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宗教 > 正文

[法音]身心之疾与对治

评论:0 来源:《法音》 作者:学诚法师

一、身心二苦困扰人生,佛法智慧提升生命

我们每个人都会生病,都要经历生老病死。疾病,简单来说可以分成身病和心病。身病就是身体方面的问题、身体的痛苦;心病,就是内心的问题、内心的痛苦。

佛教一直以来都与“医”有着密切的关系。释迦牟尼佛被称为“大医王”,《杂阿含经》中说:“有四法成就,名曰大医王者,所应王之具、王之分。何等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对治,四者善知治病已,当来更不动发。……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成就四德,疗众生病,亦复如是。云何为四?谓如来知此是苦圣谛如实知、此是苦集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诸比丘!彼世间良医于生根本对治不如实知,老、病、死、忧、悲、恼、苦根本对治不如实知,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于生根本知对治如实知,于老、病、死、忧、悲、恼、苦根本对治如实知,是故如来、应、等正觉名大医王。”

医院里的医生主要解决的是人身体方面的疾病,而佛教的出家人主要是引导人们断烦恼、解除内心的痛苦,去除心病;但实际上,身病和心病是有联系的。我们活在无明大病当中,对这些身心的疾病往往认识不清楚,浑浑噩噩、懵懵懂懂、糊糊涂涂,分不清病因、病灶。所以我们的生活,乃至整个人生,常常会出现一种摇摆不定、模棱两可的状态。好一点的,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再好一点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但是,我们如何能够一步一步的提升,用佛法的智慧来观照人生的实相、人生的问题、人间的痛苦,以及我们身心的毛病?

每个人活在世上都希望自强不息、生生不已,不断发展。人是万物之灵,人身非常难得。亚里士多德曾经说:“人有神性,亦有兽性。神没有道德,以无兽性故;兽亦没有道德,以无神性故。人者,兼者有神性和兽性。所以,只有人有道德。”儒家讲,人是“异于禽兽者几希”,也就是说,人既有动物的一部分特性,同时又有灵性,这种灵性是其他的有情比不上的。所以儒家就告诉我们要“存天理,去人欲”,“天理即在人欲之中,无人欲则天理亦无从发见”。佛教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人内心的烦恼与内心的智慧、灵性、觉悟是并存的。我们对外在执着、追求,放不下、看不清,而所追求的,可能恰恰是偏离我们内心的灵性的,这样我们的行为可能就是恶的,有害的。那我们是不是智慧、灵性、觉悟在起作用?如果不是,那就是烦恼在起作用,贪婪、瞋恚、愚痴、无明,种种有毒的、有害的心理在起作用。这样我们的心理就不会健康,心理不健康,就会导致我们的身体不健康。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的内心是清净的、善良的、觉悟的,我们所造的业就是清净的、善的,用佛教的语言来讲,就是广积资粮、福慧双修。我们以清净善良的心修集相应的善业,就可以得到健康长寿的果报。如《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说:“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长命报:一者,自不杀生;二者,劝他不杀;三者,赞叹不杀;四者,见他不杀,心生欢喜;五者,见彼杀者,方便救免;六者,见死怖者,安慰其心;七者,见恐怖者,施与无畏;八者,见诸患苦之人,起慈愍心;九者,见诸急难之人,起大悲心;十者,以诸饮食,惠施众生。以是十业得长命报。”

二、苦乐根本在于业果,安忍随缘身心自在

健康是人类自古以来的追求。在我国现存最早的皇室文献类史书《尚书》中,将“长寿”列为人生五福之首,“康宁”位居其三。两千多年后的1999年,80多位诺贝尔获奖者在纽约探讨“21世纪人类最需要的是什么”,最后得出一个共同结论也是:健康。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给出了一个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了躯体的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的健康。可以说,健康是人们生活幸福的一项重要指标。从社会的角度看,健康的标准不单单是身体的无病,还包括精力充沛、情绪乐观、身心快乐等等,有了这些,人们才能生活得比较幸福、快乐。

