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宗教 > 正文

[认识人生]之九:佛法修行的总纲

评论:0 来源:龙泉之声 作者:学诚法师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我们在三界、六道当中轮回,同我们的心有关系。心造了哪一道轮回的业因,就会推动我们在六道当中哪一道去轮回。“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也是谈到我们的心。三界当中杂染的世界是唯心,净土也是唯心,生唯心净土。娑婆世界唯心所生,极乐世界也是唯心所生。“心杂染故有情清净,心清净故有情清净。”染土由心生,净土也是由心生。我们的身语意业清净了,对净土的道理也就容易理解。如果我们身语意三业不清净,对净土的道理就很难理解。

大家念经的时候,静坐的时候,内心比较寂静、清净,经论里的法义就会显现在我们心中,看了就会非常明了。如果我们平时散乱心,懈怠、放逸,在念诵的时候,这种作用就产生不了,就不能有这种境界的出现。禅定功夫深一点的人,他会进入到另外一种世界当中去,(进入到)定的世界当中去,进入到圣者的世界当中去。

我们修行,如何来判断究竟我们修对了还是修错了,有没有偏,这(是)不能不引起注意的问题。

比如,修行时间长了,我们同人家相处,不容易去理解别人,别人也不容易理解我们的心态,不容易理解我们的心情,不容易理解我们。自己不容易理解别人,别人也不容易理解我们。那么,别人可能是凡夫心、世间心、普通心,但是,我们有修行用功的人,心跟这些心不一样,那么我们是什么心呢?我们是普通心、世间心、凡夫心,还是菩提心?这就是很关键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心)是菩提心的话,清净的、善良的、圆满的、慈悲的,众生必定愿意、乐意接触我们,同我们相处,心生欢喜,心生轻安、快乐。但是,我们既不是世间心,也不是菩提心,那是什么心呢?两头都不是,那么以后就要注意了。如果不小心的话,我们就会走火入魔,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词语。魔什么意思呢?就是障碍,内心当中出现了障碍,心理障碍。“走火”就是走偏,走到极端。当然也不是说有修行的人,或者说所有修行人都会走火入魔,当然也不是这样的意思。就是修不好的人、修偏的人,有可能会发生这样的问题。

所以修行需要定课,数量、次第决定。只有数量、次第决定,才能够培养我们的恒常心,才能够培养我们的平常心。就犹如我们日常生活一样,不能离开衣食住行。佛法也一样,就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慢慢培养。我们需要多少,我们一天用功多少很清楚,就会以一颗非常平常的心、平静的心来对待佛法,而不是以一种不平等的心,以一种着急的心来面对佛法。这样佛法怎么能够入心呢?怎么可能学好呢?佛菩萨、善知识、祖师大德们,他们的心都是平等、正直的,凡夫的心有高下,不平等,有曲直。这样就是要让我们有高下的心变成平等的心,让我们有曲直的心变成正直的心,让我们有分别的心变成一种无分别的心,让我们染污的心变成清净的心。这些转变的过程需要经论的依据,需要经验的指导。

阿弥陀佛,法界藏身,充满整个法界。不等于他的血肉之躯有这么高大,而是指阿弥陀佛的功德、佛菩萨的功德充满法界,这种信息充满法界。只要你念佛、念法、念僧,就能够与佛相应。阿弥陀佛本身在因地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愿力——念彼名号就能够往生彼土,所有的佛菩萨都是有愿力,有大愿力的。但是我们普通人看到佛,仅仅看到丈六金身,丈六的比丘,只能看到化身,报身我们都看不到。

智者大师,天台宗的祖师、初祖,他根据往生净土的人做了分别,分别成四种净土。第一种净土叫做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什么意思呢?就是也有凡夫,也有圣者,住在一起。人天道的凡夫与声闻道、缘觉道的圣者居住在一起。娑婆世界是同居的秽土,极乐世界是同居的净土,这些没有断见惑、思惑烦恼的人居住的国土名为凡圣同居土。第二种净土叫做方便有余土,是阿罗汉、辟支佛、地前菩萨所居的净土,已经断了见惑、思惑的烦恼,所以名为方便,但是无明烦恼仍然存在,还没有断。第三种名为时报庄严土,已经断了一分无明的菩萨所往生的国度,别教初地以上,圆教初住以上菩萨所居住的国土。第四种常寂光土,是一种理性的净土,无明已经断尽了,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具足。这些净土,智者大师为我们做了分类,我们念佛的人也常常听说这四种净土。那我们要往生哪一种?我们要往生到哪一种,其实就是表明我们现在究竟是一个什么条件,一个什么基础,它是根据人来划分的,每一土当中又有九品。

