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最为注重的就是念佛,有持名、观想、观象、实相四种念佛,都离不开“净”字。“净”是净土法门的核心,是信、愿、行三资粮的根本。所谓净,就是要我们净念相续。怎样才能净念相续呢?就必须忆佛念佛。
忆佛,即时时刻刻忆佛念佛,心里常常想念佛,如子忆母,儿子在外面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母亲,其次是自己要好的朋友,希望他们给予帮助,这是世人的一种常情。
世人除了想自己的父母,朋友外,不知道忆佛,念佛,满脑子胡思乱想。我们出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忆佛念佛,也有可能妄想纷飞,不能扼制。比如走路、吃饭、睡觉、谈话、打坐等等,都可以体察到我们内心是一个多妄想,多烦恼的世界。
世界人对于名利、金钱、地位、妻子、儿女……总是放不下,缠缚着身心而不能解脱,像万年胶一样,把他们的心牢牢的胶住,要想解粘去缚,是非常困难的,又像到在面粉里的蜜、油,如果要将这些蜜与油提取出来,也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出家人对于五欲也有贪求的习气,不过相对在家人而言,那就轻多了。阿罗汉还有一些习气存在,只有证道佛果,才能彻底断除。你看大殿里的十八罗汉,因为他们内心的境界各不相同,所以,十八尊罗汉像,十八个不同的模样。再看大殿中央的三尊佛像,其面部表情都是一样圆满,因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内心世界都是清净平等的,所以,佛的相貌是无二无别的,差别之处只在于手印,每一尊佛的总愿是相同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但佛的别愿各不相同,手印是别愿的体现,如释迦世尊的因缘是在娑婆世界;阿弥陀佛的因缘是在极乐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因缘是在东方世界。
凡夫之所以不能觉悟,是因为执着心深重强烈,因此,佛陀教我们先要破除我执,其次再破法执。众生对不净,虚假的肉体以及刹那生灭的妄心,不能正确的认识,执着为真我,处处以我为中心;对虚幻不实的物质世界,以为是真实不变的存在,因而贪恋三界中的一草一木,引起一系列的烦恼,痛苦而不能解脱,这是我们对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所产生的种种错误认识,所以,我们对身心以及世界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方能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净土宗告诉我们要时时忆佛,专心念佛。可是,大部分人都是停留在口头上。禅宗有口头禅,净土宗也不例外。口里虽然在念佛,心不知想到那里去。念佛这个“念”字的含义是明记不忘,上面一个“今”,底下一个“心”,意思是用现在清净一念心来虔诚念佛,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这才叫真念佛,如果一边念佛一边打妄想,那就不名为念佛了。
念佛,是念由心起,口出音声,一句句念的清清楚楚,耳朵听的明明白白。再回到心里,这样反复着念,尽此一报身念佛名号,西方三圣一定来接引。但有些人虽然手里拿着念珠,而他是在数念珠,不是在念佛。念珠的用途是在记算佛号的数目,不是装模作样,若仅仅在摩珠没有真正地念佛,这是在用功的方法上出现了偏差。
念佛本身,就是在学佛。所谓“佛”者,觉也,是真理的觉悟者,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圣人,教化众生脱离苦海的伟大导师。
佛的功德具足法、报、化三身,我们以凡夫心来理解佛的境界,那是错误的。身是聚义,佛的三身积聚了无量无边的功德。我们念佛之时,烦恼无法生起。因为善的力量强,恶的念头没有条件起现行;如果烦恼重重,正念微弱,正不克邪,势必会天天造业,所以,我们在念佛之时,就是在学佛,断恶修善。这样,久而久之我们也能达到福慧圆满,成就佛道。
前面说过,佛是无所不知,但不是无所不能,在《阿含经》中载:
有一位释尊弟子,不相信世尊有无所不知的能力,有一天,佛陀和弟子们来到树林里。这位弟子用试探的口气问世尊:这林中的树叶有多少片?世尊就告诉他说:这林中的树叶一共有几片。这位弟子不相信佛说的树叶的数目是正确的,于是,偷偷跑去采掉五片树叶,然后又问世尊;现在有多少片树叶?佛陀告诉他说:现在树叶少了五片,这位弟子感到十分吃惊。
在《大智度论》里记载这么一段故事:
有牧牛人请教世尊的牧牛方法。世尊虽然未曾牧牛,但世尊却能传授牧牛应注意的十一件事,并以此来化导诸比丘。一、知色,譬如四大及所造之色。二、知相,譬如行善行恶之相。三、知摩刷,譬离恶念。四、知护疮,譬护持五根。五、知起烟,譬多闻说法。六、知良田茂草,譬八正道。七、知所爱,譬爱法宝。八、知择道行,譬行十二部经。九、知度所,譬四意止。十、知止足,譬不贪食,十一、知时宜,譬恭敬长老比丘。由此可见,佛陀是位具足大智慧的人。
世尊未出家前,是位文武双全的太子。有一次,净饭王为了提倡武艺,谕令诸释种后裔,举办武术大赛。佛陀的堂弟提婆达多一箭射穿三鼓,亲弟难陀也是一箭连穿三鼓,而释迦太子,牵挽良弓,一箭穿透七个铁鼓,赢四周观众欢呼喝彩、掌声如雷。出家成佛后,还回到社会教化众生。不是说成佛以后,就住在佛的解脱境界,不管世间众生生死大事。
有人误解佛教,认为出家人对社会没有贡献。出家人一心修道,不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净化身心,同时也在弘扬佛法,让世人也能净化身心,改变社会的不良风气,这就是对社会的一大贡献。
我们念佛,不仅自利,也能利他。因为念佛的心是清净的、慈悲的,如果世上有更多的人念佛,世间就会出现更多的菩萨。那么这个社会就会更加安定、更加祥和,世界就不会发生战乱。
但是,有些人念佛常常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着魔,修禅的人容易着魔,《大智度论》卷五:“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修净土的人有时也会着魔,尤其比较用功的人而不明教理,往往更容易着魔。
魔是什么?能障碍我们修道,扰乱我们身心不得安宁的,都称为魔。不用功修行或是修行不得力,都是魔在作怪。有时,明眼人告诉他;“你入魔了”。他不仅不承认,反而骂辱对方。魔的种类很多,如天魔、死魔、烦恼魔、五蕴魔等,产生着魔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三点:
第一、不明教理。不学经教,不明义理,盲修瞎练,容易着魔。打个比方:我们要到一个地方去,首先要看地图,地图就是教理。只有在教理的指导下,修道方能成就。
第二、缺乏良师益友的帮助。也就是缺乏善知识的引导,同参道友的督促。善知识在引导,带路,修行就会很顺利,因为他晓得在修行的路上,什么地方可以歇息,什么地方会有障碍出现,这样,就可以引导我们趋吉避凶。
第三、自己不能觉察。自己不回光返照,冒然前进魔道现前,以为是佛道成就。过来人告诉你前面有万丈深渊,悬崖峭壁,可你不信不听,直往前冲,掉下去必定粉身碎骨。
初发心出家修道者对娑婆世界的认识,是微不足道的。不知地球有多大,更不知地球上的事事物物有多少,所有这些道理,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通达。不要说整个地球,就是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也不一定都完全清楚。有些同学有几样东西,有可能自己还不清楚呢。所以说,我们认识是非常有局限性,这些有局限的认识,还不一定是正确的。所以,希望诸位要广学多闻,这样,我们的知识,我们的智慧才能逐渐增长。
生死大事对现在的人来说,不能明知,就是古代的许多伟人也同样不很清楚。如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一个人活在世上,生前许多的事情还不能清楚,更不要说死后的境界。又如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的寿命确实非常的短暂,可是世间上的学问无有边际。我们所获得的知识,仅是沧海一栗。像孔子、庄子这样有成就的人,他们尚且如此谦虚,何况我们?孔子还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三人中,必定有位可以做我的老师。孔子这种谦虚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来的传统美德。我们时时刻刻应该保持一颗虚心参学的心,我们的各种知识,宗教情操,才能得到长养。
