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宗教 > 正文

[早斋开示]之二十四:规矩的作用

评论:0 来源:龙泉之声 作者:学诚法师

各位到庙里边来,也是为了要修行,出家人是专职修行,居士是业余修行,我们社会上人士来,可以说是白领修行。修行,到庙里头来,都要有规矩。很多人到庙里边来,觉得庙里边规矩很多——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往往人就会问,庙里面有什么规矩呀?我们也不懂这些规矩,那怎么办呢?我们不懂,就要学习,就要了解。

规矩是什么呢?它不仅仅是一些外在的形式,它还有它的用意,有它的内涵。规矩就是标准,人的行为的标准。符合了规矩,就符合我们在寺院里边生活、居住、修行的一个标准。“不依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做一件事,标准的确立是很重要的。你到外边去要住一个宾馆,首先要确定是什么标准,两星级、三星级、四星级,多少价位,一百块、两百块、三百块、五百块,找这种宾馆,这就是标房。你吃一餐饭,十块、二十块、三十块、五十块,这也是标准。你要去买房子,你要去买车,准备花多少钱,十万、二十万、三十万、五十万,这也是标准。你盖一栋楼,楼是几层,厅多大,厨房多大,卧室多大,门多大,窗户多大,也有它的尺寸,有它的标准。

什么样的标准才是最好的?这也需要去学习我们才能掌握,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个标准,那就是无知,就是无明,就没这方面基本的常识,没这方面的知识,你分辨不出来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没这方面分辨的能力。这些仅仅是外在的。内在的,我们外在的行为以及我们内在的心,也是有标准的。我们的行为没有标准,就说明我们的心没有标准;心没有标准就说明我们的心是散乱的,是乱的,乱心,所以外在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没有标准,就动荡。所以到寺庙里面来,我们要学标准,行住坐卧的标准。

寺院里的人,大家信佛,大家根据佛法来实践,有共同的信仰,有共同的追求,有共同的目标,自然很多的问题就比较好解决。如果说人的信仰有差异,追求的东西不一样,或者他不了解,基础不够,不懂得什么是信仰,什么是佛法,那大家就非常难以遵守寺庙里所设立的这些标准、这些规矩。如果有了共同的信仰,共同的价值、理念和准则,即便彼此之间有意见,一个部门里头有意见,那么也很容易形成共识。如果追求的东西不同,价值理念不一样,那人们有意见,就不容易形成共识,就不容易来统一。我们一个组织,它只能有一种意见,不能有很多很多的意见,要是有很多意见,就很难成为组织的行动。比如说我们今天过堂,大家吃饭用条桌,那你说我今天要用圆桌,那就很难办,他不可能再给你摆一张,只能这样用餐,给你分餐、行堂,这是一个组织的行为。那你认为说,我今天吃不惯,吃不惯没办法,吃不惯也要这样吃。我们六点就早斋,在家里可能七点、八点,那我们庙里面规定六点,这是一种组织的行为,一种标准,就要去遵守,你做不到,那就慢慢来学;做不习惯,慢慢学了就习惯;自己有困难,慢慢来克服,这就是修行,修行就是要落实到规矩、落实到标准。

行就是行为,行为就是业,业就是造作,造作就是我们的行动、行为,我们人的行动会影响到未来,人的行动跟人的生命联系在一起,人的行动就跟人的生死联系在一起,它会影响到我们人的生死问题,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生命的问题、生活的问题、生存的问题、生死的问题。人的行动会影响到人的生命,会影响到人的生死,当然也会影响到人的生活品味,影响到人生存的方式,都是有关系的,也就是我们的行动常常发生问题,所以我们要修改,需要修正,到寺庙里面来修正。

我们人的行动,用佛教的话来讲,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善的,一种是恶的,一种是非善非恶的,就是一种是善的行动,一种是恶的行动,一种是不善不恶的行动,善的行动就是行善,恶的行动就是行恶,非善非恶就是无记的状态。