《十六观经》讲:自心作佛,自心是佛。“自心作佛,自心是佛”什么意思呢?“自心作佛”是从事上面讲,“自心是佛”是从理上面讲。从事上面讲,要去造作才能够成佛;从理上面讲,凡夫的心、圣者的心,众生的心、佛的心,都是同一种心,它的体性是一样的,所以名为“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从事上面的说法跟理上面的说法是不一样的。理上面的说法,理,能够贯穿万法,什么法都可以从理上面来说。事上面就有差别了,森罗万法,林林总总,这一法就是这一法,那一法就是那一法,不能混淆。

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空而不空,空即是有;不空而空,有即是空。这就是诸法的真实相。诸法的真实相就是“空即是有,有即是空”,空有不二。什么叫做“空即是有”呢?我们只有体会空性的道理,证悟到空性的道理,才能够出“有”,从空出有。缘起本身所产生的诸法,它的体性仍然是空的,所以说“有即是空”。这才是诸法的实相,诸法的实相就是这样:有跟空的关系,缘起跟空性的关系。

我们只认识到缘起法当中的某一点,我们没有办法了解到整个缘起的过程,更无法体会到缘起性空,无法理解“空即是有,有即是空”这样一个很深的境界。因为有烦恼,所以对诸法都有执著。执著于某一点,执著于某一个段落、某一个阶段,执著于事物的表面现象、外表。这些都是我们凡夫心的状态。

唐末五代的时候,福建地带(有一个)闽王。那个时候群雄逐鹿,国家很动荡。闽王王审知,这个人为了要让社会稳定,让江山能够坐得稳,也忏悔自己杀了很多人,所以这个国王就开始信佛。他曾经剃度两万人出家,并且礼拜当时的雪峰义存禅师、鼓山神宴禅师、还有武夷山的扣冰禅师作为国师,经常向这三位大德请教佛法。

有一天,闽王在福州西湖拜见扣冰禅师的时候,就请教怎么样来治理国家。王审知这个人学问很好,也很会说话,又是请教,说了很多很多的话,也很诚恳。这位扣冰禅师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一直在那边喝茶。但是这个国王不喜欢喝茶,这位禅师很喜欢喝茶。禅师喝了一杯,闽王的茶杯满了也不喝,禅师又给他一杯,往他的茶杯里面再倒;自己再喝一杯,再往国王的茶杯里面倒,茶水就一直往外流。国王就看不下去了,他说:“我不喝你还给我倒,到处流得都是水。”他很不可理解,就问禅师:“为什么我不喝,(茶杯)满了你还倒呢?”这个禅师也不说话。他不说话,闽王也没有办法。这个禅师再喝一杯,再给他倒。闽王就着急了,干脆拿起来把它喝掉,免得水到处流。闽王喝下去以后,扣冰禅师就问他:“你会不会喝茶?你喜欢不喜欢喝茶?”他说:“我不会喝茶,我也不喜欢喝茶,在这儿看着没有办法,你一直往里倒,到处都是水。”禅师就告诉他,“那你先学喝茶吧。”他说:“治国跟喝茶有什么关系?”禅师说:“你先喝茶,先学一学。你的心就像这个茶杯一样,装满了茶水,你没有把茶喝下去,让杯子空掉的话,那么其他的东西就装不进去了。” 这个闽王很有智慧,他一听就知道了,所以他从茶道当中、从茶杯中就悟出很多道理。

茶杯只有空了,才能够装甘露水;房子空了,才能够住人;我们心空了,才有办法来包容佛法,才有办法来弘扬佛法,来普度众生;我们内心空了,才有办法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这个就叫做“从空出有”。我们学佛法就是像喝茶一样,如此简单。过去赵州禅师也是一样,很多人向他请教禅法,怎么坐禅等,千里迢迢到那里去拜访。赵州禅师就说“喝茶去!”但是你怎么来体会喝茶呢?从一般的心态,世俗的心态,喝茶,把茶喝干就可以了,不容易体悟到里面很深的意涵,空跟有的关系,茶道跟佛道的关系。

