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宗教 > 正文

[早斋开示]之二十:善于学习 勤于思考 勇于实践

评论:0 来源:龙泉之声 作者:学诚法师

各位同学、各位同修:

各位在寺庙里面学修佛法,时间长了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我们本来学佛法,目的是为了要得到快乐,远离痛苦,但是我们常常会反其道而行之。不仅没有得到快乐,还会自讨苦吃。我们学佛法的目的,本来应该要让自己越来越有觉悟,但是,往往越来越迷茫;学佛法本来应该是越来越有慧力,但是,学不好的话,就会越来越有疑惑。所以,这些问题的产生,其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学得对路,没有学好。

现代的科学对世界有种种的归类方法。那佛教讲世间有三种:一种是器世间,一种是有情世间,一种是正觉世间。那么,“有情世间”就是六道;“正觉世间”就是四圣——声闻、缘觉、菩萨、佛;还有一个是“器世间”,这个器世间是有情世间、正觉世间所共有的。所以,它跟世间上面的学问对世界的认识是不一样的。

所以在世间里头本身就有六道和四圣,都在这个世间里头。这个正觉世间,世间的学问不讨论这些问题,不涉及到这种领域和这种学问与方法。那我们学佛法,就是要从有情的世间,过渡到正觉的世间。所以佛名为觉——觉悟、正知正觉、觉悟的圆满。我们人,是活在一种感觉、知觉、错觉的一个世界里头。“感觉”就是我们人的感官,我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身体感触到的。视觉、听觉、触觉等等。大部分人是生存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头,生活在这样一种空间当中。就是在感觉的世界里边过日子;或者是在感觉的世界里边混日子,这是大部分人生命的层次。

第二个层次的人,是生活在一种知觉的世界里头。他对这种感官所接触到的,这种环境、人、事物,然后成了这种各种各样的知识,然后我们自己第六意识心,再分析、综合、归纳、思考、判断。这些都是在知觉的世界里头。所以,社会上面有一句话:才子为才所累。就是自己很多的名言、概念、知识,最后自己把自己障碍住、局限住,自己想不开,名言概念互相冲突,想不通了。实际上,我们整个知觉,它在有情世间的范畴。

佛的正觉,不同于凡夫的错觉。我们感觉、知觉的这些知识,如果从修行的角度来讲,要从有情世间过渡到正觉世间,那这些学问就不起作用。它不是正觉世间的学问和方法。所以,我们需要的是佛法,需要的是觉悟——正确的觉悟。

觉悟不能偏了。那凡夫它成世间法,世间法是增益执。“增益执”就是我们常常会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这本身是错的。二乘的法,认为世间一切无常、痛苦,所以它是“损减执”。就是一个正数,一个负数。它也是执着,执着这些东西都是要远离,这就是损减执。那么,损减执和增益执,都不是佛的正觉。正觉世间,所有和自己有关联的人、事、物的一切,都是我们集资粮的机会,都是我们集资粮的条件,都是机遇,那个是不同的。你能够住在这里,能够跟同学、同参一起念经,这都是不可思议的因缘,都会懂得去珍惜,觉得这些人、这些事、这些物,跟自己有关联,这样才是正确的。

一个人有能力,但是没有目标,那你的能力是没有用的。所以在世间上,很多人很有能力,但是他没有目标。为什么会没有目标呢?因为,没有智慧。目标就是我们人生的方向,那我们常常讲这种指导方针,大家非常的明确。一个人,如果自己生命的方向非常笃定,这种方针非常有力量,它就能够带动自己的能力。如果一个人生命的目标和方向,都是迷茫的话,这个人就没有动力,就动不了,就会为自己的身心所累,就走不动了,不知道往哪里走。

我们常常讲志趣相投。什么叫志趣相投?就是“志向”,志向就是大家的愿望。趣就是兴趣。如果你的愿力是共同的,那么你兴趣也是共同的。如果说我们的愿力一样,但是兴趣不一样,那不可能的事情。喜欢旅游的人他就跟旅游的人在一起;喜欢写字的人,就跟喜欢写字的人在一起;喜欢画画的人,跟画画的人在一起;喜欢做研究的人,跟研究的人在一起。

我们在一个道场当中,一个团体当中,一个人群当中,就要搞清楚“志在何方”?我们的志向在哪里,我们的愿在哪里,这个“愿”就是我们大家共同来从事的这项工作是什么?就犹如一个研究所一样,这些人在研究什么,这必须是先要搞清楚的事情,否则的话你住在庙里,你不知道我们这些人住在这里干嘛,那你就没有志向,志向就不明确。志向和兴趣是相关联的,你有了志向以后,那么你自然就会很有兴趣。是不是?