那什么是善呢?对自己、对别人、对众人有利的行为、行动就是善,对现在、对未来都有利的行为就是善,那反过来,就是恶的。这种行为所引发的后果,对人、对众人,对大家、对现在、对未来有害的,就是恶的。还有一种行为是无记的,就是你没办法来判断它是好还是不好,就是你不用心或者无心的这种状态,你坐在这里,就是无记的,你在慢慢走路,也是无记的状态,因为你这种行为对自己、对别人,说不上是好的,也称不上是不好的。那就是无记状态,就是没办法确定你这种行为有没有意义,所以就是无记状态。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让自己的身心的造作形成一种习惯,用佛教的话来讲就是形成一种等流,形成一种惯性,习以为常。习就是修行,让修行成为自己的一种常态,成为一种很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的状态。

佛教里谈的这种业又能分成表业、无表业。表业就是你这种行为可以表示出来,无表业就是因为你的表业所引发出来的内在的一种潜力,内在的这种潜力就会影响到你自己的未来。比如你喜欢说话,天天说,就形成内在的无表业,变成内在的潜力,就是你不说话就难受,轮到你说话你就能说个没完。人不喜欢说话,它也会形成一种无表业,你内在就不想去表达,慢慢也会成为一种潜力,内在的潜力,所以我们的行动它会跟我们内在的潜力形成一种关系,不是说我们的行动跟我们内在的潜力没有关系,是有关系的,表业、无表业有连带关系的,它不是脱节的,是有连带关系的。佛陀“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三大阿僧祇劫来积聚福德智慧资粮,一百劫来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些都是一种习惯,就是用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培养成我们自己身心一种善的、符合标准的、符合佛法的行为的习惯。我们目前还没养成一种习惯,所以我们就需要根据这个标准、根据这个规矩,让我们自己的身心慢慢成为一个有标准的、有规矩的行为的状态。

我们一个行为的造作跟人的心有关系,心要造作一个行为有三个过程,一个是考虑,一个是决定,一个是造作,审虑思、决定思、发动思。考虑就是思考,思考了做决定,决定了以后身语造作。这个过程是很快的,人的反应是很快的,思业、思已业,用佛教的来讲就是这样的。所以我们佛法里面所注重的就是业。业就是让我们外在的身语的、动作的改变、规范,来培养我们内在的潜力。所以潜力是可以培养的,你不去培养,潜力就很快用完了,乃至没有潜力。所以要通过修行来培养我们的潜力,如果没有修行,我们的潜力很快就会花光,就会用完,大家到庙里边来用功几天以后,你就会有一种潜在的力量、潜能,但是你出去一个月,两个月,你不再用功,潜力用完了就不行了,人内心的状态就不太一样了。所以修行是能够非常容易见效果的,每个人都是能够感受得到的。

小乘佛法更注重的是外在的身语的造作,身语的造作就是身体的行为以及我们人的语言的内容,就是你说了什么,你做了什么,小乘佛教就非常重视。你说的话是否符合佛法,语言的习惯是不是符合佛法,你身体的动作是不是符合佛法的标准……小乘就非常的注重。非常注重威仪,非常注重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等,非常注重这些。大乘佛法非常注重人的动机,非常注重发心。大乘佛法认为,我们的发心、我们的动机、我们的念头,会变成我们的行动。因为我们的念头会变成我们的行动,那么要让我们的行动善良,让我们的行动好,就是要在动机方面来把握,这就比小乘佛法更难。把握动机只有靠自己,把握行为,可以成为一个团体的公共的行为,大家都这么做,你慢慢也要照这么做,慢慢就习惯了。如果内在的动机没有把握住,内在自己不能觉悟到这样要求的合理性、合法性、重要性、必要性,我们就很难来遵守庙里的规矩和要求。因为我们天天去观照,观察自己的动机、自己的发心,所以我们的行为就容易符合我们的发心,一不符合就知道,要调整。如果我们没有去观察,或者说我们不知道去观察,我们很多的行为可能跟我们的动机是不相干的。你在庙里做的事情跟在家里和在单位上做的事是一样的,你在单位里打电脑,在寺庙里也打电脑;你在庙里刷碗,在家里也刷碗;扫地,在家里也扫地。意义的不同是因为发心的不同、动机的不同,所以它的结果也就不一样。在寺院就是要来磨炼人的心,通过外在的种种行为的造作规范我们的心、磨炼我们的心、纯净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越来越清净,越来越纯洁。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和动物、畜生的差别是很少的,人也是动物的一种,高级动物,但是我们能够观察到自己的起心动念,畜生道的众生就很难做到,不容易,它没有经过这样的训练,这样的培养,所以它就没有这么高的智能。