世间对健康的追求主要是基于现世安乐的,但是对佛教修行者而言,健康,或者说现世安乐并不是最终的追求。《华严经(四十卷)》里说到:“菩萨初学修菩提时,当知病为最大障碍。”“若诸众生身有疾病,心则不安,岂能修习诸波罗蜜?”初发心的菩萨,要了解病就是最大的修行障碍。如果我们身体有疾,心里就不能安宁,就没办法来修六度。“菩萨起化,先疗国王,次治众生,令无患苦,然后说法,调伏其心。”菩萨度化众生,首先要治疗国王、皇帝,然后治理众生,令他们都能够远离痛苦,然后为他们说法,调伏他们的心。

《成实论》里也谈到:“少病者能初夜、后夜精进不息。若多疾病,则妨行道。”“又有不适定难,谓行者有冷热等病。”“若疲极失眠,谓因缘故令身不适,有贪、忧、嫉垢等诸烦恼令心不适,则失禅定。”“是故行者应自将护身心,令其调适。”少病的人能在初夜、后夜精进修行不止,若多疾病,则对行道造成妨碍。诸多疾病不适,也会让内心不能安稳,从而不容易得到禅定,所以要把身心都调治在一个很好的状态。也就是说,如果身心不适,妨碍修行,那么就要积极主动地调整身心,以利修行。而且菩萨自利利他,从自他两方面都要这样去做。

佛陀讲,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因缘都是佛法的因缘。所以我们生病、治病也都是佛法的因缘,都能回归到佛法的修学上来。我们身心的苦痛也都是因为业力形成,因缘形成。善因就有善果,恶因就有恶果。正如《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谓诸异生及诸圣者,随有适悦行相乐受,下至生于有情地狱,由起凉风所发乐受,一切皆是从先造集善业所起。从不善业发生安乐,无有是处。所有逼迫行相苦受,下至罗汉相续之苦,一切皆是从先造集不善而起。从诸善业发生苦受,无有是处。”我们身心方面有各种各样的疾苦,都是因为有恶的因缘;这些恶因断除了,恶缘远离了,那人的身心就能安乐。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疾病就能够有一种堪忍的心,过去讲“难忍能忍”,就是能够承受得了内心及身体方面的痛苦。《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如是若由宿业及现前缘增上力故决定起者,此等暂时无能遮止,起已必须安然忍受。若不能忍,则反于此原有苦上,由自分别更生心苦极难堪忍。若能安忍,虽根本苦未能即退,然不缘此更生内心忧虑等苦。若于此上更持余苦助道方便,则苦极微而能堪忍。”

因我们对因缘果报并不能如实观见,所以常常不能十分信受。《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里讲,“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在世的时候就曾经说过,“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我们的肉眼是看不到的,但是佛眼能够看到。我们现在用显微镜才能够看到水里其实有很多微生物。另外,佛陀在两千多年前所讲的《佛说胞胎经》里,对于胎儿在母胎三十八周中发育状况的记载与现代医学对胎儿发育的认知、描述是一致的。作为大觉者的佛陀,是能够如实地观见一切的。

既然疾病同人的业报有关,同内因和外缘有关,那么如何让外在的因缘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更加有利?一方面,我们可以主动避免一些不利的外缘。但是外缘常常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反过来说,遇到对身心安乐、身心健康不利的因缘,怎么办?我们要有一种随缘的心,不执着的心,无住生心,对于不好的因缘不能去住相,就是要让我们内心能够自在,身心自在。否则,如果对一个不好的环境起了瞋恚之心,那内心的毒就会被引发出来。如果我们是一种超越的心理,解脱的心理,去观照外在的因缘,就更能有一种理性的、智慧的认识问题、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佛法告诉我们,要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我们来到世间,无论哪一个人,都不曾拥有什么;我们死去之后,离开这个世间也不会带走什么,带走的只是我们的业力,来到这个世间也是由于我们的业力,所以佛教讲“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再爱护这个身体,也不能带到下一世去。《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十)云:“天人礼枯骨偈云:汝是前生我,我今天眼开,宝衣随念至,玉食自然来。谢汝昔勤苦,令吾今快哉!散华时再拜,人世莫惊猜。又饿鬼鞭死尸偈云:因这臭皮囊,波波劫劫忙。只知贪快乐,不肯暂回光。自业锱铢少,黄泉岁月长。真须痛棒打,此恨卒难忘。……人神托于形骸之中,所以用形骸者皆神也。譬如匠人用斧斤,用之而善则为善器械,用之而不善则为恶器械。故为天人者,前世善用形骸者也,为饿鬼者,前世不善用形骸者也,其得其失皆在当时。”

