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宗教 > 正文

[认识人生]之三:如何实践佛法

评论:0 来源:龙泉之声 作者:学诚法师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

听闻佛法,怎样听闻才比较容易有收获、入心?这是很重要的事情。“听闻”这个名词,我们常常会说到,也常常会听到。在论典当中对听闻也有要求——“希于遍知,专注属耳,意善敬住,以一切心,思惟听闻”“于自安住,如病想者”。“希于遍知,专注属耳”就是获得智慧、大智慧、正遍知,非常专注;“意善敬住”,我们的第六意识心,善于恭敬安住在法义上,以整个心思惟听闻,“以一切心思惟听闻”。对自己来讲,“如病想者”,犹如我们得了大病,到医院里请名医为我们看——医生告诉某某人得了什么病,什么原因引起的,现在要吃什么药,今后还要注意些什么问题,旁边的人,朋友、家人应该如何护理,医生讲完了之后,我们病人、照顾的人都会记得清清楚楚,不会忘记。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是以一切心来思惟听闻。

我们学佛法不容易以一切心来思惟听闻,现前一念心都是飘乎不定的,不能自己作意要去“意善敬住”,思想上没有这样的准备、要求、作意,说我听了佛法以后不能忘记,要受持、执持、信受奉行——没有这样的前行准备。

我们好多同修今天从城里到这里来共修,目的是要来参加共修。有开车的、有坐车的。有的一早自己开车过来,或者坐了好几个小时的车来到寺院里,但是自己在路上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车怎么开过来的,回忆不起来、印象不深。也就是这一两个小时自己怎么过来的,自己的心念是一个什么变化过程,不清楚。因为你只是想:我到了这个庙就可以了;还有些人来的时候可能会想,今天家里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安排好,没有处理好,现在还没有交代妥当,要打电话回去交代;还有些人会思考过去的事情、昨天的事情、前几天的事情,一直在思考,然后不知不觉车也就到了庙里。我说这个话的意思就是,同样一个过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心,这些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作用。

打坐也好、坐禅也好,首先要面对“觉”跟“观”,或者说“寻”跟“伺”,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粗的分别心和细的分别心。粗的分别心、细的分别心,对我们打坐、用功、听闻、专注会有很大的妨碍。粗的分别就是看到比较具体的、有形象的、比较明显的境界起分别。比如我们从佛堂到云水堂,走出去看到旁边很多树木、很多花草、很多飞禽等等,还会遇到人、听到声音,这些都是比较粗的分别;细的分别,比如走到路上我们就会关心这个砖头好不好、什么颜色,路什么时候修的、路好不好走等等,甚至会非常注意外境的变化、寺院的变化,发生的不同事情,都非常敏感。这就是我们凡夫心的不同,要么粗分别、要么细分别,有些粗分别和细分别都有。我们打坐的时候尤其明显——你坐在这里,自己想的事情、自己的心念,相对来讲就比较分明,不会那么混浊。当然另外一种人、很散乱的人,他坐在这里,坐得久了就会昏沉、晕头转向,瞌睡来了,他的念头就模糊了。这种昏沉掉举都是人心念上面的问题、随烦恼,都是烦恼,都是心态的毛病。粗分别、细分别也是影响我们入禅入定的障碍,属于不定法——有可能是善的,也有可能是恶的,也可能是无记的,看你怎么去分别。

恶作和后悔,对人的用功专注影响一样很大。你过去一件事情没有处理妥当,这种心会一直持续下去、一直放不下。比如有人来出家,或者来山上当义工,有些人刚好家里某个人不同意,父亲不同意、母亲不同意,他不敢对他们讲,怕有障碍。本来这是一个境界,但是他天天在担心、天天在等流,业增长广大,就变成很大的问题,最后对自己家里人很不好,自己又不愿意回去,就是不知道怎么办好。总之回去也不对,不回去也不对,不知道怎么做才好。那就要好好到佛菩萨面前忏悔,忏除前愆,把过去做错的忏除干净,把它忘记掉、忏干净。