业,我们不能很简单地把它看成是个体的存在。业与人是相连带的,与现在的人、过去的人都有相连带的关系。就犹如我们的手机一样,你的手机能用,是因为这里有信号。如果这个空间把信号屏蔽掉,再好的手机也是没有用的。也就是说,在一个环境当中,我们能够发心,这个环境对你来讲是很重要的,是有连带关系的。所以业力,不能很简单地把它当成孤立来看待,或者你很简单地认为业都是过去的事情,跟现在没什么关系,这些都是不懂得佛教的业果的原理,不懂得业力的状态。业,你也不能很简单地看待,把它当做精神,或当做物质,这样都是不对的。业,与我们有情、人身心的潜力的关系是不即不离的,就是我们的潜力和我们身心是不即不离的。所谓不即不离,就是离开人的身跟心,潜力就得不到发挥;反过来说,不是你活下来,就有这种潜力,那是不一定的。你没有发心,就等于没有潜力一样。例如,你有一个手机,却把手机开关关掉,一样收不到信号。也就是自己把自己的潜力封闭掉,我们这种潜力就得不到发挥、得不到显示。所以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原来的佛性的潜力开发出来,同时又让我们外在身语的造作形成一种善的习惯,等流,力量,然后让我们外在的身语的造作,善的力量和我们内心的力量结合,你才能做得到。有些人,心好,外在没有去造作身语的动作的善,这样就坚持不久,就变成佛法不能落实。有些人对佛法的原理认识不够,没有办法来开发自己内心的宝藏,内心的佛法,内心的佛性,就认为说外在机械的动作就能获得佛法的资粮、功德,然后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受不了了,肯定受不了,你一直重复这样的劳动,会厌烦,会疲倦。这些都是不懂得佛教的业果,也是不懂佛法的标志。

业还是可以改变的,如果认为业不能改变,就等于外道的自性执。外道所谈的自性、神我,乃至上帝,等等。业也不是实有的,潜力,就是具有一种可能的力量,内在的力量,但不是一种实际的状态。你如果认为业力是一种实际的状态,认识也会成问题。比如火,它有它的潜力,煤气有它的潜力,它能够煮饭,甚至也能引发火灾。但你没有去引燃,它的潜力就不能发挥,永远是一种潜力。一旦把它点燃了,煤气就能够做饭、烧水、蒸馒头,它的作用就很大。这些都是跟我们的心,跟我们的用心是有关系的。

