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宗教 > 正文

[认识人生]之六:怎样观待众生

评论:0 来源:龙泉之声 作者:学诚法师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

“有情与诸佛,同能生佛法。”众生跟佛平等,同诸佛都平等,都能够生佛法。那我们怎么样来观想众生和诸佛都能够启发我们的佛法?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看到一个人,打比讲,在寺院里看到一个陌生人,那个时候,我们会怎么作意呢?

那我们看到一个人,有时候,看到就等于没有看到一样。为什么会看到跟没有看到一样?他认为说,在庙里,公共场所,你也可以来,我也可以来,没有必要去管你的事情,也没有必要去了解。

你如果有去作意的话,情况又不同了。那么你是怎么作意、怎么分别的,关系就很大。那跟你的心意识、心业力,就会有很大的关系了。那么你一眼看到一个人,我们什么反应呢?那你也可能的反应:是个老人呢,还是一个小孩呢?是个男人,还是一个女人?这个人长得庄严不庄严?这个人态度对我好不好?对方会不会理睬我?也就是你去反应的时候,常常都是(与)当下自己的感受、感觉联系在一起的。那么你对对方,觉得这个人,我的感觉还不错,那你就愿意给他打个招呼,或者关心他一下。如果说你一见到他就不想看到,就想远离,那你根本不会去管他,也就是你作意的时候已经在分别了,在比较。

那么在分别比较的整个过程当中,是否如理?是否如法?如果不是如理如法的话,这样的观察过程或行为就会同对方产生障碍,就会产生问题。那么我们修行的话,为什么有情与诸佛都能够生佛法?为什么要自他相换?

那我们如果换一个心态来看待、来观察,情况就不同。觉得这个人怎么会在这里走来走去呢?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呢?家里有什么问题呀?或者说他精神上面有什么问题,有什么病,有什么想不开的事情?有些人看到这种情景的时候,当下就会这样去反应。他不会反应说“他是一个什么人”,他先这样反应。那么就会去问他:怎么回事?这么晚还在这里,什么原因啊?他可能会以这样的一个出发点为主。

那么有些人的反应,可能又是另外的一种情形。就说是,这个人很陌生,来到寺庙里边,是不是要来做什么坏事?是不是一个骗子?那么你先有这样的作意了,就会照着自己这样的作意一直去推理,就觉得对方可能是一个骗子。那你跟他谈话的整个过程当中,内心会围绕着自己这样一个安立的限制的宗,你对他肯定就不会和颜悦色,不会客气到哪里去。那个时候对方恰恰也会有一些问题,肯定会有一定的原因。那么你问他不善巧的时候,自然而然会引发很多问题出来。那他对方肯定也不会客气,那这样,话说来说去的话,就会引起矛盾、引起争执。

那么我们通常的情况下,去观察一个人,了解一个人,面对一个境界,都要去寻找一个答案:怎么回事?为什么?那有时候这个答案,这个为什么,你就找不出来,它也没有什么为什么。比如说我们到庙里边来共修,来听开示,忽然间被你碰到,在庙门口被你碰到,那你说为什么?他就是被你碰到了,就是有这样一种因缘,他也没有说,你见到他,或者他见到你是为了什么,没有为什么,就是碰巧碰到,一种缘份,没有其他的目的。但是我们总是要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今天在这里能够见到你?你今天为什么要来这里?你到底怎么想的?心里怎么想的,说说看。你对我什么态度,什么看法?对我好不好?他总是内心当中要去寻求一个对方对自己评判、肯定的答案,到底对方对我怎么样。对方对我好,那你愿意跟他多接近;你内心当中觉得对方对我不怎么样,那么我也对你不怎么样。那么这些都是非理作意,都是不如法的,都是需要我们去修改的地方。

我们所有的思想都是我们念力的反应。“念”什么意思呢?就是人的记忆力了,铭记不忘。你脑筋当中记了什么东西,记多了,长时间延续下去,就成了你的思想,就是你天天念什么东西。如果我们一个人不是念佛念法念僧,那么我们心里念的东西都是妄想,都是分别、执着,都是一些染污的东西,佛法很难很难在我们的内心当中形成念力。念则铭记不忘,然后它产生一种力量,产生我们的一种内心的状态。所以我们发生很多问题,就是因为对佛法缺乏最基本的念力,没有念力。没有念力的话,自然而然,我们会以烦恼心去面对所缘境,你所缘境越专注,越明确,那么对方越容易出问题。因为本身我们以一个分别的心、烦恼的心,去缘对方,去观待对方,去作观,那么因为我们许许多多的非理的分别,所以所得出很多很多的答案是不对头的。