实际上各种各样的行为是受我们思想的影响,如果思想是健康的,那我们的行为也是健康的;反过来说如果思想不健康,那我们的行为也就不健康,我们的身体也就会有病。这些都是有连带的关系。所以,我们的思想就很重要。

三、现代文明诱发新疾,健康危机危害身心

近代以来,工业化和全球化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看似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人们却并未因此而更健康、快乐。相反,一些从未出现过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给人的身心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一些疾病集中表现,规模之大,范围之普遍,发展之迅速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当代人共同面临着一场健康危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每个个体都在这个共业环境之中深受影响。

(一)个人不良习惯引起的现代文明病

2008年8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一篇报告里谈到:“全球化还被看作促使生活方式改变并促使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非传统性疾病成为流行病的主要因素。与使用烟草、不健康的节食、身体不运动和有害地饮酒等有关的健康问题在中低收入国家已经达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那里的各种趋势正在都市化和社会经济决定因素的背景下迅速地变化着。2005年,全球60%的死亡者,是因患非传染性疾病而死亡。”

报告中提到的诸如吸烟、酗酒,追求感官刺激与享乐,实际上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被感觉所控制,从而丧失了智慧的觉察,明明是对健康有害的事情,却沉迷其中,不愿远离。

(二)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精神心理病

现代人的压力非常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也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际关系也更加复杂。在这种竞争中,人的自私自利之心愈演愈烈,与他人的对立感越来越强。另外,网络、媒体技术迅猛发展,也使人们更多陷入虚拟生活,与外界人、事、环境越来越疏远。久而久之,自闭、孤独、忧郁、茫然、焦虑等种种负面情绪逐渐遮蔽人的内心。这些精神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心灵的力量越来越脆弱,人们变得没有能力去查找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自杀未遂者达1000万人以上;造成功能残缺最大的前10位疾病中有五个属于精神障碍。

(三)过度开发自然导致的环境污染病

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的是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而代价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破坏。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重金属污染等种种名目的污染开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我们的健康。中国新闻网2013年4月19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说,“世界卫生组织监测102种疾病当中有85种是受环境的影响。一份由公益人士制作的‘中国癌症村地图’在互联网上受到广泛的关注,村子的数量被认为超过200个。”在国际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TheLancet)发表的《全球疾病负担2010年报告》中指出,2010年空气污染在中国导致120余万人死亡。

(四)群体道德滑坡造成的食品安全病民以食为天,在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一些不法商人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不惜牺牲他人的健康,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不断被曝光的二恶英、甲醇、激素、洗衣粉油条、陈化粮毒米、苏丹红染色的鸭蛋、瘦肉精、铁酱油、毛发酱油,乃至添加三聚氰胺的牛奶、用染色剂熏过的馒头,养殖业乱用的抗生素、食品工业违规滥用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物严重超标等等,这些都对我们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这种行为对人心的影响也非常大,会导致人们常常处在一种担心和害怕之中。

四、危机根本在于内心,解脱烦恼要靠佛法

我们所面临的这些健康的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而深究其根源,还是在于人内心的无明烦恼。无明使人们看不清缘起因果的真理,认识不到自己与他人、环境息息相关,因而做出种种自他俱损的行为。这样的结果是,由于贪欲和无明的驱使,人们做出许多努力试图获得幸福与快乐,却因为不具备真正的智慧而最终陷入危机。正如《法华经》中所说:“深着于五欲,如牦牛爱尾,以贪爱自蔽,盲瞑无所见。……深入诸邪见,以苦欲舍苦。”