许多古人每每想到这一点,就非常的感慨,他们都认为自己非常的无知,只好“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我们有机会出家学佛,听闻佛法,有机会看到三藏十二部经典,要作难遇想。这些经典,是我们古来祖师冒着生命危险,九死一生而得来的。“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焉知前者难”。
今天,我们有这样好的条件,再不去用功修行,实在愧对古德,愧对自己,也对不起世尊和多生多世以来的父母师长。出家以后,侍奉父母的这份责任没有尽到,如果修行不能成就,不能解脱,又如何来报佛恩,报父母恩呢?省俺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里说:“云何念父母恩?哀哀父母,生我励劳,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推干去湿,咽苦吐甘,才得成人,指望绍继门风,供承祭祀。今我等既已出家,滥称释子,忝号沙门,甘旨不供,祭祀不给。生不能养其口体,死不能导其神识。於世间则为大损,於出世又无实益两途即失,重罪难逃。如是思维,唯有百劫千生行佛道,十方三世普度众生,则不唯一生父母,生生父母,俱蒙拔济,不唯一人父母,人人父母,尽可超升,”所以,出家后务必要看破、放下,一心学佛,成就道业。才能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在当今的高科技时代,能够发心出家修道十分难得,值得诸佛赞叹、龙天拥护的。既然如此,我们更应该珍惜念佛法门,这一法门不仅过去人适应,现在人更是适应;不经愚夫、愚妇适应。中、上根的人也适应。印度念佛得度的事例,我们尚且不说。就中国古代来讲,如唐朝的道绰大师,他每天念佛七万声。还有一位在台州涌泉寺的怀玉大师,一生念《佛说阿弥陀经》三十万遍,每天念佛五万声。净土宗的五祖少康大师一生非常精进念佛,还劝邻居们念佛,当地人本来都不信佛,谁也不念佛。少康大师想了一个办法,买了许多糖果,劝儿童念佛。只要小孩念一句佛号,少康大师就给他一粒糖果。这样,小孩就越来越多,当地的那小孩都变的非常听话,不仅听师父的话,也听家长的话,更不会骂人、吵架,家长们都感到十分高兴,觉得佛法不可思议,相信念佛确实能够得到利益。于是,无论男女老少都给少康大师一起念佛,少康大师的晚年,每念一声佛号,就有一尊佛像从口里涌出来。
前面谈到的宋朝永明延寿禅师,他虽然是一位有成就的禅师,又是一位虔诚念佛的大师。他本来对参禅非常感兴趣,对念佛法门也深信不疑,心里感到很矛盾。一天,做了两个阉,一个是禅、一个净土。在佛前发愿选择修持法门,抓了七次,结果都是净土阉。从此以后,日课弥陀十万声,而且每日还做一百零八件善事,写了许多着作,如《宗镜录》等。
在古代,不仅出家人重视念佛,社会上许多文人也提倡念佛。如:白居易一生精勤念佛,并且还作了一首念佛诗:
余年七十一,不复自咏哦。看经费眼力,作福畏奔波。
何以度心眠,一声阿弥陀。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
纵绕忙似箭,不废阿弥陀。日暮而途远,吾生已蹉跎。
旦夕清净心,但念阿弥陀。达人应笑我,多却阿弥陀。
达又作么生,不达又如何。普劝法界众,同念阿弥陀。
这首诗的大意是:我已经七十一岁了,不像以前那样写文章、作诗。咏词了。年纪大了,看经浪费眼力,修福报怕奔波、麻烦。如何愉快的度过晚年呢?只有一心念阿弥陀佛。行也阿弥陀佛,坐也阿弥陀佛,即便再忙碌,我也不停地念阿弥驼佛。我活在世上的时日已经不多了,而且佛道又如此的遥远,如果再不好好的用功念佛,蹉跎光阴,那就非常的可惜。我发愿早晚都要以清净心至诚念佛,有些文人嘲笑我,我还是一心念阿弥驼佛。你们虽有这么多的学问,如果不知念佛,又有什么用呢?普劝法界一切众生,都来专心念阿弥陀佛吧!
(xinsu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