我们如果要成佛,必须要靠有情。为什么要靠有情呢?因为在有情份上才能修六度。我们遇到一个人,花一点时间给他打一个招呼,问候一下,就是布施;我们跟他谈话,符合佛法,符合戒律的要求,那就是持戒;对方如果对我们态度不好,我们如果能够忍受——忍辱;我们有耐心,我们有慈悲心,我们能够持之以恒,就是精进、禅定;我们能够很善巧方便地来面对对方的问题,来帮助解决对方存在的困难,以及心理上面种种的负担,就是智慧。所以,修佛法需要在具体的人跟事上面去用功、去观察、去作意。

二乘,声闻果,因为不能广行利他,他本身就没有这样的发心,没有对无上正等正觉,对佛果发心,也就是,二乘所发的心就是成阿罗汉,他没有发心说我要成佛、我能成佛。那大乘人,他所发的心(是)自己能够成佛,自己要成佛。如果我们发了心,自己能够成佛,内心的动力就是很强,就会一直去努力,因为能够做到,只是不是今天做到,通过努力能够达到,多生多世的修行能够达到,内心当中先建立了一个这样的宗旨,这就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常常建立了一个错误的宗旨,会认为说自己根基很差,条件这么差,怎么有可能会成佛呢?不相信,有怀疑。那么不相信自己能够成佛,当然我们所有的对佛法的体认,以及佛法的实践过程当中就很难发生作用。因为我们所有的这一套理论,以及我们修心目的(就是)为了要成佛,才这么去用功。如果不是为了要修行,为了要成佛,大家也不会这么冷跑到这里来。又不是来凑热闹,也不是来寻找什么,他都是有一个最终的目的、究竟的目的。只有究竟的目的建立起来,我们的所作所为才能够持续、坚持下去,坚持戒定慧、坚持信仰、坚持佛法。如果内在的自己能够成佛、要成佛的宗放弃了,自然而然,我们其他的行为也会随之不能坚持,随之也会放弃。

你要面对佛菩萨,很不容易修,因为你只能修观想,观想佛菩萨是一个什么境界。但是你面对日常生活当中一个具体的人,就容易修。因为你在修法以前,我们已经认识到对方有种种的问题,贪欲、嗔恚、愚痴、我慢、怀疑等等,会造种种的恶业。本身我们自己了解了,会知道凡夫众生有这样种种的特点、规律。那么我们如果对佛法的这些规律,对人生的规律、对人性的种种弱点,以及种种的问题知道了,我们就会懂得怎么样与人相处,怎么样去帮助人、去利益人。反过来说,我们如果是以一个佛法的标准来对待对方,说:做人应该要怎么做,学佛应该要怎么学,那么对方他可能还没入门,还不是佛教徒,或者说他在学佛的过程当中,用心没有对路,用功没有用好,实际上依然还是许许多多的烦恼充斥内心。那么我们要以一个答案,要以一个标准来观待对方的话,对方的身语意行为必将也不会符合我们自己内心想象的佛法的标准。那么这样下去的话,我们就非常很容易说对方不如法,对方不是真心实意学佛,等等,我们就会下这样的结论。

所以我们在寺庙里,修行比较好修的原因也就在这里,因为比较容易常常能够想起佛法,能够观想起佛法。这样的话,不会容易造成我们自己同佛法的距离很遥远。但是我们要心心念念保持佛法,是非常不简单的事情,非常难非常难的事情。

释迦牟尼佛修行成佛,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佛诞生的时候在无忧树下,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候在菩提树下,释迦牟尼佛涅槃的时候在婆罗双树下,都跟树有关系,所以佛教很注重环保。为什么会跟树有关系呢?树呢,它有树根。“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一棵树要想枝繁叶茂,这个根就是很重要,根深蒂固。所以,无贪无嗔无痴,名为三善根。没有三种毛病,贪嗔痴的毛病,是一切善法生起的根本。反过来说,我们很多善法生不起来,就是因为贪嗔痴。

