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三宝,要靠三宝的力量,就要靠三宝对我们帮助,才能够解决我们内心的问题。
皈依三宝,有三种应该学,有三种不应该学,《广论》里面都有。
翻到《广论》107页,“若皈依三宝,是谓正近事。终不应皈依,诸余天神等。皈依正法者,应离杀害心。皈依于僧伽,不共外道住。”这是三种遮止。
“皈依三宝,是谓正近事”,优婆塞、优婆夷,成了佛弟子;先三种不应作,然后三种应作;先三种不应学,然后三种应学。这两个偈颂谈了三种不应学。哪三种呢?
第一种,不皈依诸天。皈依佛,不皈依诸天。“终不应皈依,诸余天神等。”天、神等等,这是皈依佛宝。也就是说,你今天要受皈依,首先你心里要想清楚,我要皈依佛,就不能去皈依别的教主。印度有大自在天、梵天等等天神,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宗教,各种宗教都有教主。释迦牟尼佛是我们佛教的教主。你不能说,我现在信基督教也信佛教,这就说明我们的信仰不虔诚。你信佛教就不能信别的教,但可以跟别的教的教徒做朋友。做朋友是可以的,但是不能皈依别的教的教主。所以我们要皈依的同修首先要想清楚,现在就是皈依佛,其他的一切天神、一切神都不皈依了。不是说现在不皈依,以后也不皈依,一辈子都不皈依,就皈依佛,永远不变。
第二,皈依法。皈依法,应离杀害心。对于有情众生,要舍离杀害的心、损恼的心。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法是在所有众生的份上来体现,佛法要利益所有的众生。如果我们的心没有想舍离“损恼有情”,那么就不叫做皈依法。什么叫做皈依法,反过来说,就是不能有这种起心动念——去损人、去害人的心。不仅是人,包括诸有情,蚂蚁、苍蝇、蟑螂等等,这种心都不能有,才能够长养我们的慈悲心。如果我们一边皈依法,一边没有舍离损恼诸有情的心,那就不是皈依法。
皈依僧,与诸外道不应共住。与信仰其他宗教的人不共住,共住就会受他影响。我们常常讲,要亲近三宝。亲近三宝,我们功德才能增长。有些人说,居士自己学就可以。居士自己学,你功德没有那么大,能量没有那么大,肯定不一样。居士,三五个人、十个八个可以,超过三十个、五十个就很难学,肯定学不下来。三十个、五十个你试试看,一百个、两百个你试试看,都会乱成一团糟。不要说社会上面的居士,住在庙里面的居士天天学,都还有很多的问题,烦恼都调不过来,内心都对立。社会上面的人,大家心跟心是很远的,表面客客气气,实际说的话都不搭杠,各说各的,那还学什么法?反正大家你好我好,就是客气,一个礼拜聚一起,就等于聊聊天一样,聊完了回去,很有受益。如果说你有什么问题、什么毛病,他肯定不高兴,人的行为改不过来,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皈依是有标准的。你先不遮止这三种应该止的,就不符合皈依的要求,《广论》里面是这么说的。至于我们很多个人的想法,不代表佛法的标准。你个人可以这么理解,如何如何,这是你个人的理解,不是经论里的要求。个人的理解跟经论里的要求不能混为一谈。所以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要遮止三种不应该学的。
下面《广论》又告诉我们三种应该学的。
107页第二段,“第一,谓于佛像,若塑若画,随好随丑,不应讥毁,置尘险处及押当等。不敬轻毁,皆当断除。应当执为是可敬田,犹如大师。”皈依佛,佛已经灭度了,哪里有佛呢?怎么皈依呢?佛像,佛像就是佛,佛像无论是泥巴塑的、纸绘的、石头打的、木头雕的,无论是庄严、或者是不庄严,都不应该讥毁。“置尘险处”,就是不能有很多的灰尘,卫生不干净,或者放在一个不安全的地方。放在不安全的地方,佛像会损坏。有灰尘的地方,就是不干净、不卫生的地方,不清净、不庄严的地方。“及押当等”,不能拿佛像去作抵押,拿到当铺里面去当。比如有金的佛像、有玉的佛像,这个佛像是古董,可能没有钱的时候,拿去抵押、抵押,这些都是不允许的,不可以用钱来计算。“不敬轻毁”,就是不恭敬,“皆当断除”。“应当执为是可敬田,犹如大师。”我们看到佛像就是“犹如大师”,大师就是佛。