就犹如一件衣服很脏了,拿去洗,用漂白粉漂白,再看不出这个痕迹,这样才叫做洗干净了。忏悔也是一样,如果你内心当中的这些影像去不掉,就说明没有忏悔干净。这个前愆,过去的、做错事的这些种子一直还在留在我们心里,对我们还是会有很大的障碍,也就是没有真心实意下功夫去忏悔。举例来讲,比如两个好朋友很要好,忽然有一天产生了误会,可能误会很深,你不知道怎么办。但是有一天你跟他解释说,某一天什么事情,是什么原因,怎么回事,对方理解了,这个心结就消掉了,因为对方已经理解你的意思了,你也看得出来对方理解我的意思,也就没有问题了。我们造了业、做了错事,我们对佛菩萨启白、对佛菩萨忏悔,佛菩萨不会误会,肯定不会误会,佛菩萨有大智慧、大慈悲,只是我们自己没有忏悔好,没有真正很认真去忏悔,所以才忏悔不掉。

这些对我们的心、意、识的影响都是很大的。我们学佛法的人,照道理应该要让善法增长广大。为什么要念佛、念法、念僧?就是要把这些善业天天放在心里,不能把麻烦的事情、头疼的事情天天放在心里,不然你天天都头疼。不要说很多,一个事情放在心里你都难过得要死,某个人、某一件事想不开,你心里都会有很大的负担,佛法就学不进去,更不要说很多了。这些都是我们修行过程当中会遇到、碰到,并且必须要去对治的问题,不去对治、不去想办法,这些关卡就会过不去。为什么要听闻佛法来对治呢?因为必须靠一个更强和善的力量来对治我们内心这些散乱、掉举和分别心。

我们忏悔以后,还要防止、悔防。我们如果没有预防、没有防止,它就会再发生,这些业习气也是在等流。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忏悔干净,一方面还要懂得如何来防护自己的心、如何来根据佛法戒律行持,这是很重要的。

有些居士到庙里就喜欢烧香,有些人更是喜欢烧头香,现在很多庙都很流行。大家半夜就来,还不到十二点就来,佛哪会说你第一个烧香他就特别高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佛还有分别心?一年到头只有第一个烧香的人佛保佑,以后的人佛不保佑,或者保佑的少一点?这纯粹都是我们人的一种分别心。该怎么来认识烧头香的问题?有一次在一个地方,一个记者问我,他说你怎么看的?这个观念本身都是一种误导。我说,人人都能够烧头香,天天都能够烧头香。一年当中你第一次去烧香就是烧头香,一天当中你第一次去烧香就是烧头香,天天都可以烧头香,人人都能烧头香,只要你内心当中真正有香,心香一柱。如果你内心当中没有香,你烧一把,对菩萨不好,对人也不好。有的香质量都很差、很呛鼻子,我们人都受不了,何况菩萨、鬼神——鬼神吃的都是香气(我们是段食),这肯定就会有麻烦了,哪里会保佑?

但是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思呢?总是希望我要比别人好一点,最好的要给自己……这是一种分别心。不知不觉的,不信佛的人有这种心理,信佛的人也有这种心理。这种分别心就是一个问题、一个毛病,这种观念就成问题。

有些人喜欢去朝山,四大名山、各宗祖庭——各个宗派的祖庭、各个祖师的道场,他觉得这才有加持力。要加持什么呢?要加持他平安、吉祥、健康、事业顺利发达、许愿,也就是内心当中对现世的许多所求,他觉得这些名山、这些圣地所供奉的菩萨才比较灵,能够满愿,所以就到那里去求。然后许了一个愿,这个事情办成了,以后怎么来感谢菩萨,这样的人也很多。这其实都是我们凡人的一种心态。佛菩萨无处不在,如果我们以一种烦恼的心、染污的心去求菩萨,菩萨会怎么看待我们呢?菩萨肯定会觉得这个人很可怜。如果你的业很重的话,他一样也帮不了你的忙。但是这样的一种状况却很流行。

