

“谓由誓受依佛为师”,那我们发什么誓,发什么愿呢?依佛为师,“依般涅槃为正修法”——依法为师,“皈依僧伽为修助伴”——依僧为师,这就是三宝了,“由如是门而正皈依。”佛、涅槃、僧伽,助伴,就是说,僧伽、出家众是我们修行、证到涅槃的助伴,就是帮助我们修行获得涅槃。我们自己本身也好,出家众也好,都是根据法来修行的,这个法是佛说的,法才能够让我们到达涅槃,证得涅槃,所以出家众在家众法都是一样的,戒律不同,他修的法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证得涅槃。那么修的法,每个人修到什么程度,修到什么层次,那就不同了。那有时候就很难说到底是哪一个人修得高,哪个人修得低,有时候就不好说。但是必须要有僧伽作为我们的助伴,这是非常重要的。“由如是门而正皈依”,从这方面来正受皈依。“如毗奈耶广释中说”,在律藏里有更加详细的开演。

这一科主要让我们明白,受皈依是自己发愿要受的,如果说自己没有发愿,没有发誓,别人强迫的,那这个都不能算,都不是自己心甘情愿的,不是发自于内心的。或者说自己没有愿,没有发誓,没有发愿,别人念几句我们自己跟着顺口溜念几句,当然效果就不好了。我们为什么学佛法不能受用,跟这个皈依有没有真正发起心来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我们真正皈依发起了心,那么你对佛,对法,对僧这个恭敬心,信心就培养起来了,培养起来就不同了。比如说我们看到经卷,我们看到法师说法,我们听到佛法,内心的感受是不同的。如果我们皈依心没有真正生起来,没有持续下去,三宝对我们是很远的,乃至内心当中就没有三宝的形象,没有真正三宝的内涵,内心当中真正对三宝就没有希求,就是无求了,没有希求,所以他就没有恭敬心。

我们常常说要有希求心、恭敬心,那么什么叫做希求心,什么叫做恭敬心呢?三宝为什么名为“宝”呢?它珍贵、尊贵,所以才名为宝。就用世间的话或者世间的比喻来说,比如说金银财宝,你家里有金银财宝,你肯定把它收藏得很好,不敢随便乱丢。你乱丢的话,那肯定就被人家偷走。你心心念念都会挂碍,自己出门以后,自己家里好东西会不会被人家偷走。如果这个是很值钱的东西,被你打破了、弄丢了,那我们内心就会很难受,就会很难过。一件古玩弄破了,心里很难受。三宝,让我们有这样子一个比喻说,佛法僧对我们来讲是宝,对修行的人来说是宝,这最重要的,所以它名为宝。这种心要培养起来是非常难的。

为什么我们听法听不进去,昏沉、瞌睡,都是因为有业障,业障怎么产生呢?就是因为你对法不恭敬。不是说你过去世不恭敬,现在世也不恭敬,你现在如果有恭敬就有希求,有希求就不会昏沉,就看得进去。比如你看一本好书,你说:“这本书很好,我很想看。”你就会很认真看,对不对?你看一部电影,你知道演了一部电影大家都喜欢看,那么你就有希求心。我们读佛经,天天读,读久了,希求心就没有了,认为:“我读过了,到处都有。”希求心就没有了,没有就不恭敬,不恭敬在自己心里就造成障碍,障碍的时候,你就听不进去,你这法就起不来。

所以我们常常讲,对法宝、佛宝不恭敬会有业障,我们总觉得很远,不是那么远,不是很远,当下都能兑现。喜欢听法的人,他肯定对法宝就恭敬;对佛法有受用的人,他对法都是恭敬的。印光大师说:“佛法从恭敬中求。”你都不恭敬,说明这法就不尊贵,不尊贵肯定就不会去求,你不去求肯定就没有了,你有的话也会丢掉,这都是有关联的事情。

不是法本身需要我们去恭敬,我们恭敬心生起了,才能跟法相应,因为佛法是清净的,世间法是杂染的,不一样。我们只有生起恭敬心,生起信心,才能够跟清净的法相应。恭敬心、清净心起不来,那么就不相应。我们情绪、烦恼当道,没办法相应,相应不了,就是很简单。

但我们的心就是转不过来,难就难在这里,心转不过来。你说,我也有恭敬心,我也很想学,就是学不进去。那怎么办呢?你就要培养恭敬心。恭敬心培养不起来,你就要去净罪集资。净罪集资,做什么呢?你先到厨房里面去洗菜、洗碗,你先去洗厕所,你先去干活。你干半个月、一个月,罪障就消除,你就培福了,有福才能开智慧,没福报智慧开不了。没有福报,人就天天生病,天天都会有障碍,福跟慧不可偏废。

我们的恭敬心不是说要做给人家看的,是发自于内心的。不是有人我们就很恭敬,没有人就不恭敬,那是做样子,那个不行,我们要真正发自于内心的恭敬。这个就是“由自誓受而正皈依”,自己要皈依,非常重要。不是说,我本来不想皈依的,是因为叫某某人带我庙里边来,所以随便皈依,或者什么法师让我来皈依。这个都不符合,都不算,都不算真正受了皈依。