我们眼前木头雕的佛像,他是佛吗?他是佛。为什么说他是佛呢?佛的化身,“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佛有三身,法报化三身,法身遍一切处,法身就是法。也就是,你如果把佛像当成佛的话,那就是佛的法身,就是法了,就是佛了。你如果把它当成木头,那就不是。历代祖师大德做佛像的目的、供奉佛像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容易观想佛。如果没有佛像,我们就不容易观想。我们看到佛像本身,就是需要我们这么去观想,而不是说佛像本身是不是佛,我们要把它观想成是佛,我们要这么想,我们要这么作观、我们要这么作意,这个就是皈依了,我们才会有这种殷重心、虔诚心、恭敬心,信心才能够培养起来。这个就是修皈依,修皈依就是这么修,不是说“哪里有佛啊?这是佛像,哪里有佛?”皈依也不是说念三遍就是皈依,它是告诉我们,经论里面告诉我们,你就是要这么想,你不这么想,就是皈依没有修好,方法不对路。三宝的行相建立不起来,三宝的功德不能忆念,我们的心都是烦恼,烦恼挡道。
第二应该学的是法,108页第一段的中间。“虽于正法四句以上应离不敬,又应断除一切不敬,谓抵押经卷、贸为货物,置秃土地灰尘险处,鞋袜并持及跨越等。应起恭敬,等如法宝。”哪怕四句经文,我们都应该要恭敬。四句是最少的意思,四句在印度来讲是最少,四句才能成话。“又应断除一切不敬”,对所有的经文、经卷,都应该断除一切不敬。
为什么《广论》里面告诉我们,佛法告诉我们,要断除一切不敬,就是因为我们会经常不敬,所以它才会让我们要断除一切不敬。就是我们不容易对三宝有恭敬心,所以修皈依本身就是要培养恭敬心。不是这个经本、佛像、出家的法师需要我们去恭敬,而是说我们应该去恭敬,我们佛法才会学得进去。如果我们对三宝的恭敬心培养不起来,就说明我们皈依心没有修起来,我们对皈依认识有偏差,我们打了折扣,所以内心就没有力量。
不能拿这个法宝去抵押,不能去做交易,当成东西买卖;也不能放在不干净的地方、放在有危险的地方。“鞋袜并持及跨越等”,就是我们不能又拿了鞋、拿了袜,(和经书)一起拿,拿在一个手上。“及跨越等”,就是我们没有把经本当回事,跨越过去。
这些行为是对法宝不恭敬的表相,它的表现的形式是非常多的,本质主要告诉我们的是“应起恭敬”。对佛像应当思维“是可敬田犹如大师”,对法宝应起恭敬,“犹如法宝,应当恭敬。”
第三,108页第二段,“若于僧伽,或出家众,持沙门相及于其相不骂不毁,又于一切种不应分党,视如怨敌,云汝等我等。应等敬重,犹如僧宝。”对出家众,或具足沙门相的人,不骂不毁,不能谩骂、不能轻毁。“于一切种不应分党”,所谓一切种,就是对所有的出家人不能分党。皈依僧,就是皈依法界一切贤圣僧,都包括进去。不仅仅是只是我们眼前的这些僧,这种功德是包括一切的,一切贤圣僧都包括进去了。那么你分党,乃至视如怨敌,哪个法师对我不好,哪个法师不给我说法,哪个法师说的我听不懂,不喜欢听,都是毛病。“云汝等我等,”我的法师,你的法师,等等,这都是问题。你对这个法师恭敬,对那个法师也恭敬、对第三个法师也恭敬,你也没什么损失,有什么损失呢?不能说对我跟他学法的法师恭敬,对不学法的法师就不恭敬。恭敬心,它只是我们人的心。不等于你对他恭敬,一定要给他钱才叫恭敬,那两回事,那个是供养了,恭敬跟供养是两回事了。你说,这个法师跟我不相干,我不需要去恭敬他,那我们人就没有平等心,我们皈依就会有问题。“应等敬重,犹如僧宝”,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常常会发生的毛病。