又有些人觉得,要到哪个庙去打普佛、放焰口、放蒙山、做佛事、打斋、放生、做法会、做水陆……等等,比较灵验,那么他就去找这样一些庙。这些庙也逐步逐步变成做佛事,注重这些仪轨,注重这些场面为主。

无论刚才说到的烧香也好、许愿也好、做佛事也好,所有这些所追求的都是现世的一些安乐,现世的一些事情,它跟佛法的本意是了不相干的。

当然也有些人,他觉得到庙里应该去听法师讲经、听开示,但有时候却不容易找到。为什么不容易找到呢?现在交通、资迅这么发达,怎么不容易找到呢?可以打听,也可以问,还是能够找到的。原因在哪里呢?就是你有空去听的时候,可能没有地方讲,没有人弘法;弘法的时候你却没有空去听,对不上号。有时候,你想要听的这位法师不讲,讲的人你又觉得这个法师讲得不怎么样,不愿意听……总之会有很多障碍。你总是觉得应该某某大法师给我讲,或者某某大法师出来弘法,那我就愿意去听,这些想法都是很不切合实际的,这就是我们听不到佛法的原因。佛菩萨一直在说法,智者大师看到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说法“俨然未散”,就是你要有那种功夫。你要有功夫的话,自然而然就能够听得到对自己根基的佛法。如果我们不具有这种资粮、不具有这种条件,我们就听不到。

我们怎么能在现有的时空因缘下学到佛法,把握佛法的精神,理会、领会究竟佛法怎样同自己的生命相结合,如何以自己的生命来实践佛法?我们可以看(别人)了。别人怎么做,我们也跟着怎么做;别人怎么修,我们也跟着怎么修,在我们周围总是有比我们学得好、修得好的同参道友。那么,比我们学得好、修得好的同参道友就足以作为我们的助伴。人家都能够很安静地学,我们自己为什么安不了心,意念不能“善意敬住”?这就说明是我们的问题了。

我们每天念经、思考,那么,我们的问题究竟是什么?我们有没有去总结?比如说我们念一卷经,念完了以后,我们会认为这几句话讲得很好,这几句经文讲得特别优美、特别有内涵。如果我们一卷经念下来,每次能够有两三条的启示、两三个的心得、两三个的问题,把它记下来,天长日久,都会很了不得。但是更多的情况下,这卷经念完了,我们也就下课了;这堂课完了,我们也就去做别的事情了,不容易(去想)在共修的课上自己究竟得到了什么,有哪些方面受到启发,有哪些方面的感想,有哪些方面的心得;在听的过程当中自己存在什么问题,自己理解不了的,做不到的,或者没有听懂的。

我们常常会反过来,认为这个法师讲的听不懂,这个法师讲的把握不住要领,或者说跟经论上对不上号……等等,就是我们非常容易去观察对方的问题、说法师的问题、同行道友的问题、经论的问题。我们会去分别这部经这部论会有什么问题,这样学下去修下去会有什么问题,别人这么修下去会有什么问题,这个法师这么用功下去会有什么问题,我们不容易去想我们学下去会有什么问题,我现在有什么问题。就是我们常常替别人去担心——本来修行是自修自得,每一个人都修自己,当然,这样的话怎么会相应呢?不会相应的,不可能会相应。因为我们本身就不是以这样一种心态来面对佛法,不是以这样一种心态来面对佛菩萨。这些我们都是需要去调整、需要去对治的。

中国的禅宗,达摩来中国以后开始建立起来。(禅宗)提倡坐禅,形成了祖师禅。有祖师禅,也有如来禅,我们常常听到。过去讲“如来禅好参,祖师关难过”,一关一关难过。为什么难过呢?因为它没有章法、没有固定的套路。如来禅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怎么做,都非常清楚,告诉我们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是怎么回事。祖师禅,每一个祖师有一套风格,五家七宗,各个流派,差异都非常大。