过去的祖师讲:“道不属修,但勿染污”。什么意思呢?修行、修道,你认为一定要怎么做才是修道,本身就是一种很严重的执着。有些人在佛门里面非常容易执着于某一点仪轨,某一点行相,某一点状态,认为说这一点就能代表全部,这也是错误的,至少是有偏差的,也就是说,你仅仅认为规矩的外在的形式是最重要的。我们看到一尊佛像,不是很简单地规定说这尊像要多高才庄严,它有一个比例,高有多高、宽有多宽,除了这个比例以外,佛像的神能不能塑造出来,就像一个人的气质有没有,人的素质有没有,人的潜力有没有,都是非常的重要。祖师们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我们在寺院里面学习规矩、学习标准、讲究标准,但这不是我们的目的,这是我们的方法。我们修行所有的种种仪轨是修行的方法,不是我们修行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成佛,需要用这种方法来积聚资粮。我们把方法当目的就会很辛苦。就像我们用一把工具一样,怎么使用才能够顺手、顺心,是有方法的。我们出坡劳动也好,搬柴运水也好,除草也好……为什么要除草呢?要让庄稼长好,让环境整洁。那么,要让环境变好,有时候还要去种草,没有草还要买些草来种,都是为了这个环境的需要,为了庄稼的需要,你不能说除草是好还是不好,很难说,你把草坪除掉了还会罚款,还会有麻烦。这都是跟人的动机有关系,和人的目的有关系。所以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我们的发心、动机、目的、方法,肯定不能错乱。我们修行修不好,首先要检查,是我们的动机出问题了,还是我们的方法出问题了?或者是我们追求的目的有差距、有差异?这些都是影响到我们在寺庙里身心能不能安顿,用功能不能得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个人对自己追求的目的,信仰,生命的宗旨很坚定,他做任何事情都会是任运的,任运无间的,自然而然的,如果没有的话就会非常勉强,非常辛苦。辛苦不是挑一百斤、二百斤大米很辛苦,哪怕你到斋堂来吃饭都会很辛苦,你和人家说话都会很辛苦,人的心出了问题。

《菩提道次第广论》里边讲:“行即是业。此有非福业能引恶趣,及能引善趣业。后复有二,谓能引欲界善趣之福业,及能引上界善趣之不动业。”什么意思呢?就是:行动就是业,业又分三种,一种是三恶道的业,名为非福业;一种是欲界善趣的业,福业(我们现在都属于欲界众生,作为人本身就是有福的业感召的);还有一种是不动业,就是色界、无色界的善趣(色界无色界也是善趣,天人),分成三种,三种业。我们造了什么业呢?我们造了福业也好,非福业也好,不动业也好,都是在六道当中,你做了好事也是在六道当中,或许你后一辈子继续做人,做富贵的人、聪明的人,当然这也是属于好事,但是不是解脱的人,不是成佛。我们只有把这些福业回向到无上正等菩提,才能够成为资粮。福业与资粮还是不同的,我们常常说积资粮,福慧资粮。福与智慧都是成佛的支分,成佛的一部分,成佛就是通过一点一滴福与慧的累积,才成佛的。如果不是这样的作意,不是这样的发心,不是这样的动机,那我们积累了很多福业,只有感召更强大的推动你后一辈子轮回的动力,可能后一辈子,或者未来福报很大,这都是很有可能的。那么,福报很大,智慧缺乏,也会带来很多严重的后果。你福报很大,不懂佛法,没有正见,没有很好的发心,因为这种福报又会引发别的问题,这些可能有不少同修都有体会。