作一个科学家,一辈子可能就是一各环节、一个小点,一辈子在这里面“乐此不疲”,在里面搞实验,多少天多少年多少月的,他有兴趣,可能不止一个人,而是一大帮人一起在那里做实验。如果没有这种志向的人,就不知道他在弄什么,有什么意思。只要在一起做的,肯定是有兴趣的,没有兴趣的不会走到那个实验室里头去。我们在庙里面也是一样。你如果说,“在庙里面参加活动啊、修行啊,没什么兴趣”,就说明你没志向。“没有志向”就是说,就是没有搞清楚说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要来庙里头,为什么要来出家,你还没有搞清楚。你的思想还是在“漂泊不定”的这一种过程。这些都是会相关联的。

我们常常讲闻思修。佛法要“闻”,“闻”就是学习,“思”就是思考,“修”就是实践。那我们怎么学习?要“善于学习”;思——思考,要“勤于思考”;怎么修呢?就是实践,要“勇于实践”,就是去落实,落实有力量,实践有力量,最后才会有结果。

那首先这种“善于学习”是很关键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我爱执”。出家、学佛,就是要破“我爱执”——就是执着,我执、法执。先要破我执,才能破法执。如果认识不到我们自己有我爱执,那问题就会很大,认为我没什么问题。我们的心就犹如仓库一样,阿赖耶识,含藏识,它能够含藏一切诸法的种子,各种的业力,各种的种子都能够收藏到自己的心里头去。能藏,本身就具有这种功能。所藏,就是仓库里面的这些种子。但这些种子都是跟自己的执着联系在一起,所以这些种子就变成有毒的种子。只有把“我爱执”去掉,这些种子才能够净化,才能够得到转化,才能够变成一个无毒无害的种子,好的品种,好的品质。

所以我们到寺庙里面来,必须要去体会,佛法是什么,佛法在哪里来体现。那犹如我们在庙里面扫地,在庙里面煮饭,在庙里面劳动,跟世间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到工地来出坡一样,工人出工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一天多少钱,一百块、两百块,目的是为了要赚钱养家糊口。但是我们这些出家人,我们这些佛弟子就不一样了。我们劳动集资粮,我们劳动锻炼身体,我们劳动造作承事三宝的业。这种动机和目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事情是一样的,但动机和目的是不同的,发心就不一样,对这件事情的认识和意义就不一样。

我们刚刚学佛的人,刚刚皈依的人,做这些事都很有欢喜心。我们常常讲这个也是发心,“发心”,就是这个种子发芽,都是“发”嘛。那种子一发芽以后,它需要很多的条件,阳光、雨露、环境、人工,这样一切东西来保护, 它才能够继续成长。“发”就是一种能力、一种功能、一种作用,你这种善的心在起作用,那这种作用一直要让它持续,要让它增长,要让它广大。所以它所缘的境界是一切,有情境、无情境,器世间、有情世间、正觉世间,都是自己所缘的境,它就不断等流,不断持续,不断增长,不断广大。那么很多人,他发了以后,不想发了。那么,往往我们内在里面没有力量去做这件事。那么就是说,我们不发心,是我自己不发心,实际上是内在没有善法的动力。那么也可以讲说,不发心就是这种善法已经发不了了,这种善心已经发不出来了。你这个种子要么受伤了,要么死了,你这个善根没有了,所以就很难再持续。这就是大部分的人走不下去的一个根本的原因。

我们讲“结缘”,那这“缘”也是很不可思议的。你有善缘也有恶缘,你做不好你天天跟人家结恶缘,大家看着难过,你这跟大家结了恶缘。大家看着起欢喜心,你这个才跟人结了善缘。缘有长有短,可能我们今天在这里,到明天,可能他两个人走了。再过两年可能又有些人走,又有些人来,都很难说。那忽然间哪个人死了,哪个人生大病了,都是很难说的。如果没有去体会这些缘的殊胜、缘的变化、缘的无常,人就不容易去珍惜。