祖师禅所要面对的是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人的心性的问题,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们人的心是有分别的,心的本性是没有分别的,心的体性是没有分别的。要让我们看到自己内心的体性,看到我们的本性,见到我们的自性,就是从有分别当中进入到无分别的一个境界。所以它不是渐次的,不是一步一步来,它一下子让你分别不起来,不思善不思恶,不知道怎么想,想不清楚,最好就不想,不想突然间就大悟了。

禅宗在中国,五祖以前以《楞伽经》印心,五祖以后以《金刚经》印心,近代虚云老和尚等又注重《楞严经》。这次到台湾去,中台禅寺也很注重《楞严经》。《楞严经》前半部份谈到明心见性,后半部份谈到悟后起修,就是悟了以后怎么修。《楞伽经》、《金刚经》、《楞严经》,从古至今,禅宗很重要的三部经典。当然可以再加一部六祖慧能大师的坛经——《六祖坛经》。这三部经很有意思,《楞伽经》是法相宗所依据的经典,六经十一论里面的一部;《金刚经》是法性宗、性宗、空宗所依据的经典;《楞严经》是真常唯心系所依据的经典。根据近代很多大师对佛法的归类、分宗判教,主要就是三大系:相宗、性宗、真常唯心,但是中国禅宗的禅师们能够把这些都与禅法结合起来——能够悟到《金刚经》跟禅宗有关系,(也能够悟到)《楞伽经》跟禅宗有关系,(还能够悟到)《楞严经》跟禅宗有关系。

那么,我们如果不是跟着善知识,跟着禅师去坐禅的话,我们拿着《金刚经》、《楞伽经》能不能坐禅、能不能开悟?肯定悟不了,没有办法悟。这就是说我们读经文同理解经文背后的涵义是不同的、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拿经文来念诵,但真正要达到那种境界——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离四句绝百非、超相绝踪的境界,肯定达不到,没有办法入门。

过去在禅堂里面打禅七,原来比较早期的,都是跑香。跑着跑着,忽然间香板一打,就让你停下,然后禅师、主七的和尚就讲开示。他还不是坐在那里讲,像我们今天这样坐着讲,在过去都是让你跑跑跑……忽然间让你的心停止,然后再给你讲,所以就比较容易入心。禅堂跑香,刚开始很慢,然后越跑越快、越跑越快,跑到最后你一直在那里跑,如果跑在后面会有很多人催着,是会相撞的,所以就必须得跑,和跑步一样。忽然间你不跑了停在那里,又不能动,然后他就跟你讲(开示)。这就要有很深的一种功夫,才有办法来启发我们人的心性。
很多禅师都明白应该怎么来用功,他告诉我们要去离相,离一切相,就是要把我们内心当中的种种的心相去掉。我们现在学道次第,内心当中要建立种种法相,禅宗刚好要把它们全部去掉,所以他不可以看经,也不可以念佛,不可以看书,也不可以打妄想,就是(要)把所有的相全部破掉。这两个是不同的下手处。到底我们要离相比较好,还是来建立这些佛法的形相比较好?你要建立,建不好就是着相,就会认为这句是佛法,其他的就不是佛法;你离相,离不好最后就变成断灭空,甚至着魔都有可能。

