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有哪些功德?身功德、语功德、意功德,业功德,意功德里面又可以分为智功德与悲功德。
佛身有什么功德呢?我们大家翻开《广论》100页,倒数第二段,“身功德者,谓正思念诸佛相好,此亦应如喻赞所说,而忆念之”,佛身的功德我们要常常去思维,去忆念,正思念诸佛的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此亦应如喻赞所说,如云:我们把这一段念一遍——我们把“相庄严尊身”那一段,我起一句,我们大家把那一段念一遍——“相庄严尊身,殊妙眼甘露,如无云秋空,以星聚庄严。能仁具金色,法衣端严覆,等同金山顶,为霞云缚缠。尊怙无严饰,面轮极光满,离云满月轮,亦莫能及此。尊口妙莲花,与莲日开放,蜂见疑莲华,当如悬索转。尊面具金色,洁白齿端严,如净秋月光,照入金山隙。应供尊右手,为轮相殊饰,由以手安慰,生死所怖人。能仁游行时,双足如妙莲,印画此地上,莲华何能严。”
这段文字非常殊胜,也非常优美,是对佛身功德的描述,世间上面的文字是难以做到的,世间上面写小说的人写不了这么高的水平。所有的文学作品,对一个人相好庄严的描述能够到这么高的水平,这不可能。为什么这部论里面能够写得出来?就说明他有去思维,他有去想,想佛菩萨有多么庄严。所有佛都一样,“佛面犹如净满月”,只是手印不一样;菩萨的脸面就不同,代表就不同,当然也是非常庄严;罗汉就不同,罗汉就比较稀奇古怪。为什么稀奇古怪?就是他功德还不够。五百罗汉,五百个模样,当然罗汉也很了不起。那佛呢,佛功德圆满。
我们这个华严三圣回来的时候,我们这么多人,整个庙里面的出家众、居士义工,大家都自发出来迎接、礼请,把他护持到我们这个佛堂里面供起来,我们每天都在这里顶礼膜拜,天天拜。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你在家的时候,不要说能够天天向父母礼拜,每天问候一下都不容易做到,是不是?这个佛对我们的功德比父母的要超过多少倍。现代人有时候看父母看多了都看烦了,看佛他不会,他这个就是有功德了,他有功德能够让这么多的人看到生欢喜心、生恭敬心,顶礼膜拜,供养赞叹,他是有功德的。不仅一个庙,多少个庙,不论中国外国,大家都来拜,这个是有他的原因的,就说明佛身具足功德。从这里面我们也可以反推出来,佛功德对我们的意义,对我们的加持。佛像是佛的化身,寺庙里面供了佛像,大家都能得到佛的光明的庇佑。这种光明可能我们看不到,但是我们慢慢可以感受到,不同的人感受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拜佛,我们去忆念、思维佛身功德。佛身功德为什么摆在第一位呢?因为我们人内心当中需要有一个形象,否则佛若无形无相,是很难思维的。你一思维佛他什么形象、怎么庄严,那我们内心即刻就不一样,这个心相就比较容易建立,佛的种种功德就容易会在我们内心当中安立。借这个相来修我们的心,借外在的相来建立我们内心的相,借外在的清净相来建立我们内在、内心的清净相,这是主要的。如果说我们不借外在佛宝的清净庄严相,我们内在就没有相了,都是幻相,都是世间法的幻相、假相,那人就迷茫,人就痛苦。这本身就是修行,非常重要。这是佛身。
那么语功德呢?100页最后一行,“语功德者,谓随世界,所有有情,同于一时,各各申一异类请问,能由刹那心相应慧,悉皆摄持。以一言音,答一切问,彼等亦能各随自音而生悟解,应思惟此希有道理。”