我们每次参加法会的人都是不一样的,你这次参加法会,下次可能你家里不让你来了,单位请不了假了等等。缘也会有长有短,有些人住在道场里边就很安心,有些人住就不安稳,就是身心没有佛法的滋养,不能得到安顿,所以他只有短暂的缘,没有长久的缘。

缘还有深浅。有些人到庙里边来挂单,像我们的义工一样,挂三天,三天完了就走了,他跟这里的感觉不深切,也就是人的内心当中,自己的生命里头,自己的身心没有完全融入到道场。道场——常住,什么叫常住?常住就是三宝,我们所有的寺庙都叫常住,常住是三宝的象征,三宝的代表——代表佛、法、僧常住,而不是一些建筑。所以不能把这些善缘、恶缘,长的缘、短的缘,深的缘、浅的缘,人的缘、法的缘都混为一谈,而用有缘、无缘来概括。说有缘,有什么缘?没有什么缘?

你只有真正去吸收它,外在的缘才能成为你的缘;外在有这个缘,你没有去吸收它,那外在的缘也不成你的缘。如果你自己的种子败坏,外在再好的阳光、土壤、雨露对你来讲也是没有用的。所以必须要认识清楚,这个地方有没有这些条件。如果有这些条件,我们自己没有办法用心,就证明我们自己有很大的问题。你只有不断去查找,不断去改进,不断在心地上面做功夫,今后你才能够进步。

我们常常讲一个人“有没有素质”,“素质好不好”,这是世间上面讲。至少有几个标志,一个有素质的人,首先他有慈悲心——慈悲心就是关心大家,同情大家。有素质的人,就知道怎么样与大家和合。和合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在群体当中,自己的行为跟大家合不拢,自己会很难受,大家也会说这个人很怪,就说明这个人的素质会比较有问题。所以这本身就包括了和合、慈悲的责任。他知道在一个团体当中我应该负什么责任,尽什么义务,然后照应大家,这都是很重要的的一个“素质”表现。

一个人的心有没有能力,就看他勤奋不勤奋、努力不努力、长久不长久,这样就能够知道他内心有没有力量,内心有没有能力。内心有能力,才能够持久;内心有能力,才能够勤奋;内心有能力,才能很努力。一个人的内心健康不健康,就看他每天轻松不轻松,每天快乐不快乐,每天欢喜不欢喜。如果我们每天都是觉得自己很沉重、自己很苦、自己很无奈、自己问题一大堆,就是人的心理不健康,负面情绪、烦恼现前。这些都是能够对应的,但是自己觉察不出来,自己没有正觉。实际上这些问题都是常常会发生的。

世间法、出世间法,成就不成就,都是在有没有用心、有没有目标、有没有方向。那有了以后,然后就是去落实,去行动了。佛法修行,“行”本身就是行动,就是实践,整个实践的过程都算是。那么“行”——实践的力量的强跟弱,就关系到内心对佛法的体会的强跟弱,以及内心悲心愿力的大跟小,就决定你的行动力怎么样。

我们在庙里边常常要念佛、拜佛、念经,为什么要念佛呢?天天内心意念佛菩萨,内心就是从有情的世间,过度到正觉的世间,希求、意念。不念的话,人都是凡夫心,都是在有情世间里面打转。如果拜佛、过堂、做功课,那么人的身体——身业,就跟佛相应;念佛,你的口业跟佛相应;念佛也好,拜佛也好,里边都有意业。身、语、意三业都是和佛菩萨相应,人就不容易堕落。所以我们在道场当中,你很难一天都在念佛,很难一天都在拜佛,但是我们的身体要活动,要说话,所以我们要通过说话,通过身体的动作,都作为实践佛法,与三宝相应的业,像我们常常讲的“承事三宝”。否则你受不了的,天天坐在那里你受得了吗?不可能,肯定受不了,所以需要外在的这些方便。

那从我们一个道场来讲,从佛法来讲,我们要让正法久住,那你就要广度众生;广度众生,你要广弘圣法,广弘圣法就需要很多的方便了。我们这些网络、教室、宿舍、讲堂、图书馆、佛堂,一切都是需要的,如果没这些设备,怎么来传播佛法,普及佛法,弘扬佛法?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那就需要很多客观的条件,这些客观的条件,就要有人去创造——要把它变成有,这就是创造;要有人去付出,要有人去承担——承担就是维护。