“息心达本源,乃号为沙门。”就是我们要认识自己的心,反省我们自己的心,我们心的根本在哪里,我们心的源头在哪里,我们怎么样让自己的心觉悟起来,我们怎么样能够让自己的心觉得有问题需要去忏悔,然后有这种能力去忏悔,有这种能力去反省,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这是什么道理呢?也是谈到我们心的功夫。有生有不生,有去有不去,都是在生灭法当中,还不是进入不生不灭的这样一个境界。“欲待了期无了期”,什么意思呢?我们要放下的时候就需要即刻放下。我们现在修法的时候,修什么法呢?就是要放下。放下什么呢?放下万缘。放下什么呢?内在的执著。放下什么呢?我们内心六尘的影子。这些全部要把它放掉。你说:“我要把这些道理都想通了,都想明白了,然后我慢慢再来放下。”我们学佛法学一辈子都学不明白,你不放下,怎么能够学得明白?不可能的事情!怎么能够学得明白?学到何时才能够学明白?肯定是学不通的!本身就是要我们把内心当中的尘埃、污垢、罪障清除掉,对佛法的义理才能够慢慢通达,而不是白首穷经就能够穷得出来的。

法藏比丘在因地的时候发了四十八愿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成就离不开最初的发心,离不开发愿,所以“离心无佛,离佛无心”,离开了心没有佛可言,离开了佛也没有心可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现在一听,好像这些道理都非常高深,但是我们学佛,就是学作佛了,(学习)怎么作佛才叫学佛了,而不是学作佛的样子。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以后要成佛,要成就佛道,才叫做学佛。(比如)我们学画,要成一个画家;写诗,以后要当一个诗人;写毛笔字,以后当一个书法家;学唱歌,以后当一个歌唱家……学什么,以后要像什么,要成就什么。学佛也是一样的,就是要成佛。要发菩提心,要成菩萨。那怎么成呢?怎么学呢?它的原则就在这里——空跟有的关系。

凡人很怕空也很怕有。空,用现在的话来讲,一般人都把它理解成不存在,有,就把它理解成存在。实际上,空不是“不存在”——不是这样的意思;有,也不是“存在”——也不是这样的意思。有,从缘起法来讲;空,从空性来讲。不学佛法的人,或者说对佛法理解不正确的人,很难超越存在不存在。提到“不存在”,他就会非常害怕,“某某人已经不存在世间了”,那就意味着已经死了,所以他就很担心这种存在不存在的问题。那么“存在”也会有另外一个问题,比如说我们存在许许多多的烦恼,存在种种心理的问题,个人如此,家庭如此,单位如此,社会如此。我们常常想要把这些问题、这些负面的东西去掉,让它不存在,但是又不可能。就是,我们想要让它存在的东西,不能一直存在下去;不希望它存在的东西,却会一直存在,并且越来越多,增长广大。好的东西不能增长广大;不好的却越来越多,这就是问题。

不学佛法的人,处处为自己,时时为自己;学佛法的人,发菩提心,处处为众人,时时为众人。处处为众人,时时为众人、为大家,就是善良,就是慈悲心;处处为自己,时时为自己,就是执著,就是轮回,就是我爱执。佛法绝对是能够生活化的,就是看我们如何用佛法的义理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来体验我们的人生。

体悟人生、了知佛法、认识佛教,应该有一个纲领。当然,它的前提是信心,它的纲领是戒定慧三学。我们从三宝身上,从三宝份上,来获得戒定慧的能力。《广论》里谈到戒定慧说:“故须一种顺总佛教,调相续法,此即定为三种宝学,是故论说调伏等三。”戒定慧是“顺总佛教”,是总的佛教。善知识十德中为什么要把戒定慧说成顺总佛教,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什么原因呢?我们要去度化众生,要去引导学人,如果我们对于佛教的整个面貌、对佛教的整个内涵把握不住,或者说我们只是理解、掌握里面的某一个部分,但是要学佛法的人根基是千差万别的,程度是各个不同的,兴趣、爱好也是别别不同的,那么我们如何来引导呢?肯定引导不过来。我们只有掌握了戒定慧这个总纲,才有办法对别别不同因缘的众生施加教育。因为戒定慧是总纲、是纲领,这个纲领我们得到了、掌握了,我们对别人的帮助、辅导才不会出现大的偏差,才有办法对机说法,对症下药。