英国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展望二十一世纪》里说到:“贪婪本身就是一个罪恶,他是隐藏于人性内部的动物一面,人类如果要治理污染、继续生存,那就不但不应该刺激贪欲,还要抑制贪欲。”

佛教把贪欲、瞋恚、愚痴名为三毒。贪的烦恼如果同人的欲望结合在一起,这种欲望就是有害的、有毒的,对自己、对社会都会引发有害的后果。欲本身有善有恶,如果不是从三毒出发,而是从智慧、慈悲心、平等心、利他心出发的欲望就是善欲。我们做一件事,对人究竟是有害还是有利,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这个抉择就非常关键。如果一味为了经济发展,不择手段,不顾对他人、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这样的行为多起来,整个社会的人都会深受其害。

所以社会需要道德,人需要信仰,需要有善恶是非的标准。人们只有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有后果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才能止息有害的欲望,这些危害自他的行为才能得到中止。由此可见健康问题与社会人心关联之密切。

那么从个人的角度来讲,因为烦恼无明做一些没有道德的事情损害他人,不仅这个共业环境会回馈于自身,令自身受损,其实烦恼多了,心病发作,本身就会影响身体健康。《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欲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于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正法念处经》中说:“心清净故,血则清净,血清净故,颜色清净。”意思就是说如果人的内心清净,他的血就清净,那么病也就会比较少。

那么人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烦恼呢?就是因为我们对事物不能如实地认识。世间都是无常的、不究竟的,但是我们对这些无常的事物、不究竟的事物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错觉和执着,很难真正在当下大彻大悟——悟到无所得的原理,这样,一些美好的事物就非常容易在我们内心中留下深刻的回忆,让我们流连忘返。实际上,我们的心就是妄想,意就是执着,识就是分别。我们无法离开心意识,离开我们的妄想、执着、分别。而一旦有了妄想、执着和分别,那我们所缘的一切就都会有问题,都是无明。

所以,有觉悟的人,对佛法参悟比较通达的人,就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修行用功,也就是用自己内在的觉性,而不是内心的分别、执着、妄想来面对生活、工作和学习。如果能够这样做,那么所有的烦恼、障碍、问题,当下就能够超越。有句话叫“不离本处,即得菩提”,菩提,就是在烦恼中当下的彻悟。我们一天24小时都应该要知道自己起的什么心,动的什么念,这就是修行。不过,因为我们意识心的分别非常快,末那识的执着非常坚固,阿赖耶识的妄想也非常多,所以必须要靠佛、法、僧三宝的力量才有办法来对治。

佛教里面常常讲无常、无我,“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名为佛教的三法印。为什么佛教一直强调无常和无我?其目的就是要减轻我们的心意识对外在事物分别、执着、妄想的程度。我们的分别、执着、妄想减轻了,我们的内心才能够解脱,痛苦才能够减少,身体才能够健康。所以佛法的作用就是改变我们的身心,让我们越来越健康,越来越有力量。内心有力量,我们才能够做更多事业利益众生,利益社会。

五、五蕴色心相依不二,超越对立自他一体

人的身心是由五蕴构成的——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五蕴和合的整体。色蕴就是我们的身体,它是会变坏的。受蕴是我们内心当中的种种感受,有痛苦的感受、有快乐的感受,有非痛苦非快乐的感受。想蕴就是我们各种各样的记忆。我们经历的事,我们读过的书,乃至我们心里的活动都能够记住,这都是想蕴的作用。行蕴就是我们内心的活动,内心的造作,内心的状态。识蕴就是我们的识。“受想行”是我们的心所,我们的心识、心所与我们的肉体和合,就构成了我们这个人。

《瑜伽师地论》里谈到:“诸色法为心、心所之所执持。由托彼故,心、心所转安危事同。同安危者,由心、心所任持力故,其色不断、不坏、不烂。即由如是所执受色,或时衰损或时摄益,其心心所亦随损益。”因为有心和心所任持的力量,所以我们的色身才能够不断、不坏、不烂。色身与心识,有如一对安危与共的密友,不能分离。所以身心互依,是非常密切的。