那么我们在一个道场当中,你说“我在这里坐享其成”,那这个人对这个道场就成了包袱。如果这个人对这个道场的关系很大,大家觉得“这个人很了不起”,“这个人是离不开的”,那这个人就很有价值。如果一个人是“你在不在都无所谓”,这个人就没什么价值。这些都是能够感觉得到的,都是能够很容易理解的,并且佛法是能够实践出来的。

在世间上面,你要拿一个学位,你要做一个科研,哪怕你要开一个公司,都是要念兹在兹的,都是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最后才能够成功。不可能说,弄一半,停一停,再去弄,这怎么可能呢?学习,学一学休学了,然后再去学,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做研究做一半,你说过几年再来做,过几年再来做,你就白做了,人家已经研究出来了。修行也是一样,必须是持之以恒,像挖井一样,一直往下挖,最后水挖到了。烧开水也是一样,一直烧,水就烧开了。都是这么训练出来。

那我们在道场里头,有时候觉得,我喜欢做这个事情,偏偏我上面的人安排我做那个事情。那有些人认为说,我不喜欢做,你非要让我做;有些人又觉得,我喜欢去做,你又不安排。那都是内心有问题,都是“我爱执”在作怪,都是没有正见的表现。

这个人,在做这件事情,有这个时候的因缘。可能这个时候的因缘,就要这位法师、这位居士来做。可能过了一个因缘,就要另外的人来做。那么反过来说,一个人他自己能够做的事情还是很有限的,不是说你什么事情都能做的,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比如说我们弄这个网络转播,至少大部分人不会弄,只有极个别的人才会做,你先要掌握某种技术,要具有这种能力,才会做得到。那么,在一个道场当中,在一个团体当中,不是说你自己感觉、认为说“自己可以”就可以了,要让大家感觉到你行,那么你才是行的。你如果只是认为说“我自己行”,那是没有用的,那都是“我爱执”。

为什么我们一个道场当中,法师也好居士也好(在承担),这都是人家长期锻炼、考验、检验出来的。一个事情做成功了,就形成这样一个等流,另一件事情也做成功了。如果这件事情做不好,也是等流,那件事情也不容易做好,就变成一种习惯了,不知不觉就形成一种习惯。

我们修行就是要培养好习惯,修改坏习惯。那一个习惯的培养,是很不容易的,养成是非常难的,去修改也是很难很难,非常不容易。所以岁数小,刚刚学,就比较容易养成;时间长了,他这些坏习惯养成了。各行各业都会有坏习惯,上庙里面也是一样,也会有庙里面的一些坏习惯。不等于说你学了佛,你就不会有坏习惯,那不可能。就是说这个领域里面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只有认识清楚以后,认认真真去改进,才是有办法的。

大家到道场里边来学修,我是觉得,就要有一些基本的观念养成,然后要不变、要持之以恒、要坚定、要坚持、要坚强,最后才会有办法的,如果你不能坚持,再好的理论也是没有用的,再好的发心也是没有用的。如果不能坚持、不能坚定,做一做就改变了。如果又能坚持,又能坚定,但你不坚强,那也没有用。坚强了才会有力量。所以说所有的佛法都是心,都跟心有关系。

然后是同行道友的重要性。孔子讲:“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友直”,同行道友要正直;“友谅”,能够讲信用,有诚信;“友多闻”,他知道东西很多,能够帮助我们释疑解惑。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便辟”就是装腔作势;“善柔”,就是善于讨好;“便佞”就是巧言令色,巧言善辩。这些都是损友,这些儒家都知道,就是我们对朋友,对同行道友应该怎么样。

父母只能生育我们的身体、色身;佛法,会养育我们的法身。那同行道友,才能够成就我们的法身慧命,这是很重要的。没有同参道友的保护,一个人学修是很难学进去的。就像去参加学佛小组一样,一个礼拜一次,这样大家才来参加。那你一个人听磁带,可能一口气花两个月把它听完了,然后以后就不听了,不学了。人的这种懒惰、懈怠、放逸的心、习气是非常顽固的,是没办法的。