“戒”是什么意思呢?“其中调伏者,谓尸罗学。别解脱云:‘心马常驰奔,恒励终难制,百利针顺衔,即此别解脱。’”《戒经》当中谈到,我们的内心就犹如野马一样,心念常常在散乱、乱跑,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很难收,收不住。那我们只有用心、用力、刻意来收我们的心,“恒励终难制”,就是我们要有非常大的策励的心,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坚定的信心、坚强的意志,没有一个大的愿力,我们的散乱心、分别心是控制不住的,所以需要“百利针顺衔”。我们怎样才能调伏这匹野马,把它制伏住呢?要“百利针”才能够让它“顺衔”,才有办法来降伏。

那么这些就是让我们内心当中(产生)对戒律的一种尊重,对戒律重要性的认识,对戒律如何来调心所产生的作用非常深刻的认识。也就是,如果没有用戒律,如果没有百利针,那么你要把野马制伏,要让野马顺衔,是不可能的,不会因为这匹马是你家里养的,是你自己亲自养的,它就会听话,不会的,它一样乱跑,是不是?那我们人也是一样的,不会因为这颗心是我的,我(就)可以自主,是自主不了的。自主不了,就要靠其他的力量,靠佛菩萨的力量,让我们的心不乱跑,让我们的心能够收拢得住。收拢住,才能够用这种恒常的心,一心专注来做一件事情。

如果我们能够达到专注,能够一心,即使做世间的事业,即使做世间学问的研究,也会有很大的成就。如果我们一心用功、办道,也会有很大的成就。世间、出世间所有一切成就都跟我们的心散乱不散乱有关系。

世间上面的人,不容易让自己的心做到“一心”,(不容易)调伏自己的心。世间上面的人对工作很敬业、很勤奋,或者说做这个工作非常专注,一直很认真,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很认真地做。但是几年几十年很认真、很努力来从事一项工作,不等于就是有禅定,不等于烦恼就调伏,一旦换一个境界就不容易适应了,换一个工作的氛围就很难跟人家交往,只是对某一个工作,在某一个生活的圈子、工作的圈子里,或者非常单一的事情,他会非常认真做多少年,这也就是用比较强制性的办法,让我们的心不乱跑。刚才谈到,我们的心犹如一匹野马一样乱跑,那我们强制它不要乱跑,把它绑在那里,让它跑不了。我们未学法前,因为想在世间上有成就,必须要拼命去努力,这样能够让我们的散乱心、狂妄心、分别心暂时停止,但是实际上我们心性上面的那些问题是没有改变的。那这匹野马,我们不让它跑的时候,怎么办呢?还要去调伏,经常去引导,然后慢慢这匹马就变成良马,最后变成千里马,它跑起来就很了不得,跑到一千里以外去,还知道跑回来,那心就不会乱。如果是野马的话,野马在家里会往外跑,跑去哪里都不知道,就跑到六道轮回中去,这是肯定的。佛陀的比喻都是非常有智慧的。

“又如分辨教云:‘此是未调所化衔。’”“此是未调所化衔”,什么意思呢?此是化度刚强难化众生所需要的衔。也就是说,戒律专门是约束未调伏的众生修道用的。阎浮提众生难调难伏,菩萨有菩萨戒,比丘有比丘戒,居士有五戒、八关斋戒,沙弥有沙弥十戒,都有戒律。成佛了就没有戒律了,不用戒律了,佛陀大圆满觉,身语意三业绝对不会违犯,一点都不会违犯,他已经是一个最圆满的标准,最高的一个境界。对我们凡夫众生,有七众别解脱戒,都是“未调所化衔”,这个“衔”是对没有调柔、调伏的这些人来讲的。没有调伏的人要修道,戒律是很重要的,原因也就是在这里。

戒律能够让我们的行为有一个具体的约束和规范,这就是三学里面的初学。“如调马师,以上利衔调拢戾马。根如戾马随邪境转,若其逐趣非应行时,应制伏之。”“如调马师”,就犹如一个训练野马的老师,他懂得用上利的衔来调伏拢戾的野马。人的六根就犹如野马一样,非常容易“随邪境转”。境本身没有邪不邪,心有邪的话,境就变成“邪”了。心有烦恼,心不正住,正念不分明,那么我们外在六根所缘到的境界就变成邪境了。如果我们内心正知、正念、正见具足,我们所缘到的外境就会变成一个正确的境,就不是邪境了。也就是,我们烦恼的心通过六根缘到外在的境界,这些境界就变成一个不好的境界、邪的境界、有偏的境界。偏不偏,还是在人的心;是不是偏离佛道,在人的心。