以前我在家的时候,很小,十岁八岁,常常家里边有人念经,有的居士到我们家里念经、做功课。会听到一句话,他们在交谈的过程当中,一个居士问另外一个:“你最近修行修得怎么样?”他就会说:“修得不好,贪嗔痴,所有的都贪嗔痴。”后来想想,也是非常有智慧。因为比较有文化的人不会这样说自己是贪嗔痴,没有文化的人会说贪嗔痴,那贪嗔痴它都概括了,把所有问题都包括进去了。那我们文化程度比较高的人,不会那么真切地去认识到说自己的贪嗔痴有多么严重,不知道。当然,乡下的这些老居士们,他们也未必知道贪嗔痴的具体形象是什么。他认为说贪嗔痴,总之没有贪心就可以了,没有贪别人的东西,没有贪欲的念头;嗔心,总是不发脾气啊,对人态度好一点;愚痴,就是事情想不开,想不清楚,他可能理解就是很简单。但是恰恰就是这些很简单的,就是人内心的一些形象、心相。他说我还是有些脾气的,还是有些不好的念头,还是有无明,所以就是贪嗔痴,那他这种力量就很强,他就认为说自己有贪嗔痴。那么反过来说,我们如果有贪嗔痴,但是不会认为说有贪嗔痴,那么这个麻烦就比较大,就不会想去对治我们内在的贪嗔痴的问题。所以,修行就是要转变我们的心意。那么心意当中的问题,贪嗔痴就是很严重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去面对。如果自他相换的话,贪嗔痴的烦恼就比较容易对治。

刚才我谈到,傍晚的时候我们在庙里遇到一个(陌生人),如果换过来说,如果我是对方的话,那怎么办?他肯定到这里来要寻求帮助,那么这个陌生人希望我们寺里边的人如何来帮助他,这是肯定的。哪怕你跟他讲话,对他也是一个帮助;你给他安慰,对他也是一个帮助;你说,肚子饿了,把他带到云水堂去吃饭,那也是一个帮助;他晚上没有地方睡觉,你安排给他一个位置给他睡,也是一个帮助,等等。那个时候我们的作意又是一回事。

有些人看到这一个人,会觉得这个人我要去了解了解,到底对我们这个寺庙会产生什么影响。如果这个人对寺庙会有好的影响,那可以让他住下来;如果来历不明,会有不好的影响,那么要请他走。但是,我们这样的一个结论,也是看眼前的,我们不能看得长久。比如我们庙里边,沙弥也好,我们的净人也好,他岁数很小,岁数小的时候,他有时候很淘气,“你这样淘气,那你回去吧,不要在这里呆了。”那你也不能下这样一个结论。他今天淘气,明天就好了,他后天就很修行,他可能就比我们大人还(有)修行。你是怎么来看待呢,根据什么标准来评判呢?就是你有没有潜力呢,有没有未来呢,未来能不能越来越好,这都是会有关系的。那你如果只是根据此时此刻来判断,根据这一个礼拜来判断,根据一年来判断,根据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根据一生一世、根据多生多世,这个判断的时间的长短也会有关系的,就我们的判断是以什么样的一个范围,跟我们的结论都有很大关系,对自己、对对方也有关。

在社会上面做事情也是一样,你要去寻求合作的伙伴,觉得对方很可信,有潜力,那么你就愿意跟他合作,最后事业做成功。那么你的判断错误,觉得刚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谈得很好,最后为什么会搞成不欢而散?因为你当时没有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你如果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你就会提早做准备,应该怎么样同对方相处,应该怎么做。反过来说,你要跟对方合作,合作到什么程度,关系也很大。和合,一合相。你如果合作不来,和合不来,你硬要和合,硬要做,那么就把事情做到反面去,会得到一个相反的结果。

所有一切的有为法都是无常。无常不是不好,就是因为无常,所以才能够改变,因为能够改变才能够越变越好,因为越变越好,所以才能够成佛,无常的特点。那么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怎么变呢?哪些要改变、哪些不要改变?变与不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对人也是一样,如果我们以一个非常固定的,并且非常有局限的观点去看待对方以及对方的行为,就是有限的,我们的认识就是有限的,有限的认识就不是佛法的标准。佛法是从无限生命来看待问题,是从人的初发心来看待问题,是从发心以后的行为来认识问题,并且也是非常注意这个行为的结果,都是很注意的。所以它不是很简单取决于一点,说我们只要执取这一点就可以了,执取某一点是不对的,是不够的,就非常容易在这一点上面发生问题,成了我们致命的弱点。