明朝的一如法师说:“一切诸法唯心本具,即是妙色妙心,心即是色,色即是心,心外无色,色外无心,互具互摄,故名不二。”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实际上我们所缘到的境界都是我们内心的显现。我们如果能够觉悟到色心的关系是不二的,是相依的,内心就不会为自己的烦恼所动摇,就不会为外在的种种境界所扰乱,就能够远离主观跟客观的对立,就能够从世间种种名言概念以及是非评判标准中解脱出来,逐步与佛法的标准相应,也就能够顿悟、解脱,能够自在、快乐。我们不自在、不快乐,其实就是对外在的境界扭曲、误解所造成的。实际上,对外境的认识跟我们的心有很大关系。有我执在,就会产生烦恼,那么六根对六境的时候就夹杂着烦恼,我们对所缘境的认识就会有问题。

反过来说,我们没有用智慧去观照,外在的这些境界就仅仅满足了我们内心的烦恼,所以种种的分别产生种种的执着,就有善有恶,有喜有憎,有高低,有贫富,有是非,有对错,有这样种种的二元对立。实际上佛法告诉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世间的一切,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个人对世界、对人生种种的感受,就如同喝水一样,水温到底合适不合适,是烫还是凉,我们应该有正确的感受。有了正确的认识,我们才能做出如理的取舍,这样才不会活在一种盲目、无序、混乱、迷茫的状态中。

所以我们学了佛法之后,存在的本身就能够超越,就能够解脱,而不是说另外有所谓的解脱和超越,存在的本身就超越了种种的对立。所以有了佛法智慧的观照,我们就能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自己和他人是相互依存的。

每个人从小到大、从生到死都需要外缘。穿的衣服,吃的饭,喝的水,里面都有很多人的付出。生病的时候要看医生,要吃药;出门时要坐车,即便是走路,也需要道路,这些都要有人提供,我们才有办法生活。我们需要外缘,没有外缘我们就不能生存,也不能发展。世间的一切都是相依共存的,都是缘起法。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那我们对外在的种种就会视而不见。

同样,我们要获得某种成就,也依赖于他人。比如,一位老师教了很多学生,那么他的学生成就了,这位老师才有大的成就。如果一位老师教了学生,学生都不成长,很难讲这位老师有多大的成就。反过来说,因为老师学识很渊博,道德很高尚,所以学生才能够学习到有益的知识,才能够在人品、人格方面受到很好的启迪,最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也就是说,我们的成就是因为别人的成就,所以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

爱因斯坦曾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如果我们认识到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就会把外缘作为自己生命的一个重要部分来看待,就容易启发感恩的心,这样我们与外在的关系就会很和谐。对环境也是如此。如果认识到外在环境与自身的密切关系,那么就会非常注意,因为如果不注意保护环境,整个环境污染,我们的身心也会受害。

不过,我们因为烦恼的原因,常常会伤害自己周围的人——亲戚、朋友、同学、老师,最容易观察他们种种过失,这样心里就会扭曲,就会导致关系紧张。如果我们一直观过,那么可能别人说正面的话,我们都会反面去理解。比如,别人为你好,看你身体不好,让你多休息,你都会觉得他在嘲笑自己。我们带着烦恼去看别人,所缘的就都是颠倒的,再以烦恼情绪回应别人,就会给别人带来伤害。这都是因为我们智慧觉悟欠缺所造成的。所以我们应该要有这种超越的、解脱的、圆满的认识,不能有偏颇的认识,这样我们才能够活在一种快乐、安详、自在的氛围当中,才能够保持一种善良的情绪。有了善良的情绪,我们才能够做善良的事业。

六、契合因缘积极疗治,笃信因果善护心念

既然知道了问题的根本在于内心,那么对待身心的疾病,具体我们应当怎样做呢?