在人的心,但是也与“根”有关系——六根、六境、六识。我们常常讲“眼不见,心不烦”,看到了,听到了,心就烦;没有看到,没有听到,心就不烦。比如我们打坐,本来安安静静,忽然哪一个人手机响了,你的心就烦了,所以手机都要关掉。稍微有一点声音,稍微有一点异常的现象,我们看到了、听到了、知道了,内心都受不了。稍微有一个人说你,“某某如何如何”,你走过去听到了,就会去了解:刚才某某人在说我什么?是不是在表扬我,我有什么优点?一听就很高兴。如果你走过去听到对方在讲你,你了解到他说你怎么不好,那你就很难过,是不是?我们常常会去注意背后有没有人说我什么,我们这颗心常常去关心一些无谓的问题。别人怎么说自己,是别人的认识,那我们自己如何来认识自己,如何来认识自心呢?能不能认识清楚呢?我们自己尚且不能很好的认识自己,我们自己都很难正确认识自己的心,我们自己都认识不清楚、说不清楚,那别人怎么能够说得清楚呢?怎么能够认识得清楚呢?别人的答案怎么能够作为唯一的标准答案呢?那肯定是不对的,最多只能做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可以有很多,几百种、上千种都是有可能的,每一个人一种看法,每一个人一个答案。

这就是我们的心随邪境转的原因。

所以,需要“学习尸罗,调伏心马,以多励力制令趣向所应作品。”通过戒律的功德,让我们的心马调伏,趋向我们自己所要做的事情,所要成就的事情,让我们的心趋向佛道。心趋向佛道,最后才能成佛;我们的心脱离了佛所走的路,我们走的路跟佛走的路不是一条路,那怎么能够成佛呢?我们要成佛,就是要走佛走的路,佛怎么走,我们跟在后面走,就越走越近。如果我们走另外一条路、别的路,它就不是道次第了,跟道次第没有关系了。所有的佛,成佛之路都是一样的,“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绝对都是一样的。所以为什么要次第、数量决定呢,不决定的话,怎么修呢?无法修。不决定的话,我们内心都没有,内心都是空的——这个“空”不是“真空妙有”的空,这个空才是世间上认为不存在的空,就是内心不存在决定。没有做决定,没有这样的作意,人自然而然不会很认真去修行,自然而然不会认真来对待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些都是需要启发、培养的,然后树立佛法的正知见。

“寂静者,如是于其妙行恶行,所有进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发起内寂静住,所有定学。”定学就是对我们自己所应该做的妙行,所应该停止的恶行,靠正念的力量,靠正知的力量,“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发起内寂静住”。因为我们内心正知、内心正念,正知正念,自然而然我们内心就不会随邪境转。不会随邪境转,我们内心都是一个正境,内心就会寂静。内心寂静、内心善良、内心正住,就是定的力量,就是定学。

所以坐禅,打坐、修定,不仅仅是做样子了。这个“做样子”怎么做,我们刚才刚好也有谈到,《广论》里面有一段来叙述——这是一个形相上面的叙述,但定不定还在我们的心了。我们的心不定的话,坐在那里一样还是会起烦恼,还是会起分别心,还是会在散乱。

所以我们不能在外在去追求寂静,外在是不容易追求到寂静的。我们住在寺院里,你觉得:“晚上这么晚了还在说话,应该要止静了,你还在说话!”忽然间有一个人说话你就起烦恼,忽然间哪个人有一个声音,打个呼噜你就起烦恼,哪一个人起来了走一下路,你也会起烦恼,(你心里会觉得)这不寂静:“寺庙里面怎么还这么热闹?”这就是内心没有调伏,没有寂静。如果你内心寂静,即便很多很多人,你一样都很清楚,都很寂静。