所以道在日常生活中,平等心、平常心是入道的根本。佛法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有的,离开了日常生活,谈不上佛法,所谓“道在平常日用中”。在我们平常日用中,如何来体会,如何来把握?我们必须要意识到,我们在一个寺院里头,或者在我们这个国家里,或者在我们这个世界里,我们一个人是活不下去的,也不可能是这样的一个世界,这样的一个寺庙。每一个庙里面的人是众人,是大众,我们法会几百上千人,有出家众也有在家众,你心里必须有个人、众人、大众的很强的意识。如果你心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没有众人,没有大众,自然而然我们就很难融入大众,很难成为大众的一员。这个意识很不容易培养,我们在改革开放前很强调集体主义,那个时候人的集体观念、集体荣誉感就很强;改革开放以后,慢慢竞争,强调、注重个人、个性,把自己的得失看得很重,对集体、大众慢慢就淡化了。集体,我们过去讲,集体荣誉高过个人的一切。比如我们现在国家越来越强盛,大家都是这个国家的国民,就感到自己非常有荣誉;过去国家积贫积弱,你再聪明,出国去也总是比人低一等。如果一个人认为这个国家好不好跟自己没什么关系,这个认识本身就出很大的问题。在一个寺庙里也是如此,在一个组织、单位也是如此的,单位的成功、成就与否与自己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有了这种认识之后,要注意的就是两个问题。一是个人的行为,一是公共的行为,这两个要统一。比如念经,你可以到佛堂念,也可以在房间念。你在房间念是个人行为,在佛堂大家一起念是公共行为,这是不一样的。同样一件事情,你个人做和与大家一起做,性质是不同的。个人做,造的是别业;大家一起做,造的是共业。我们出坡时大家一起劳动,干得热火朝天,非常有兴致、有兴趣,让你一个人干,就没意思,就没有这种共业的力量。大家在庙里用功,感觉到加持力特别大,为什么加持力特别大?除了道场殊胜以外,大家如此精进用功,氛围就很强大。在家里,你靠个人的力量,是很微弱的,很难持久的,很难坚持的。所以我们在寺庙里也好,在家里也好,都要分得清楚我们这种行为,这种习惯,对别人、对众人有没有什么影响,有没有什么作用,是不是属于我们规矩里的、氛围里的、标准里的,如果是的话,那我们就是对的。

六祖坛经讲:“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大家本身都有菩提般若的智慧,“只缘心迷,不能自悟”,只是因为我们内心的迷惑,不能觉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就需要通过外在的听经闻法,外在法师们的引导,才能够认识、开发我们内心本来的佛性,内在的智慧宝藏。六祖坛经里也谈到说:“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就是坐禅。我们内在观照的力量,清清楚楚、分分明明,我们内在就有佛性。佛性就是觉性,觉性就是我们内心当中觉悟的能力,这种觉悟的能力能形成我们内心观察观照的能力,这就是禅。对外在的一切境界,我们都能够非常清楚,非常准确来了知。我们看到木头、砖头、瓦片,看到人,看到事,听到声音,等等,以及一天当中的作息,活动安排,整个流程都非常清楚,就名为“坐”,坐禅的坐。所以坐禅不是坐在这里眼睛闭了才叫坐禅,那个只是坐禅的样子,做样子的,不是真正坐禅,禅是内在的,坐是外在的,外在的清清楚楚、分分明明才是坐,内在的也是清清楚楚、分分明明,才是禅。内在有了佛法的观照力,才能够坐得住,内在靠心的力量来执持,所以你坐在那里才能够如如不动,才能够坐得住,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乃至一天、两天、三天,都可以坐。反过来,你如果做不到,那肯定坐了就会东倒西歪,坐了十分钟,二十分钟就会腿发麻,人受不了,也就是人的心没办法成为一个很好的等流状态,成为一个有序的状态,心心念念都能趋向无上正等菩提。所以,我们不能轻易把佛教里面种种修行法门的外在形式就等于这些法门的差异。所有的法门都是要通到佛法的本质,就犹如我们寺院里面有很多门,这些门都是要让我们走入佛法的堂奥,都是让我们走进见行堂,走进斋堂,走进佛堂,都是一样的。不能各执一词,仅仅看到外在的形式而忽略了形式的本质的意义。这样的话,我们无论是坐禅也好、念佛也好,念经也好、诵经也好、持咒也好,都是一样的。更不可以说我们以这一点认为其他不重要,其他都是错的,这些都是不对的。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自然而然内心有佛法,内心有佛法观照、洞察的力量,无论做什么都能够做得好,学什么都能够学得进去,学得成功。

大家到庙里面几天的时间,对佛法的道理一步步来了解。听开示的,有僧众,也有学佛法很久的居士们,也有刚刚来的、参加生活体验的在家众,大家可能会有不同的领会,没关系,我们慢慢学。阿弥陀佛!

本文为学诚法师于2011年10月3日在北京龙泉寺所做早斋开示的录音整理稿。

(xinsushi.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