佛教为什么不容易发展呢,就是有很多党执。很多党执怎么产生的?我们听法的时候,这个法师讲的究竟了义法听不进去,最后会把不究竟、不了义的法听进去。不究竟、不了义的法怎么听进去?比如说听有些法师说,现在佛教很乱,最好不要乱跑庙;或者说现在有些法师讲得有问题,有错误,不能听。他(说这个话)是有前提的,不是对所有的,而是有这种因素,我们要注意,他是给我们提醒,而不是说我们对出家的法师不应恭敬,只是说可能有这种问题,跟你对出家的法师不恭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个是不了义的说法,并且是有一定界定、有一定前提的情况下。那么你把前提不要了,只要一个结论,那就会有问题,就会出很大的问题,我们皈依心就培养不起来。不仅培养不起来,我们的分别心会增长,不断增长分别心,那就麻烦了。
109页第一段,“敦巴仁波卿及大瑜伽师见碎黄布,在行路中,皆不轻越,抖置净处,如是行持,应随修学。自能如何恭敬三宝,则诸众生亦能如是恭敬自故。”敦巴仁波卿和阿底峡尊者,看到碎的黄布,不敢轻越,“抖置净处”,给它捡起来,抖得干干净净,放在干净的地方。“如是行持,应随修学。自能如何恭敬三宝,”我们自己怎么样恭敬三宝,“则诸众生亦能如是恭敬自故”,那么一切众生也会如何来恭敬自己。我们恭敬三宝的目的,不是要让别人来恭敬自己,只是你自然而然会感得别人来恭敬你。
比如我们寺庙里边一些法师都非常地用功、精进、修持、护持三宝,别人就很恭敬。这个法师天天默默无闻在做事,哪个义工也很了不起,所有听到、见到的人,都会起恭敬心。如果我们对三宝没有恭敬心,那么你在僧团当中,会觉得“我最辛苦”;在居士这个团体里边,会认为,“我做的事情最多,你们大家应该恭敬我”,那就麻烦了。反过来,如果我们恭敬三宝、对大众都有恭敬心,自然而然大家都恭敬自己、大家尊重自己。恭敬、尊重就是如此,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
我们首先对三宝的恭敬、承事、信心培养起来之后,那对同行善友自然比较容易。佛不会说话;法不会开口,也是不会说话;僧毕竟距离也很远,也很少能够在一起,你接触的、或者说见面的法师,毕竟是少数、个别的,这些同行善友、同学、同参,经常会在一起。那么我们如果对佛法僧这种恭敬心、虔诚心培养起来,我们内心就有一种力量,就有一种功德,本身这种功德是自己成就的一种功德。我们有了这种功德之后,再去用在对人对事的境界上,也就是说你把别人、对方也当成佛、当成法、当成僧,别人说的法当成法,对对方,也把他当成很高的、清净的一个境界,那就是很了不起的。娑婆世界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净土,他看到一切都是清净、庄严的,因为我们有烦恼,所以看到一切是相反。有烦恼就犹如我们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看人、看事、看物。
所以皈依三宝,三种应学,三种不应学,这不仅仅是对今天要皈依的同修讲的,皈依过的,皈依一次两次三次,不一定就能做到,不一定就能做好,不一定就能坚持。也就是说,我们很多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基础功不扎实,对三宝的恭敬心没有真正培养起来。
(本文为2009年10月2日学诚法师在北京龙泉寺对僧俗二众的开示,原《百法明门论(第十四讲)》下半部分。)
(xinsu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