我们如何来忆念佛陀的语功德?“佛以一音言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维摩经》里面讲的。“谓随世界,所有有情,同于一时,各各申一异类请问,能由刹那心相应慧,悉皆摄持”,就是说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人,讲普通话的、讲英语的、讲日语的,讲韩语的,同一个时间都能得到摄持,也就是释迦牟尼佛能够适应、满足不同语种的众生。语言都是一种工具,它不是本体,不是本质。“应思惟此希有道理”,就是说,佛陀的语功德为什么能够这么大,能够让这么多人,不同国家、不同语种的人都能够了解佛法。
我们可能会认为说,是不是要靠翻译?从梵文、巴利文翻成中文,从中文翻成日文,从中文翻成英文。那为什么会有人愿意去翻译呢?为什么会有人喜欢去推广呢?如果佛陀没有这种语业的功德,他很难做到。释迦牟尼佛讲的经有几千卷,五六千卷,那么多,光《大般若经》就600卷,《华严经》80卷。那么多的经典留存世间,可想而知多么不容易。释迦牟尼佛如果没有语功德,一部著作都600卷,谁能够写得出来?我们讲个例子,《二十四史》有多少卷?光一部《大般若经》都600卷,还能够留存世间,还要翻译成各种各样的文字,肯定有语功德了。有功德,人家才会去翻译;有功德,大家才会去流通;有功德,才会去弘扬。
听到佛的音声,听到佛法,能够得利,能够解脱,这是不一样的。大家到我们寺庙里面来,听到念经的声音,听到唱诵的声音,听到佛号播放的声音,人的心情都不同,是不是?听到阿弥陀佛,听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听到“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听到“观世音菩萨”,我们人的心态都不一样。
如果听到一个历史上面的人物,内心肯定不会有那种感觉。随便历史上哪一个很有成就的人,你可能想这个人很了不起,但他为什么不能得到传播呢?最有名的,比如说老子,孔子,历史上很多皇帝,哪有世世代代,年月日,一年又一年,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天又一天,会有那么多人来称扬他的名号,并且百念不厌?这是没有的事情,只有佛才能具足,菩萨才能具足。世间上面你天天去念一个人的名号,你想想看,做不到的事情,你就是用钱雇他念,也做不到,你念他是很无聊的事情。
佛菩萨就不同。我们信佛的人也好、不信佛的人也好,他遇到问题,遇到困难,遇到命难的时候,他马上想起菩萨、佛,是不是?我们常常讲“临时抱佛脚”,为什么临时抱佛脚呢?大难来临的时候要抱佛脚,这个时候人没办法,只有靠佛,他就念佛。我们学佛的人比较有智慧,他不能到临死,那来不及了。我们是时时忆念佛的身功德、语功德,那是不一样的。这都是有原因的,都不是偶然的。
我们要去建立佛的语功德。如果我们听不懂,或者说我们对佛的身语功德不能有很深的体会,那我们再往下,对意功德和业功德就更难了。为什么这么讲?因为身功德和语功德都是有形相的,有形相的我们都难以建立,后面的意功德跟业功德就更难,更不容易,更不容易建立起来。
我们看意功德,101页倒数第一段,“意功德分二。智功德者,谓于如所有性,尽所有性,一切所知,如观掌中庵摩罗果,智无碍转,能仁智遍一切所知。除佛余者,所知宽广,智量狭小,悉不能遍。”佛具足一切种智,“应如是念”,就是我们要常常忆念、思维佛陀的智慧的功德。
佛陀的智慧功德,他对三千大千世界所有有情的过去、现在、未来,都能够通达,都能够了知。既然佛陀的智功德能够对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种种的业,过去、现在、未来都能够了知,那我们现在祈求、启白,佛就会知道,因为他本身具有这种功德,你没有祈求,没有启白,佛也知道。我们有祈求,我们有启白,我们有忆念,我们有这么去思维,那我们就能得到感应,我们就能够得到加被。如果没有,我们就得不到。这都是非常重要的观念。因为佛的境界不同凡人,所以我们不能以凡人的一个境界来测知。