因为离相,所以禅师们悟到“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尽是法身”,看到所有的鸟语花香都是佛法,都是念佛念法念僧,这种境界就不是我们一般凡夫心的境界。他看到所有的无情也是在说法,不仅仅看到文字在说法。文字、一本书,它是无情,它是一本纸张订在一起的,就是文字能够说明佛法,山河大地、草木丛林也能够说明佛法,就看我们能不能悟得出来。如果我们悟不出来,我们一样还是看不懂。一本佛经,我们拿给从来没有看过的人或者不信佛的人,他就没办法看懂它的意思,字面的意思都理解不了。前几年我在广化寺讲课的时候,有一个朋友来找我,问一些佛法的问题。刚好我在那里讲课,他说,你讲课我要跟着去听。我说,你去听的话肯定会听不懂。他说,不可能,我是教授,怎么会听不懂?我正好讲的是《俱舍论》,讲完了下来,他说,你今天的课白讲了,我都听不懂,你那些学生肯定也听不懂。我说我的学生听得懂,他说不可能。因为不同的名言体系了,你忽然插进去听一节课,怎么能够听懂?肯定听不懂。必须要很多相当的基础。佛法也一样,这种境界比名言本身所要表现的涵义更高,因为文字是一个文字相,文字里面说明道理,道理里面包含内涵和境界,所以我们要通过文字本身来理解道理,从道理本身再契合法的一种境界,这样我们内心才会有收获。

我们常常讲烦恼、智慧,烦恼究竟对我们有多大的妨碍,对我们有多大的障碍、影响,有多大的坏处?我们也能知道,因为烦恼而造业、受苦、轮回、流转,但我们怎么把自己内心的这些烦恼归类、分类、给它贴上标签——这是什么烦恼,那是什么烦恼……就很重要。犹如我们库房里的东西,那么多东西可以一包一包给打包打好、贴上标签,你要找就很好找。

物质的东西很好归类,精神的东西就不好归类,烦恼就不好归类。因为你自己心都乱了,怎么归类?就搞不清楚。只有你清楚的时候才有办法归类,正念分明的时候、智慧具足的时候,才有办法了知烦恼相。本身我们起烦恼的时候,内心的这种现行和心相本身就是烦恼,就是这个烦恼起来的时候(有时候可能两个三个烦恼同时起来),自己认不清楚自己在起烦恼,这种心态就是一个烦恼的心态。我们一个人,从早到晚、一年到头,很少会认为自己的心态是有问题的,大部分时间会认为我们的心态是正常的,甚至我们学佛,我们的心态比别人要好——不会认为有问题,而认为比别人好。本来就是要作病想,“于自安住如病想”,本来我们修行就是要认清我们烦恼的特点、烦恼的相状。如果我们作意“我心态比别人好”,这样怎么能够认识到烦恼呢?这是不可能的,本身我们这种心态已经成问题了。

所以我们学了佛法,就是要认清烦恼的一些特点,然后来对治。对治,当然也可以用禅宗的办法——“离相”,不让它起烦恼,不去管烦恼到底怎么表现,只要不让它起,不让它起心动念,什么烦恼就都不起了。但如果起来了怎么办?要吃什么药?双管齐下,正面的、反面的、积极的、消极的办法都要用。
有时候你认为,现在这个烦恼起来了,我要再拿一个法来对治,结果对治不好更烦恼。“多嗔众生慈悲观”,你嗔心大,你说我要修慈悲心、去帮助别人,好言相劝,柔软语,本身你这样去修,去做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很难的一件事情,脾气暴躁要一下变成非常调柔,本身就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很难的事情。你坚持一两天,坚持不下去了,觉得这个很难修,那就更烦恼,弄不好还会引发更大的嗔心。你说我修了慈悲心、对人对事修了慈悲心,修得不灵验、修不好,别人感受不到你的慈悲心——这是常常会发生的。那么这种嗔心还会再增长。

我们念经、打坐、做功德、闻法……为什么要回向?就是将自己所得到的功德回向、布施、分享给所有的众生、亲友、怨家、冤亲债主、法界众生,让大家都能够消除业障,离苦得乐,与无量无边的众生结缘。这种心慢慢慢慢去培养,自然而然我们心心念念利益众生的念头、念力就会越来越广。不能老是想,我今天听了一句佛法,别人没听说过;或者说,我今天有一个什么心得,别人理解不了,别人理解不到,好像很神秘一样,好像觉得我们比别人要高出一筹一样。这就不是一种回转归向法界众生的心态。我们所得的、所拥有的好的东西、好的部分,愿意让大家都能够得到;让我们所有的善言、善行、善举、善法不断增长广大,愿意布施、回向给所有众生。自然而然时间长了,我们对其他众生就不会有怨有仇,就不会发嗔心,就是自然而然的,因为这是从大的方面来着眼、来着手、来用心。我们不愿意别人、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众生受苦;我们希望所有人、所有众生都得到快乐;我们不愿意跟所有的众生结怨。跟所有的众生有违缘,我们都是要忏悔的。