首先,何为身病,何为心病?《大智度论》里谈到:“种种内外诸病名为身病,淫欲、瞋恚、嫉妒、悭贪、忧愁、怖畏等种种烦恼,九十八结、五百缠、种种欲愿等,名为心病。”《四谛论》中说:“病有二种:一、身;二、心。身病复有二种:一、因界相违,名‘缘内起’;二、因他逼触,名‘缘外起’。是身病者,由名、因、处有差别故,品类多种。名差别者,谓漏、癞、痈、疽、气、瘚、肿、癖、疟、风、狂等。因差别者,谓痰、风、胆及等分病,或单或二或三或四。如是痰等有六十二,为病家因。处差别者,谓头、眼、耳、喉、心、腹等。是名身病。……心病者,因邪妄起,谓忧烦等。此病亦有二种:一缘内境,名内门惑;二缘外为境,名外门惑。由名、因、处有差别故,品类多种。名差别者,谓贪、瞋、慢、痴、见、疑、谄曲、欺诳等。因差别者,谓净相、失相、有无等相为心病因。处差别者,谓色等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如经说色爱乃至法爱。”(卷第一)对待身病,我们首先要识知身病的因缘。《大般涅盘经》云:“身病有五:一者因水,二者因风,三者因热,四者杂病,五者客病。客病有四:一者非分强作,二者忘误、堕落,三者刀杖瓦石,四者鬼魅所着。”(卷第十二)隋朝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中将引发疾病的因缘概括为六点,“病起因缘有六:一、四大不顺故病;二、饮食不节故病;三、坐禅不调故病;四、鬼神得便;五、魔所为;六、业起故病。”(卷第八)认识了疾病产生的因缘之后,在治疗方面,要契合相应的因缘,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智者大师《摩诃止观》中说:“治法宜对不同,若行役食饮而致患者,此须方药调养即差。若坐禅不调而致患者,此还须坐禅善调息观乃可差耳,则非汤药所宜。若鬼魔二病,此须深观行力及大神咒乃得差耳。若业病者,当内用观力,外须忏悔,乃可得差。众治不同,宜善得其意,不可操刀把刃而自毁伤也。”

倘若方法不对,病就治不好,甚至会错过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横死。《法句经》里说:“佛告长者:人生世间,横死有三:有病不治为一横死;治而不慎为二横死;骄恣自用,不达逆顺为三横死。如此病者,非日月、天地、先人、君父所能除遣,当以明道随时安济:一者四大寒热当须医药;二者众邪恶鬼当须经戒;三者奉事贤圣,矜济穷厄,德威神只,福佑群生,以大智慧消去阴盖。奉行如此,现世安吉,终无枉横,戒慧清净,世世常安。”(卷下)还有一些因缘也会对疾病的疗治产生很大影响。《增一阿含经》中说:“疾病之人成就五法,不得时瘥,恒在床褥。云何为五?于时病人不择饮食,不随时而食,不亲近医药,多忧喜瞋,不起慈心向瞻病人。是谓,比丘,疾病之人成就此五法,不得时瘥。若复病人成就五法,便得时瘥。云何为五?于是,病人选择而食,随时而食,亲近医药,不怀愁忧,咸起慈心向瞻病人。是谓,比丘,病人成就此五法,便得时瘥。如是,比丘,前五法者当念舍离,后五法者当共奉行。”(卷第二十四)除此之外,还应当积极调身修善以预防疾患。第一,合理饮食。《华严经(四十卷)》中说:“如是身病从宿食生。若诸众生能于饮食知量知足,量其老少、气力强弱、时节寒热、风雨燥湿、身之劳逸,应自审察,无失其宜,能令众病无因得起。”(卷第十一)智者大师在《金光明经文句》中说:“饮食得病者亦有六:一、过量食;二、少食不足而止;三、过饥食;四、逆时食,未饥强与也;五、妨食,如食肉饮生乳使人癞;六、不曾食而强食,如南人饮浆、北人饮蜜。”(卷第六)合理饮食能够避免诸多的疾病。

第二,经行运动。《十诵律》载:“经行有五利益:剿(矫)健、有力、不病、消食、意得坚固,是名经行五利。复有经行五利益:能行故,解劳故,除风故,消冷热病故,意得坚固,是名经行五利。”