寂静不寂静,是对善行跟恶行来讲的,如果恶停止了,善现行了,或者说我们的善法现行了,恶法停止了,你内心就寂静了。而不是我们什么声音也听不到了,什么事情也见不到了,把眼睛闭起来,耳朵塞起来,这个就是寂静,就是定了。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把门关起来,也不出门,闭关。你看你闭关能不能寂静呢?你一个人在家里试试看,闭起来,看你寂静不寂静。你一样起烦恼,你烦恼没调伏,关在房间里面还是一样起烦恼,烦恼起来可能更为强烈。为什么更强烈呢?因为你一个人关在房间里面,“家徒四壁”,内心的烦恼散发不出去。散发不出去的话,你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烦恼,都是自己烦恼的气息,那你就会觉得自己的烦恼确实很重。你来到人群当中,来到公共场合,你这种烦恼的气息发出去了,自己不知道,还认为说没有烦恼,一关起门来就知道烦恼很多。所以人的心是很不可思议的,你没有很认真去研究,很认真去观察,是体会不出来的,所以需要在佛法方面来对照,在善行、恶行方面来对照——我们的心是不是能够安住在善法的所缘境上?能不能安住?这是非常难的事情。因为人有时候住在善法,有时候住在恶法,交替着来,交叉着来,但更多的情况下,都是一种散乱。

因为内心散乱,所以我们人的眼睛,我们人的耳朵,就会任遇所缘,看到什么就去看,听到什么就去听,然后喜欢说话、聊天,喜欢吃东西等等,都有可能。总是要找一个跟自己六根习气比较相应的事情来做,总之要找一样——用世俗社会的话来讲,就是要去找一种感觉,要去找一种比较好的感觉。到寺庙里面来修道的话,不是来找感觉的,要开智慧,要令心住在善所缘境,这才是对的。你如果来找一种感觉,那是什么感觉呢?很难讲是什么感觉。感觉不一定是一种智慧,感觉都是在我们人的一种感官世界当中,它不是圣者的经验,不是圣者的世界。所以我们必定要非常清楚,不能认为“我住在这个寺庙里感觉蛮好,没什么问题”,那你恰恰有大问题,真的,因为你适应了另外一个不同的环境,然后就麻痹大意,学佛就学不上去。

“近寂静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观择真义发起慧学。”因为有寂静的力量,有止的力量,“止”,恶法止息了,停止了,我们内心止在善法上面,我们内心住在善所缘境上面,我们内心停止在妙行上面,这样来思惟、观察佛法的真义、佛法的道理,慢慢慢慢智慧就开出来了。如果内心不寂静的话,怎么有可能会发慧学呢?智慧发不了。

一位法师也好,一位在家的同修也好,要开智慧,要有戒定慧的功德,必须要有这样的一种经验,根据这样一种教授来修,不可能违越次第的。也不是我们随便把书翻起来解释一番,就是戒定慧了,这个只是我们的解释,只是我们的名词、术语、概念,这种境界、这种功夫就是要这样一步一步来。

经论里面的比喻都非常形象,为什么要这么形象呢?因为我们的心很粗,体会不出来,我们一直染污,清净就体会不出来;我们一直动荡,寂静就体会不出来,所以要打比喻。如果不打比喻的话,你认为:“我这个心有什么问题呢?都清清楚楚、分分明明。”但是我们都是世间心。我们学佛法、修行、用功办道、成佛、发菩提心,前提是要舍世间心。反过来说,世间心不能舍,菩提心就发不起来。世间心多了,菩提心就少;世间心少了,菩提心就多;世间心没有了,才有办法有菩提心。如果你修不好的话,菩提心发不起来,世间心也有问题,就是刚才我说到的,因为你想:“我在学佛法,可以不管世间的事情。”你已经作意了不管世间的事情,对世间的事情没有兴趣了,但是你佛法也没有学到手,佛法也没有兴趣,那就很惨,最后佛法也没有兴趣,世间法也没有兴趣,就变成自己什么都没有兴趣,那人就消极了,就会出问题。所以在我们学佛法的过程当中,要认清楚什么是世间心,什么是菩提心。没有世间心,不等于我们不跟世间上面的人打交道,不跟他们来往,而是我们的心更超越,我们的心更清净、更广大,我们才能够成就更多的、更好的、更广大的佛法事业、世间的事业,是这样的意思了,是我们整个心路历程转变的一个信息,一个过程和方法。这就是修行,就是戒定慧的功德。

(义工根据录音整理,略有删改)

(xinsushi.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