刚才谈到,你在寺院当中遇到一个人,你可能说,这对我有什么利弊,对这个道场有什么利弊,对佛教有什么利弊,对对方有什么利弊,至少你会有这几个角度,当然还有更多的角度,更多的立场,那么你所得出的答案都是不同的。那么这个人,可能你跟他谈的时候,因为你的智慧不够,悲心不够,不容易去感化对方。反过来呢,你去请一位法师,这个法师跟他谈,没有三分钟就可能把对方度化,他以后成庙里边的护法,都是有可能性的。所以不等于说,我们遇到的人事都能够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都能解决,有时候是解决不了的。但是解决不了的话,自己解决不了,不等于说别人也解决不了,那我们可以请别人来解决。那么,别人帮助你解决了问题,也就等于你的问题解决了。但是,我们常常的问题就是,会试图靠我们的能力来解决一切问题,这不可能的事情,很多事情肯定解决不了,因为你没做过,你就不知道怎么做。你做得了这一件事情,很多很多的事情,你不能同时来做。但是你可以请别人来做,你可以安排别人去做,你可以鼓励别人去做,引发大家发心,事情也就做了,也就做好了,未必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做,都要跟自己联系在一起。

这些观念,我们都是要常常去观察,去作意,佛法才能够入心,才能够把佛法学活,在日常生活当中才能够兑现。

依止善知识,很多人常常会说,我们非常缺乏长时间依止亲近善知识的机会,就是这种机会非常的缺乏,是什么原因呢?不仅仅很多人会这么说,并且很多人会有这种感觉,会有这样的一个观点。我们缺乏亲近善知识的机会,我们会不会缺乏亲近佛菩萨的机会?佛菩萨我们也看不到,那我们怎么来礼敬呢?我们怎么来用功呢?就是靠观想的能力了,并不等于说天天佛菩萨都要在面前了。那我们对法师也是如此,我们一定要去树立这种信心,培养这种正确的依师学法的知见——正知见,这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信心有问题,即便是为我们说法的法师,依然会观过念怨,这是绝对的。

因为我们(对)佛法的信心没有树立起来,没有培养起来,内心不清净,有贪嗔痴,那么(就)很容易在事物的表象上面来看问题。就例如我刚才谈到的在庙里面遇到一个人一样,我们很容易根据我们的情绪来判断,根据我们的分别心来判断,我们没有办法如理如法来作意,没有办法用一个菩提心、一个佛法的标准来对待,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恰恰,我们要根据外缘——佛菩萨、众生、善知识的外缘,来启发自己的信心,来培养自己的善根,来建立正知见。

我们内心当中,佛菩萨、善知识、众生对自己生命的重要性,同自己生命的关联,这种概念还没有建立起来。我要成佛,成佛需要众生,所以要自他相换,因为对众生才能够修六度。怎么修?需要善知识的引导,需要同行善友的帮助。——我们内心当中这样一套基本逻辑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些基本的逻辑概念没有建立起来,自己就不会有对佛法认知的思想。那么(我们)有的是一些什么思想呢?就认为,最好有什么办法我能够很快成佛,很快就功夫很好,会有一些异相、瑞相的出现,有一些奇异功能,或者佛菩萨能够给自己什么好处……都是这些乱七八糟的思想,不是佛法的思想。所有佛法的内在逻辑就是这样一套规律,这是肯定的。

(我们这种)意乐本身还没有坚固,或者干脆就没有这个意乐,要把这个意乐建立起来,要花很长的时间。意乐,就是我们很乐意去做,很乐意去付出,很乐意去成佛,很乐意去依师。我们要建立、培养这种意乐,然后让这种意乐固定下来,不会变化。要这么去修,都是很不简单的,不知要修多久才会有这种意乐。