第三,修善离恶。《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说:“有十业令众生得少病报:一者不喜打拍一切众生;二者劝他不打;三者赞不打法;四者见不打者,心生欢喜;五者供养父母及诸病人;六者见贤圣病,瞻视供养;七者见怨病愈,心生欢喜;八者见病苦者,施与良药,亦劝他施;九者于病苦众生起慈愍心;十者于诸饮食能自节量。以是十业得少病报。”修集善业,远离恶业,自然能够健康少病。

佛法告诉我们,缘起缘灭。人生病,就是缘起,这个因缘起的时候,我们想办法把它去掉,就是缘灭。要真正灭掉生病的缘起,还是要从根源下手。万法都是有因果的。因为有因果,所以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反过来说,我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才会有好的结果。那么为什么会有不好的行为?是因为我们的心不好、思想观念不好。我们没有长期持续地来培养健康善良的思想和观念,就会导致一些恶法、恶念、妄想在内心滋长,这样我们的行为就没有力量,或者说我们的行为就会错谬,就会为恶。所以,一个贪心很重的人,可能做梦发大财;瞋心很重的人,可能做梦跟人吵架,乃至于跟人打架。这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那我们的心如何能够摆脱烦恼的束缚,不再造作恶业呢?佛教告诉我们要明心见性,要能够生死自在。只有自在,才是解脱的一种境界。我们死的时候要得到自在,活的时候更应该自在;活的时候不能自在,死的时候怎么自在?所以我们需要行善,常常行善,心心念念都要行善。我们不需要在外相上去分别、计较、执着,外相上我们是认识不清楚的,也认识不完。我们每天接触的境界非常多、非常广、非常杂乱,如果内心不清明,不清净,没有力量,那么缘的境界越多,内心越受影响,最后在内心里装的都是无用的垃圾。

信仰让我们能够非常理性地、自觉地观照自身的缘起和世间的缘起。只有认识清楚自己和世间的缘起,才知道这些因缘果报。一件好的事情成办,有好的缘起;一件不好的事情出现,也有不好的缘起。通过这一系列的缘起,我们再来推广、观照,这样我们对世间的因缘果报,对自己的因缘果报,对现世的因缘果报,乃至对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的因缘果报之间的连续性,就会慢慢有笃定的信仰和体认。所以,信仰不是一种教条,它能够让我们非常理智地认识世间。

所以我们需要善护自己的心念,要护持自己清净的念头、善良的念头。自然我们的心就会越来越清净,烦恼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弱。我们去寺庙亲近良师益友,其目的就是要护持内心中这种善的力量,让我们善的力量能够不断萌发。用佛教的话来讲,就是发心,发善心、发大心、发菩提心。

七、修心超越身体执着,明识苦本精进求道

虽然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除身病的痛苦,但是我们要认识到,这个身体是宿业所感、四大假合的,老病死的痛苦其实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对这个身体越执着,内心的痛苦就越大。所以我们真正要做的是通过修心来超越身苦,乃至最后转凡成圣。

《增一阿含经》中说:“此身多诸衰苦,但以薄皮而覆其上。长者当知,其有恃怙此身者,正可有斯须之乐,不知长夜受苦无量。是故,长者,此身虽有患,当使心无患。”(卷第六)《大智度论》中说:“有二种苦,一者身苦,二者心苦。是诸圣人以智慧力故,无复忧愁、嫉妒、瞋恚等心苦。已受先世业因缘四大造身,有老、病、饥、渴、寒、热等身苦。于身苦中亦复薄少,如人了了知负他债,偿之不以为苦;若人不忆负债,债主强夺,瞋恼生苦。……凡夫人受苦时,内受三毒苦,外受寒热鞭杖等,如人内热盛,外热亦盛。如经说:凡夫人失所爱物,身心俱受苦,如二箭双射。诸贤圣人无忧愁苦,但有身苦,更无余苦。”这就是圣者与愚者的区别。

《瑜伽师地论》中也讲到:“应知略有二种变坏:一者诸行衰老变坏,谓如有一年百二十,其形衰迈,由是因缘名身老病;二者心忧变坏,由是因缘名心老病。第一变坏,若愚,若智,皆于其中不随所欲。第二变坏,智者于中能随所欲,非诸愚者。又诸愚夫若身老病,当知其心定随老病。其有智者,身虽老病,而心自在不随老病。是名此中愚、智差别。”所以佛教告诉我们要转凡成圣,转识成智,转烦恼成菩提。