如果我们常常去串习这样一些概念,我们就可以少花功夫去想怎么来对治嗔心、怎么来对治慢心、怎么来对治怀疑……要对治怀疑、对治慢心,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怀疑,不是对所有人说的话都怀疑,是对有些人说的话怀疑,有些人说的话不怀疑,那我们到底有没有怀疑?信心也是一样,对有些人说话有信心,对有些人说话没有信心,那我们到底有没有信心?就都分不清楚了。慢心也是一样,有时候觉得我们会比谁高,有时候觉得我们会比谁差。要把我们所有的心变成佛菩萨的一种平等心,就很不容易了,就必须要有这种和光同尘的心,要有一种回向法界众生的心。

“和光同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幼稚园的小朋友要学佛法,又如七十岁、八十岁的老人要学佛法,我们都能够给他讲,都有耐心给他讲,都能够很欢喜给他讲,并且对方能够接受——小孩子也能够听得懂,大人也能够听得懂,老人也能够听得懂,也能够喜欢学。那么小朋友、青年人、壮年人、老年人,(不同人的)精神境界、思想、阅历、心性……差别是非常大的,你必须调换成一种跟他一样的心境才能够让他听得懂。假如我们以一个大人、以一个圣人的标准、佛法的语言对小朋友去讲佛法,他能够听得懂吗?他不可能听得懂。成年人的话他都听不懂,他都理解不了,他怎么能够接受佛菩萨、圣者的这些语言逻辑的概念?所以我们如何来将语言进行转化,就需要功夫了。同样如此,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如何来观察一个人的根基究竟是怎样一个程度,然后我们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对方才能够接受,这都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太注重语言、名言的话,又恰恰容易忽略佛法的意境。因为我们讲佛法的目的,是要让对方产生信心,对佛法有好感,相信佛法。要让对方对佛法有好感、产生信心,首先要对说话的这个人有好感、有信心,那么我们就要考虑到,跟对方讲佛法要如何与对方相处的问题。而不是说我给你讲佛法就比你高一等,那怎么能相处?不可能的。那我们怎么去弘法?肯定弘不了法。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说法、闻法要去考虑的问题。

有些人说,我不着相,我只要注重佛法就可以。当然对我们自己来讲,可以这么说,不着相。但是对初学的人、对外在的人,他就会很重视了。比如从你穿衣服来讲,你说,我的衣服穿不整齐、穿得很脏,跟你没关系,衣服穿在我身上。当然(衣服是穿在你身上),但到底有没有关系呢?也有关系。什么关系?对方看到难受。又比如你在一个房间里,别人卫生搞得干干净净,你不搞卫生,别人看着也会难受。这些都是有关联的,你不能说这个东西是我的,我愿意怎么弄就怎么弄,实际上都是有关系的。这就是说,我们要去体会别人的心。

我们凡夫修功德不知道回向,不知道回向就是因为我执非常坚固,做了好事就想占为己有,不愿意与别人分享,害怕我们这些好事回向了好像就变成不是自己的了,这个是不会的。这就如同我们点了一把蜡烛一样,再多的蜡烛来承接这个光明,这把蜡烛的光明也不会减少,只会不断增长广大。
所以我们修行、修心,都是这么去修的,慢慢慢慢去培养,忏除自己的业障,忏除各种违缘,增长我们的信心,把握佛法的实际内涵。

(义工根据录音整理,略有删改)

(xinsushi.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