但是如果有同参道友,那情况就不同了,“友直”,他就会帮助你,这才是善友。如果说反过来,他这做错了,你还给他找很多的理由,来证明说他样做是对的。那么你就是损友,这是不对的。所以我们在佛门里面,同参道友是帮助你精进、帮助你用功、帮助心力往上升、帮助你进步的。如果说让你退步、让你放逸、让你懈怠,全是损友。所以我们都要亲近善友、益友,都要远离损友,最后人才能进步。否则你这心力是不行的,心力不能形成,最后自己会过得很苦。在世间很苦,到庙里面再找苦吃,一样很苦,跟刚才讲的自讨苦吃一样,纯粹自己造成。

佛门广大,三宝的功德不可思议,不是用一般的常识就能够知道,就能够测知的。所以必须要相信、必须要信仰、必须要皈依。我们天天念“皈依三宝”,没有皈依,内在就没有三宝,没有佛、没有法、没有僧,内心会有什么力量呢?内心有佛、内心有法、内心有僧,力量就很强。所以我们很多不能起行的原因,就证明内心三宝的力量弱,甚至就没有三宝,忘失三宝,那都是不行的。

所以我们要常常去串习,让三宝的形象在内心当中很明显,让三宝的力量在内心里面很坚强,很有力量。那么你才知道说我们庙里面哪些人在辛苦,哪些人在用功,哪些人有什么功德,你才会积极正确地来看待、来认识这些人和事,然后你就会觉得这些同参道友的难遇难求。如果没有的话,那就麻烦了,你说“在庙里面你怎么不跟我一起玩啊?”“怎么不跟我说话啊?”就会出很多的问题。所以这佛门的饭也不是那么好吃的。过去讲“佛门一粒米重如须弥山”,就是这个道理,不是那么容易消化的。

大家只要不断去查找问题,发现问题,然后解决这些问题,超越这些问题,这就是解脱。解脱就是解脱问题、解脱烦恼障、解脱所知障、解脱自己内心的我爱执、解脱自己内心当中的法执,我执和法执——我们一直认为一定要怎么样,一定不可以怎么样,那就非常容易变成执着。然后这样慢慢我们才能够在有限的生命当中,有限的时空当中,去创造、去完成无限的宽广的佛法的事业,这些事是因为这些业凝聚成,这些业是因为大家发心出来的,这些心都是因为我们有一种愿,这样来形成。这些都是菩提心的一种落实、一种展现。

所以说佛法也是活生生的,佛法不仅仅是在经本上头,佛法也不仅仅是在人的口头当中,佛法更重要的是一种经验的指导,以及我们自己行动力的展现,那才是佛法。比如我们讲一场经有五百人、一千人来听,他也是有很多的后勤的工作要来处理。那么你有行动力,你才能够把这些人组织起来,不出什么事。那如果你的行动力不足,那可能就没饭吃,菜没炒熟,没有菜了,都是有可能会发生的,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所以这里面都是有菩萨——你发这种菩萨心,那就是菩萨。发了菩提心,他在护持,才是有办法做到的。如果没有人在护持,都是很难的。你发了这种心为了大家,为了三宝,那就是菩提心,都是会有很大的功德。

所以我们常常说要观功念恩,甚至我们要有很好的善友缘,然后自己要养成很好的学修生活的习惯,自己的生命要有一个明确的志向,然后要养成修道、学佛、用功的兴趣和欢喜。有些人他越用功越欢喜,半夜起来念经,非常用功的人也有,这些我们都要去学的,心向上缘、心向内缘、心向善缘,才是正确的。心往恶缘、心往外缘、心往下缘那都是错的。我们来慢慢修改,然后慢慢就会越来越好,所以自己要有这种信心,自己有这种决心。

发菩提心要发完了就不能改变了,那才叫做发菩提心。如果说这个菩提心进进退退,那叫什么菩提心?那不叫菩提心。菩提心本身就包括了你已经做了决定了,这“决定心”是包括在“菩提心”里头的,它才能够成为我们的金刚种子,才能够成为我们的愿力。如果会改变的那就不是我们的愿,那就是凡夫心、变化心、无常心,它不是愿心。愿心是不动摇的,是决定的。这样才是对的。

那么早晨就讲这么多,好,阿弥陀佛!

本文为学诚法师于2011年7月17日在北京龙泉寺所做早斋开示的录音整理稿。

(xinsushi.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