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语解惑 > 正文

[答疑解惑]无分别的智慧

评论:0 来源:龙泉之声 作者:学诚法师

1、网友:为什么说,我们不要有分别心,又说修行人要是非分明呢?

学诚法师:无分别是指内心没有烦恼,不是对外境糊涂一片。譬如凡夫见黄金则喜,见牛粪则恶,这就是分别;修行到一定阶段的人看待外境,就如同明镜照见,虽然分分明明看得清楚此是黄金、此是牛粪,内心却没有起伏、好恶。

2、网友:既然佛法不二,为何老是强调善恶、做善事?

学诚法师:不二的智慧是果,分别善恶的修行是因。因果宛然,不可混淆颠倒。

3、网友:“理道场者,周遍刹尘;事道场者,净地严饰。”为什么理在刹尘,事在净地?“道场”是指什么?

学诚法师:理论上,万事万物无不是佛法,处处皆可修行;现实中的道场是指寺庙。凡夫修行需借事明理、从俗入真,先借助三宝地清净庄严的行相才能建立自己内心清净庄严的行相,而不可一开始就谈“不住相”。

4、网友:六祖说佛法是不二之法,执着烦恼和追求真理如果有区别的话,不算是分别心么?

学诚法师:无分别是果地的境界,追求真理、放下烦恼正是迈向它的阶梯。

5、网友:若在意出家和在家之分别,算不算住相呢?若住相了,怎会获得正信呢?

学诚法师:凡夫不可能一开始就不住相,首先必须要住相,靠种种清净庄严的形象来调伏自己内心的烦恼恶习,树立正信以破除邪见,慢慢才能增长福慧,达到“不住相”。

6、网友:无分别,那是不是对植物与动物也分不开了?

学诚法师:无分别不等于不了别,修行之人,对外境、心境都要了别得分分明明、清清楚楚,并知道如何依照业果去抉择、行事,这本身就是一种智慧。在了别分明的基础之上,内心对境不妄生爱憎,才是无分别。

7、网友:如果要超越世俗之情才能专心于道,是不是就有了分别心?

学诚法师:断分别、无分别是证得空性后的果相,不是凡夫在因地上的拙劣模仿,后者只是随顺烦恼的痴相。学佛有次第,先要善分别,慢慢开启智慧,最后才能无分别。如《大智度论》说:“初学不得便为说空,先当分别罪福。”

8、网友:喜欢美食和漂亮衣物算起了分别心与执着心吗?怎样才算无分别,不执着呢?

学诚法师:自己喜欢的就想拥有,不喜欢的就想远离,是强烈的分别,不知不觉之中,已经给自己套上了许多枷锁,不得自在。无分别、不执着,无论外境如何,内心都不为烦恼所转,大自在、大清凉,毫无挂碍。

9、网友:如果诸佛是一不是二,那么为什么阿弥陀佛还是光中极尊?为什么阿弥陀佛的大愿会超过其他一切诸佛?

学诚法师:诸佛没有区别,是众生需要信心。

10、网友:如何看待好恶美丑的分别?

学诚法师:世间法教人分别,佛法教人放下分别。

11、网友:虽然知道任何职业都能为人服务,但仍感觉某个职业更能影响人,于是去向那个方向努力。不知这样是一种分别执着,还是一种发愿?

学诚法师:无分别并不是在外境上不区别、什么都一样,而是在内心不起分别执着,这是消融烦恼、开启智慧之果。初学者最要紧的是根据业果抉择善恶,发大愿、种正因、结善缘,有了这些善分别,才能慢慢开发智慧,超越一切分别。

(xinsushi.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