没有这样一种意乐,我们行为的过程做得再好,都是表面好看,都没有用,因为意乐不坚固,实际上都是内在的烦恼起作用。内在的烦恼起作用的话,都是一些表面文章。世间上真假有时候很难分。假的,你做得很像,就变成真的;真的,你太真了,有时候人家觉得也是假的,所以搞不清楚真的假的。根据佛法的观点来讲,全是如梦幻泡影,都是假的,没有真的。真的也是假的,假的也是假的——空、假、中,假的也是空,见到诸法的实相。

那么我们这种知见、见解的建立,就很重要了。见解跟我们的思想有关联,人的思想跟人记忆的能力——念力有关系,念力跟你天天的熏习有关系。所以为什么要闻思呢,没有闻思,就没有念力;没有念力,佛法都是断断续续的、支离破碎的,不能贯穿起来。“经者径也”,径就是路径、途径、道路,所有的经典就是告诉我们修行之道。“经者线也”,我们的珠宝、鲜花,都要拿一条线把它穿起来,才不会散掉,这就是佛经的本意,佛法的本意。如果我们缺乏了这条线,缺乏了念力,所有佛法的珠宝就不能贯穿,就是一块一块、支离破碎、一片一片的,就是因为我们内心当中没有念力,没有正闻熏习,没有正知见。我们所有的知见都是个人的知见,我执、法执的知见,恰恰我执法执的这种见解是需要放弃的。

我们在道场当中,遇到同行也好,法师也好,有时候修行用功,常常会有一些很感动的画面、很感动的镜头。尤其我们办法会,分享心得的时候,讲一讲都哭起来了,非常感人。非常感人,也非常感谢,我们一说起来,每个人都感谢,感谢这个人、感谢那个人、感谢法师、感谢同行、感谢道场、感谢佛教……很感动。你很感动也好,感谢也好,感人也好,感恩也好,不代表你要依止、亲近,这是两回事情。讲这些不一定(就是)要依止道场、依止法师,概念不同了,(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很多人)不明白这样一个内涵。

过去有一个寺院,寺院里边有一位法师很有修行。有一天晚上来了一个强盗,要来偷庙里的东西。法师说,没关系,你要什么自己拿,随你拿。那个强盗觉得很奇怪:这位法师是不是有什么功夫?我拿的时候,他会不会找我的麻烦?后来这个强盗把东西拿完了,那个法师说:你还够不够?强盗说,从来没遇到这样好的人。那个法师坐在那里干什么呢?他说,你要念观音菩萨。你自己缺乏东西,很贫穷,现在到庙里面拿东西,造了很多恶业,我正在为你修法,为你忏悔,为你回向。那这个法师的功夫就非常高。当然,我们如果根据一般的逻辑是很难理解的,一个小偷到庙里面偷东西,你让他随便拿。这就是说,你有没有这样一个境界。你如果有这种境界的话,你这样做就是对的;你如果没有这种境界,你认为对方到庙里面来偷东西,来盗三宝物,这还了得,后世要下地狱。那么你这样作意的话,你可能不让他拿,当然也是对的。但不让他拿,他可能把你给杀掉,都有可能。所以我们怎么作意是很重要的,很关键很关键。

所以修行的人不能从一般的表象特征来看,(从表象上)是看不出来的,要看到人内心的世界,(看到他)内心是一个什么世界。

《金刚经》里面讲:“须菩提,如我解佛所说意,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法没有定法,无有定法,就是没有固定的你所认为的“佛法是什么”这样一个标准答案。它是一个境界,不能用是什么、不是什么来衡量,来下结论。“尊者无说,我乃无闻。无说无闻,是真般若。”佛法到最高的境界,不需要说也不需要听,才是一个真正的般若,能所双亡。

说佛法,它要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内涵,你听的也是根据意思来听,根据佛法的内涵来听,听的人跟说的人这种境界能不能相应,就是能不能对机、能不能契理契机的一个关键。不然的话,说的人是一个境界,听的人是一个境界,这里面就有很大的差距,并且容易听错。就是你听的意思,不是说话的人、说法的人要说的意思。或者说,说法的人的意思,对方领会不了,领会错了,领会偏了,领会不到位,有曲解,都是有可能的事情。那么我们怎么样把佛法说出来,让人家能够很准确的领会?反过来说,我们要怎么样来领会法师为我们所讲的佛法?讲说轨理就很关键。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有可能我们讲得天花乱坠,对方(却)不接受。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听的人会认为,你讲的很多道理都是空洞的、不切合实际的,他先建立了这样一个宗,不管你讲什么他都不接受——他内心中已经做了这样的前行,已经做好了。每个人要来听话,都做了前行;我们跟人家说话之前,也做了前行:我要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来给人家说,或者叫对方怎样。要说话、要听话,肯定都要去“属意”,属意就是作意,你已经作意了。也只有你作意的时候,对方的话你才能够听得进去,才能够听得懂对方在讲什么。