佛陀还有悲功德,倒数第二行最后,“悲功德者,如诸有情为烦恼缚,无所自在,能仁亦为大悲系缚无所自在,是故若见诸苦众生,常起大悲恒无间断。应随忆念。”
“如诸有情为烦恼缚,无所自在”,我们人不自在,我们人有问题,就是因为有烦恼。能仁就是佛陀,“亦为大悲系缚无所自在”,佛有大悲心,如果看到众生有苦,他就会起大悲心,来救拔我们,救拔苦难众生,这就是佛本身所具有的悲功德。
我们这么忆念的目的也就是说,当我们真正有苦难,我们真正有烦恼的时候,佛会来救度。佛为什么会来救度呢?因为他具有大悲心。没有学佛以前,我们不相信有一种看不到的力量能够来救自己。不信宗教的人说,我没有看到,怎么会有一种看不到的力量来救自己?就很难相信。学佛法的人,学得比较久的人,就是会相信。我们往往到关键的时候就会有人帮忙,需要帮忙的时候他就会来帮忙,关键的时候就会帮忙。
但不能说所有的事情都找佛,你说,“佛啊,给我送一碗饭吧”,“佛啊,给我找一件衣服穿”,佛不管这些事情,佛变成我们的仆人一样,这怎么行?“佛,我今天情绪不好”,这都是不对的事情。佛要帮助我们解决生死轮回的问题,他不是解决世间的问题。给你送一碗饭,几件衣服,这是很容易的事情,你随便打一个电话人家就给你送来,不需要去找佛。那这样去找佛,佛也忙不过来,这个我们要搞清楚。很多人都是拿世间法来求佛,佛肯定不会管这些事情。佛管大事,佛是管大事因缘的,“佛以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这个才是真正的大悲心。
所以佛菩萨不会满足我们情绪上面的要求,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会满足我们佛法方面的要求。因为人的情绪都是烦恼,佛如果再满足我们人情绪上的要求,那烦恼上就再加烦恼,那就更烦恼;执著上面再加一层执著,就更执著,就更不容易解脱,这个我们要搞清楚。
再看业功德。102页第二段,“业功德者,谓身语意业,由其任运无间二相,而正饶益一切有情。”业是“任运”的,不加任何条件,自然而然的;一个是“无间”,无有间断,“而正饶益一切有情”就是利益一切有情。“此复由于所化之别,堪引化者,能仁无不令其所化会遇圆满,远离衰损,定作一切所应作事。”能化的佛,时时刻刻饶益有情,任运无间;但是“所化之别”——众生的条件、根机不一样。“堪引化者”,就是说条件具足的、根机成熟了,佛都会来化度。
我们常常说,你具相不具相。具相不具相,就是要达到“堪引化”者,够这个条件,佛才会来度化。如果我们的条件不够,佛给我们讲,我们接受不了,肯定接受不了。不要说佛跟我们说我们接受不了,就是人跟我们说,法师跟我们说,你的父母给你说,你也不一定能接受。当法师的,当父母的,都会有体会。他都首先看,我说你听不会听,你会听才和你说,你不会听他肯定不跟你说,说了起反作用。那再看说到什么程度,说几分,说几句,都要考虑好。为什么很多世间上面的父母,本来是好心,最后越说越麻烦,最后父母和子女的怨越来越重?这就是“堪引化者”条件不具足。第二个就是我们当法师的也好,在家人当父母的也好,你没有具足佛的业功德。如果业功德具足,他就容易接受,他知道怎么来表达,人容易接受,这就是人的业功德了。