自己发誓,发愿皈依了以后,就不能皈依别的宗教,不能信仰别的宗教,所以说“由不言余而皈依者”,就是不可以再去皈依别的天魔外道等其它宗教。为什么不可以呢?“谓由了知内外大师”,内是佛,外是外道,佛跟外道的教主及其教法,“诸学法者”,就是出家人,“所有胜劣,唯于三宝执为皈处”,通过比较,我们知道,唯有三宝才是自己的皈依处。“不执与此相违师等,是所应皈”。不会以为不同于三宝的是我们皈依的对象。那这一段话意思就是,我们皈依三宝后不能再皈依别的宗教、信仰别的宗教。皈依三宝后再去信别的宗教,就说明我们的信仰不虔诚,立场不坚定,信仰的立场不坚定。这肯定不行,这肯定就学不好。

我遇到过一个社会上的有钱人,他家里死了一个人,他把法师、道士、牧师、阿訇全部请来,他认为这样最保险,总会有个神救他。后来我就问他:“那你到底要让你的祖先去什么地方?”他自己也搞不清楚。这是真的,不是乱说的,确有其事的。所以很多人都是内心有缺陷,内心不信任,内心没有谱,这是一种迷信。很多居士,很多信佛的人,只是问题没那么严重而已,但是我们也有这样相应的问题,相应的什么问题呢?比如说我们平时也有念阿弥陀佛,也有念药师佛,也有念观音菩萨,也有念释迦牟尼佛。我们到要死了,临终的时候,念阿弥陀佛;平时有难的时候,有些人念观音菩萨,有些人念药师佛,有些人念释迦牟尼佛。当然佛、法、僧、菩萨,跟外道不好比,但是就是说如果我们对这些佛真正有信心,那我们现世、后世都能得到庇佑。为什么有这么多佛菩萨,就是为了适应和满足不同根性的人。佛菩萨有各种愿的不同。

“此二所有差别之中,师差别者,谓佛圆满无边功德,所余大师与此相违。”与此相违不等于他一点功德都没有,只是他没有达到圆满的这样一种境界。“殊胜赞云:‘我舍诸余师,我皈依世尊,此何故为尊,无过具功德。’又云‘于余外道教,如如善思惟,如是如是我,心信于依怙。如是非遍智,宗过坏其心,心坏者不见,无过大师尊。’”这个指教主的差别。

下面是法的差别。“教差别者,谓佛圣教,由安稳道得安乐果,息生死流,净诸烦恼,终不欺罔乐解脱者。”就是说,如果我们好乐解脱的人,追求解脱的人,这个法不会骗我们。“唯一善妙,清净罪恶,外道教法与此相违。”其他宗教,有的宗教认为说你不信它,都是魔鬼,都要杀头,佛教里面没有这种说法,你不信佛要杀头。不信佛,我们认为是可怜悯者,我们要慈悲,这个不一样,这个教义有很大的不同。“如殊胜赞云‘何故由尊教,安乐得安乐,故于说法狮,尊教此众生。’赞应赞亦云‘谓应趣应遮,清净及杂染,此是雄尊语,与余言差别。此纯显真如,彼唯欺罔法,尊语与余言,除此须何殊。此专一妙善,彼唯障碍法,尊语与余言,除此有何别。由彼染极染,由此能清净,此即依怙语,与余言差别。’”

“僧伽差别由此能知”。僧伽是我们修行的助伴。

这一段里,就是告诉我们佛、法的殊胜,目的也就是让我们能够更加坚定信仰,坚定信心,知道佛法僧的殊胜处,我们受皈依都是因为自己要受的,自己发愿要受的。然后我们受了皈依以后,应该要怎么做,天天应该怎么坚持,乃至尽形寿,一直到我们生命的结束。在这个皈依当中,都有很好的说明。也有好多大德都说:“我一生当中都是修皈依。”我们早晚课都是念三皈依,无论是汉传的、藏传的、南传的,都非常注重皈依。所以不能把皈依当成一个很简单,好像很初学的、入门的。它是非常根本的一个法类。

透过我们这几天的学习,大家对三宝的恭敬心,对三宝的皈依心,对皈依的理论,对皈依的一些方法以及对皈依的一些下手处,慢慢、多多少少也会有所认识。我们法会完了以后,也可以回去借着这个录音带可以再好好学。

学,你不要贪多,一个要学懂、要学明白,然后要能够跟自己的行为配上套。然后要慢慢去实践,这个实践要一直去实践,实践到任运无间,这很重要。你不能任运,就会造作;你不能无间,就断断续续。断断续续,状态好了还可以,状态不好就完了。一个法类实践得有效果,再修别的法类就比较容易。

(本文为2009年10月7日学诚法师在北京龙泉寺对僧俗二众的开示,原《百法明门论(第十九讲)》下半部分。)

(xinsushi.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