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宗教 > 正文

[早斋开示]之八:心对境的关系

评论:0 来源:龙泉之声 作者:学诚法师

我们常常听到说,修行就是要处理好“心对境的关系”。外境产生感受,感受产生人的想法,想法产生行动,行动力强不强跟我们的心有关系,这就是五蕴。佛教里面最基本的法类——色、受、想、行、识。识就是心,色就是境,中间有感受,有想法,有行动。

境,外境,你有一个外境,他有一个外境,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外境。住在一个寺庙里面,每个人的境界是不同的,内心的境界不同,外在的境界也不同。我们如果仅仅注意到自己的境界,没有考虑到别人的境界,就容易不契机。同时,只注意自己的境界,不注意别人的境界,也有可能影响别人用功,甚至起反作用。

举一个例子,我们大家在佛堂都有自己拜佛的位置,在斋堂、寮房、工作间、教室,都有自己的位置、座位。本来你住这个房间,若无缘无故跑到别人的房间去,就是破坏别人的境界。别人在工作,你到那里去聊天,也是破坏别人的境界。你没有事到处游荡,别人看到后会观过,也是破坏别人心跟境的关系。给对方说话,本来你是讲给一个人听,而你站在那里,夸夸其谈、大声喧哗,很多人老远都能够听得到,人家耳根的境界都被你破坏掉。走路声音很响,也是会影响到人家的耳根、耳识。这些都是我们修行要去注意的地方。

在丛林里,过去常常讲,没有事不可以随便串寮。常住规定的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在什么场合,都是要严格去遵守的。如果一个同学到处乱走动,两个同学到处乱走动,三个同学到处乱走动,那庙就不成庙了,庙就成了一个公园了,这肯定是不行的。

讲的话要有意义,需要讲才去讲。讲一大堆毫无作用的话,讲一大堆废话,自己散乱,人家听了以后也散乱,听你讲话后更散乱。这也是破坏人家修行用功,妨碍人家的道心,是没有必要的。你自己要说话,要找一个听你说话的人,这就是影响别人的用功。

这些都是境界,先要把外境处理好,才能够把我们自己内心的境界处理好。外在的境界,每个人的境界,有一个公共的空间,就是公共的境界,这些境界就是我们要去处理的,就叫做心对境,而不是说我们旁若无人,自己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这就是一种错误的心相。修行、用功的人,内心应该是非常敏锐的、细腻的、清明的,清清楚楚,我们此时此刻、一天到晚要做什么,很清楚。

“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学问,什么叫学问?“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学问是在于积累的,而不是说谁聪明、谁不聪明,谁智慧、谁傻瓜,就看你有没有去用功,有没有去累积。然后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别人请教、讨论、切磋,自己的学问才会长进。如果常常认为自己学得最好,老喜欢去讲给别人听,那我们的学问怎么能够进步呢?

“宽以居之”,就是我们要宽宏大量,要有大愿力,要有大悲心。“仁以行之”,对别人、对众人要有仁爱之心,要有慈悲之心。

这虽然都是我们过去传统儒家的一些说法,但是都是能够运用的。

学佛法就是研究佛法、学习佛法,就是研究我们自己的生命,改善自己的生命,提升自己的生命。如果对我们的生命没有认识,那么修行就是白修了。只有让我们散乱、躁动的心慢慢静下来,对外境才能够观察清楚。就犹如镜子一样,非常明亮,对外境的反应才能够分明。如果镜子模模糊糊,境界来了就不分明。内心浑浊,说明人没有念知力,念知力模糊。

我们要“信自信他”,“信自”但是不能“自信”。“自信”就是说自己相信自己,不容易相信别人。“信自”,就是说相信自己能够成佛,相信“彼既丈夫我亦尔”,别人能够做到,我自己也能够做到。内在要有这种动力,内在有这种对自我的要求,内在有这样一个心理基础和认识。而不是相信自己最行,别人都不如自己,这种自信就会有问题。就是说,相信自己能够达到,而不是说相信你现在就有了,要去努力才能够达到,不去努力,你依然永远比不上别人。这些概念都是要辨析清楚,而不是说我们满头雾水,学佛法学到最后,说出来的话全是模棱两可的,那怎么行呢?肯定不行。

学佛法,就是培养人的觉悟,对自己生命的认识,研究自己的生命。自己生命研究清楚,同时,对别人的生命,对众生的生命,也就能够了解了。

近两个月来,大家各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变化、改善、进步,慢慢也越来越有序。今后还是要进一步在这方面去努力,在每一个细节上,在每一件事情上,在我们寺院里的每一个空间的位置上,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在每一个人的起心动念上,都是要能够真正去体现佛法。

如果我们一直在躁动,心的能量就一直在损耗。用功也好、学习也好、做事也好,就没有心力。如果内心非常的寂静,就有力量,才能够持久。修行就是要培养这种任运无间的功夫。什么叫做“任运无间”呢?首先要稳定,如果不稳定就会忽东忽西、忽高忽下,就不是“任运无间”;第二个是要持久,年年月月日日;第三个要圆满。圆满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我们做一件好事,大家表扬、夸奖,说某某人很了不起,那么你是不是能够做到每一天都做好事呢?这件事情每天都在做。同时,一天也不仅仅做一件好事,一天都在做好事,那就是不容易的事情,很难的事情。

我们常常是以一个善法来对治一个恶法,实际上,一天到头妄想纷飞,烦恼是非常多的,自己察觉不到。可能我们看到一个人发脾气,或者一个慢心很强的人,我们老觉得这个人脾气这么不好,或者说这个人慢心这么大。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处在另外一种烦恼当中,比如说现在人经常犯到的毛病——忧郁、焦虑、恐惧,种种负面的心理,是很多的,这些也都是人烦恼的写照。就是说,可能这个人是被这一种烦恼、情绪控制了,另外一个人是被另外一种烦恼、另外一个情绪控制了。我们如果没有很好的去学习佛法,运用佛法,人的情绪、烦恼是除不去的。

人非常容易相信自己的情绪,就是“自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看法、想法是对的,所以他才会认为说自己的行动是对的。人不容易培养起对别人的一种信心,“信他”是很难培养的。三宝、同行善友、祖师大德、善知识的各方面的开示,我们不容易真正入心,不容易任运无间,并且我们常常会怀疑。对自己要去做的事情,自己的决定,往往信以为真,事过了以后,境界过后我们又后悔:这样决定是错的,这样的想法是错的。这些都是我们的毛病,心对境发生的问题。

我们一天到头在庙里边,就是要去训练这些基本功。从早到晚,学什么、做什么、说什么,到什么程度,内心要分分明明、清清楚楚,而不能有一种投机取巧的心理,也不能有偷懒的心理,偷懒就是浪费自己的时间,投机取巧最后不会进步。只有老老实实、本本分分、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在庙里用功修行才能够一步一步很稳定地,很持续地在进步,否则都是很难的。

(xinsushi.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