就像昨天晚上的普茶晚会一样,本来我们一个小时,最后四个小时,四个小时话大家还没有讲完。四个小时坐下来你不会觉得很长,对不对?很快就过去。如果一个人让你关在佛堂,从7点到11点,我看很少人能做到,能够做到你也很难受。人的心是很不可思议的。你在一个菜市场、一个车站,人很多,你在那边等,等几个小时也很难受。等火车,等飞机,误点了,一个小时、半个小时坐在那里,心都非常难受。为什么会如此差别呢?就是因为业功德不同。大家的发言,你能听得进去,能听得懂,能够接受,时间就很快;如果你不能接受,你内心在拒绝,内心在排斥,那你的心力一直在损耗,在散乱,这个时间就很慢。你一直在接受,一直在增长功德,乃至宁静,乃至于有定力,时间就快。天人的时间和我们人间时间不一样,极乐世界的时间和我们娑婆世界的时间不一样,极乐世界的一昼夜等于娑婆世界的一劫。时间概念,心不相应行法,它是一个假法,纯粹是内心的一种感觉,我们内心的感觉是没有标准的,都是幻相。
那么,我们怎么样来培养“堪引化”的条件,就显得非常重要。就是需要去净治罪障,需要去集聚资粮,我们常说的净罪集资。一步一步都是层层相应的,如果我们罪障很重,资粮不具足,那我们就不堪为佛陀之所引化。
再往下看,倒数第二段,“此是略说念佛道理”,就是简单来说。“若由种种门中忆念,亦由多门能发净信。若能数数忆念思维,则势猛利、常恒相续,余二宝德亦复如是。”就是从身语意业来思维忆念佛的功德,我们要数数忆念、思维。要忆念,还要思维,这样的话,我们内心的力量才能猛利,我们内心的力量才会常恒相续。如果我们没有数数忆念思维的话,那我们内心的这种力量是微弱的,内心的力量是间断的,不能常恒相续,不能猛利。所以修皈依,它的缘由就是如此。所以我们要一直修,一直用功。
“由如是修,若善了解,则诸经论多是开示三宝功德,此等皆能现为教授。”如果你能在这方面把握到,“善了解”,“诸经论多是开示三宝功德”,都是三皈的功德,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是三宝功德。佛教就是由三宝组成的,佛法僧。三宝的概念建立起来,三宝的形相建立起来,当然一切的功德都可以归到三宝的功德中去,都可以归到佛的功德中去,都可以归到法的功德中去,都可以归到僧的功德中去。
三宝这个总纲的概念建立起来,其他的法类、其他的经论都能够变成自己的教授。如果三宝的行相、概念建立不起来,这些语言是现不起教授的。谁说“这是我自己的体会,我自己的理解”,这跟三宝就没有关系了。世间上名言假相的幻相,跟佛法是不一样的。我们常常把世间上的名言幻相当成是佛法,这个内心是没有力量的,是不能持久的。这是非常微细的心相上面的差别,如果我们没有长期用功、修心,就体会不出来,也很难理解;如果我们用功久了,体会深刻了,我说的,你就比较容易理解。
再看一段。103页,“念观察修,皆是分别,于修行时,而弃舍者,是遮此等集聚资粮、净治罪障非一门径,故于暇身摄取无量坚实心藏,应当了知为大障碍。”“念观察修,皆是分别”,你认为说,我观察,修心、修皈依,都是我们自己的分别心分别出来的,佛、法、僧是不是有这么大的功德?“于修行时,而弃舍者”,自己修行的时候没有如此去修皈依,没有去忆念、去思维,那么就会变成障碍。“是遮此等积聚资粮,净治罪障非一门径”,如果你这么认为是分别的话,是人的分别心分别出来的话,那么你就不会去集聚资粮,净罪集资,那么你这个门径就会被遮挡掉。这都是一层一层下来的。
我们只有真正去忆念思维,这个建立起来,才不会内心分别说,“这些都是人为写出来的,他是不是有这么大的利益?”如果你一旦这样想的话,那资粮就不能集聚,罪障就不能得到净治。“故於暇身,摄取无量坚实心藏应当了知为大障碍。”这是很大的,我们暇满很大的障碍,就是对三宝的功德无法忆念,无法思维,我们都是分别,邪执分别,就是这些观察修,我们会把它当成都是分别,邪执、分别,这就是修不进去的原因。