那么,你作意的时候,你已经有了一个对对方的认识,已经有了一个观念。这种观念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比如,你的妈妈对你很好。那别人问你,你妈妈对你怎么好?你就很难讲,讲不清楚,可能讲半天也叙述不清楚。这个“好不好”是一种感觉了,是一种境界了。再比如两个朋友关系很好,你说,这个朋友对我不好,那个朋友对我很好。那这个“好”跟你妈妈对你的“好”,意思是不一样的,肯定是不一样的。一个法师对你很好,它的意思又不一样;两个同行互相切磋,对你很好,它的意思又不一样。所以,你很难来辨别世间上面的一个朋友,佛法当中的一个同参,我们跟随学习的一个法师和父母对你的关怀、帮助、利益的差别,讲不清楚。你只能引用一些别人说过的话,古人讲过的话,经论上讲过的话来作为自己的答案,实际上这些都不是你内心的状态。你说,善知识能够引导我们远离恶道、走上善道、成佛——这全是大道理,是一个公共的标准、公共的答案,实际上跟你没什么关系,跟你此时此刻内心的状态没有关系,这是一个非常浮泛的答案、境界。究竟这位法师对我学佛法有多大的帮助,有多大的利益,我们内心有没有(答案)呢?有没有作意,有没有加行,有没有意乐?刚才谈到,这些都还没有建立起来。

所以,在道场当中,我们修行用功,就是要在这些境界上去努力,所有的语言、叙述都是有限的。

《维摩诘经》中,维摩诘居士和文殊菩萨,最高的境界都不用讲话,默然。我们戒律当中也是一样,做羯磨,大家默然,默然就表示通过,都不用说话。你看到一个非常有修行的人,他整天不说话,或者说,一个整天不说话的人,我们就会认为他很有修行;话说多了,人家会觉得很散乱。但是,是不是我们话讲少了,就等于一个默然的境界?默然跟少说话、不会说话是不一样的。你不会说话所以不说话,这种默然跟很有境界的默然是不同的。默然,一切都很清楚,不需要去表达,因为很难把内心的世界讲清楚,所以默然;默然,但也不会做错,要做什么事情、应该怎么去做,都很清楚。就是不在语言的本身,一切尽在不言中。

我们遇到顺境、遇到逆境,都是自己的习气。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顺境,符合自己的心意;遇到逆境,不符合自己的心意,都是自己习气的反应。境界上没有顺和逆,对不同的人,都有一个不同的答案。有些人觉得这是一个逆境,有些人会觉得这是一个顺境。比如吃辣椒,会吃辣椒的人,越辣就越好吃,顺境;不会吃的人,放一点都受不了,不敢吃,就变成一个逆境了。你说这个辣椒到底是顺境还是逆境呢?它跟人的习性有关系,你认为它好就是顺境,认为它不好就是逆境。修行刚好就是要改变,不管顺境、逆境,都把它当做我们修道的增上缘,而不是对顺境去贪着,对逆境去远离,在这些境界上面去分别,这些都不是我们正确用心的方法。所以修行就是要修心,我们的心很重要。

过去净土宗的祖师讲“明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我们内心迷惑、迷茫、混乱,就是因为散乱、分别、执著、狂妄,都是内心不能宁静、不能寂静、不能清净所引起的。如果我们心静如水,自然而然对所有的外境都了了分明。

所以我们学佛法,就是要真正去体会、认识我们生命当中的佛法,让我们的生命拥有佛法,让佛法真正在自己生命当中体现、展现。般若智慧究竟是什么,不生不灭究竟是什么,空性究竟是什么,这些都是能够感受得到的,不是很遥远的。通过闻思修,通过净除自己的业障、培养信心、建立正确的知见,(佛法)慢慢慢慢就会越来越得到显现。

(义工根据录音整理,略有删改)

(xinsushi.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