那么要怎样远离内心的忧苦,破除对身体的执着呢?首先,我们可以缘念他人的付出,他人的苦乐,避免陷入对自己苦乐的执取中。《增一阿含经》说:“贤圣弟子所应病物便病,是谓彼人不起愁、忧、苦、恼。当作是学:‘我今所病非独一己,余人亦有此法,设我于中起愁忧者,此非其宜,或能使亲族起忧、怨家欢喜、食不消化,即当成病,身体烦热,由此缘本,便致命终。’尔时,便能除去愁畏之刺。”另外,如果能换位思考,想到亲友、他人因自己陷于疾病而愁忧苦闷的心情,自然会生起为遣除亲友担心而积极振作的利他之心。这些如理思维都能帮助我们从对自我感受的执取中超越出来。

进一步,还应观察无我的道理。《大方广圆觉经》说:“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维摩诘所说经》中说:“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无有实法,谁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又此病起,皆由着我。是故于我不应生着。”我们常常会执着于这个身体是“我”或“我的”,那我们四大分离时,哪个是“我”,哪个是“我的身体”?哪个是疾病的领受者?其实这个身体并不是“我”,也就没有一个真实存在的受病者。佛法告诉我们“无我”,既然无我,就没有“我所”;因为没有我所,所以病也就不实。

所以说我们不能有太多的执着,不能有常见。所谓常见,就是我们对一件事物总认为它是不会变化的,比如认为生病永远生病,不生病永远不生病。生病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恐惧焦虑,担心病会不会好。而身体健康时却不会想到自己可能会生病,所以疾病来临时便常常手足无措。实际上,我们之所以害怕,就是因为无明愚痴,不能正确了知无常无我的道理。如果我们了知了病因、病源,也就不会害怕。

《大集经》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维摩诘所说经》说:“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有句话讲,“智者求心不求佛,愚者求佛不求心。智者调心不调身,愚者调身不调心。”有智慧的人不求外在的佛,佛实际上是在我们的心里。而愚痴的人总是向外求,不从自己内心着手。所以有智慧的人就调心,愚痴的人只知道调身。

一切世间的乐受都是短暂的,向外追求最终还是会导致痛苦。如《大智度论》说:“一切世间乐受,皆从颠倒生,无有实者。……虽欲求乐,能得大苦。”只有启发内心的觉悟,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永恒不变的快乐。《大涅盘经》云:“佛者名觉,既自觉悟,复能觉他。”我们学佛就是为了成佛,就是为了得到觉悟,究竟离苦得乐。印光大师说:“儒释无二道,生佛无二心。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切有情,皆禀真如佛性而得建立。”(《增广文钞》儒释一贯序)我们悟到了真如法性,悟了诸法实相,就能够断除烦恼,彻底解决一切痛苦。

所以我们修行就是要祛除妄想,妄想没有了,也就没有妄念。那么如何来祛除我们的妄想和妄念?必须要悟到“无所得”,悟到了“无所得”、“诸法毕竟空”,种种的妄想就没有了。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我们造了种种的恶业,都是由于我们有不好的动机,也就是不好的念头,如果知道恶业的源头在哪里,那我们在动机方面把它断掉,这个恶业就不能相续。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知道善心善念是怎么生的,怎么灭的,怎么让它不坏灭,那么善业就能够增长。所以我们常常讲发菩提心,就是来培养这种力量。

我们的一生是很短暂的,几十年很快就会过去,甚至在这几十年当中也会遇到无常。《四十二章经》里讲:“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闻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闻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命实际上是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人就死了,就成了下一生。所以我们更应该利用这个有限的人生,精进修道,成办我们无限生命的究竟大利。我们这个有限的人生,不应该是一个桎梏的人生,一个被烦恼缠缚的人生,应该是一个解脱的人生,觉悟的人生,无我的人生。

(xinsushi.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