“此等若作常时修持,心随修转,故于初时修心稍难,后时于彼能任运转。”如果我们能常时修持,忆念思维,那么我们的心就会随着我们的修心在转,(随着)我们的忆念、思维在转。刚开始的时候,修皈依较难,“后时于彼能任运转”,慢慢就进步了,就任运了,他看到所有的三宝行相,就能够任运而转,就是任运起这个心了。他看到就会转,不需要去作意,三宝清净庄严的行相,自然而然不可亵渎。
“又若能念,愿我当得,如所随念如是佛者,是发菩提心,一切昼夜恒得见佛,於临终时任生何苦,然虽念佛终不退失。”如果我们能够“愿我当得,如所随念,如是佛者,是发菩提心”,佛具足身功德、语功德、意功德、业功德,你随自己的内心当中忆念佛的功德,你说我也要得到这些功德,我现在没有,我希望能够得到,我要去学,那就是发菩提心,是发菩提心。“一切昼夜恒得见佛”,一切昼夜,因为你都这么忆念,这么思维,那么你的心就跟法相应,跟佛相应,见法就是见佛。“於临终时任生何苦”,临终时,无论遇到什么境界,无论什么苦,因为昼夜都与佛相应,昼夜都与法相应,所以心随佛去,心忆念佛、心思维佛的这种念力终不退失。念力不退失,所以你下一辈子肯定不会有问题。人的生死就和昼夜一样,白天就是生,晚上就是死——睡觉睡得不知道,就是死了。如果昼夜恒得见佛,昼夜恒常与法相应,那当然你临终的时候,随念佛终不退失,菩提心不退失。
经论里面告诉我们的方法都是很实在的,道次第不可逾越是有原因的,不能乱修。你乱修,肯定错乱,是修不下去的。
本页最后一行,“若不观察,随心爱乐,惟乱于言。若非尔者,内返其意,详细观察,极为谛实。”“若不观察”,如果我们对三宝的功德不是这样来观察修的话,“随心爱乐”,随着我们自己心的爱好,随我们自己心的兴趣,随我们自己心的习气,“惟乱于言”,那对所有的佛法,都是会乱套的,学得越多,心思越乱。“若非尔者”,如果不是这样子的话,如果不是不观察修,那么就是观察修。“若非尔者”,前面是“若不观察”,那么现在“若非尔者”,若非不观察,那么就是观察,就是观察修,忆念、思维,“内返其意,详细观察”,反观自心,详细观察三宝功德。“极为谛实”,真真实实的,他是真理,他是真实功德,那你内心就会非常有力量。
“故当数数思佛功德,励力引发至心定解。”这非常不容易的,对佛的功德体会、忆念、思维,这是很难的,因为很难,所以我们就应数数去思维,励力引发,产生定解,“至心定解”。我们要对佛功德产生定解,不容易的事情,非常难非常难。如果我们定解,很多事情都好办。我们不能产生定解,就是因为我们有业障,有罪障,我们资粮不具足,所以无法定解。
“此若生者”,如果产生定解,“则于佛所从生之法及修法众,亦能发起如是定解”,我们对佛产生定解,自然而然对佛所说的法产生定解,对法有定解,自然而然对僧产生定解,“是则皈依至于扼要”,这就是皈依的扼要。对佛产生定解,然后再对法跟僧产生定解。那么,不能定解怎么办?“励力引发至心定解”,我们要励力,要勇猛精进。
“此若无者,即能转变心意皈依,且无生处,况诸余道。”如果我们没有定解,皈依心培养不起来,那就很不好办。这种皈依心,这种定解都没有培养起来,那我们转变心意的能力,“且无生处”,都没有产生、出生、存在的机会、条件,不存在。“况余诸道”何况其他的法,更不可能。就是,佛的功德生不起来,法的功德更不可能。所以我们认为说,我有法的功德就可以,不需要佛的功德,不需要僧的功德,很多东西都很荒谬,都是对佛法的分分理解,不是一个完整理解,那个内心力量是非常不足的。
所以我们学道次第,学广论、学佛法,我们要根据经论上面的教授,不能自己随便理解一通。随便理解一通,只会自己耽误自己,你讲出来又耽误别人,不仅没有功德,弄不好还有罪过,以后会成业障,也有可能。
(本文为2009年10月4日学诚法师在北京龙泉寺对僧俗二众的开示,原《百法明门论(第十六讲)》下半部分。)
(xinsu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