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语解惑 > 正文

[念佛]如何在读诵经书的时候做到念而无念 无念而念

评论:0 来源:学诚法师微博·乙未 作者:学诚法师

网友:请法师开示如何在读诵经书的时候做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

学诚法师:你能理解什么叫做“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吗?修行不是追求高深莫测的境界、探究各种自己不懂的理论,而是踏踏实实从自己的身心上入手,观察认识自己的贪嗔痴慢,树立正见、培养愿力,在每一个具体的人与事上用功。

------
学诚法师部分是应机而答,请不要将某个回答放在任何情况、语境下统一使用。
您有疑惑,欢迎点击 学诚法师(新浪)/学诚法师(腾讯) 请益学诚法师,随喜您~


学诚法师谈印光大师

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节目主持人王鲁湘:“您能够出家,是不是有前生的因缘呢?”

学诚法师:“我想应该是有的。当年在莆田广化寺得到了圆拙法师的很多栽培,他老人家曾经亲近过印光大师、弘一大师,是他们两位大德的弟子。我能够有今天,同圆拙老法师有很深的因缘。当然,说不定前世自己也是当和尚。”

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节目主持人王鲁湘:“您在广化寺出家,应该算佛教当中哪个宗派呢?”

学诚法师:“圆拙老法师主要是持戒念佛,我在广化寺主要也是如此。印光大师和弘一大师很有风格,弘一大师认真,印光大师老实,所以圆拙法师教导我既要老实也要认真,我也是遵照这样的教导做人、做事。”

…………

查看更多请点击:《学诚法师谈印光大师》


学佛者念佛而不明教理是否遗憾?

印光法师答:念佛修持,如服药然。能明教理,如备知病源、药性、脉理。再能服药,所谓自利利他,善莫大焉。若不能如是,但肯服先代所制之阿伽陀药,亦可愈病,亦可以此药,令一切人服以愈病。祇取愈病,固不必以未知病源、药性、脉理,为憾也。(文钞续编卷上复念佛居士书)

印光大师:都摄六根,为念佛最妙之一法。

念时无论声默,常须摄耳谛听。此乃合返念念自性,与返闻闻自性之二义 而兼修者。返闻单属自力,返念兼有佛力,则为益大矣。心念属意,口念属舌,耳听属耳,眼皮下垂,即见鼻端,则眼鼻二根亦摄。五根既同归一句佛号,身根焉有不恭敬严肃之理乎。故知都摄六根,下手在听 。能都摄六根,则心识凝静而不浮散,便名净念。以六根既摄,杂妄等念潜消故也。净念又能常常相继无 或间断。则念佛三昧,可即得矣。故下曰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此大势至菩萨,以教化九法界一切众生者 。实三根普被,有利无弊也。果肯依之而修,当必有观行相似等利益可得也。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二复张曙蕉居士书八

又楞严经势至圆通章末后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无选择 者,遍用根尘识大以念佛也。念佛仗佛力了生死。禅仗自力了生死。今人能悟者,尚不可多见。况证四果 (藏教)及七信(圆教)乎。(四果七信,方了生死。)都摄六根,入手在听。无论大声念,小声念,不 开口心中默念,均须字字句句听得清楚,此念佛之秘诀也。信愿行三,为净土纲要。都摄六根,为念佛秘诀。知此二者,更不须再问人矣。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一复明性大师书

念佛之人,不知摄心,愈念愈生妄想。若能摄心,方可谓为“真念佛人”。摄心念佛,为决定不易之道。而摄心之法,唯反闻最为第一。念佛之时,必须摄耳谛听,一字一句,勿令空过。久而久之,身心归一。听之一法,实念佛要法,无论何人,均有利无弊,功德甚深。

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者。乃念到相应时,虽常念佛,了无起心动念之相。虽不起心动念,而一句佛号,常常称念,或忆念。故云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也。无念,不可认做不念。无念而念,谓无起心动念之念相,而复念念无间。此种境界,殊不易得。不可妄会。若论其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返观。专注一境,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自念,返观自观。即念即观,即观即念。务使全念即观,念外无观。全观即念,观外无念。观念虽同水乳,尚未鞫到根源。须向者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亲。及至力极功纯,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者。此之谓也。工夫至此,念佛法得。感应道交,正好著力。今修念佛法门,当依大势至菩萨所示,如子忆母之诚心,修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实行。果能死尽偷心,则一心不乱,念佛三昧,或可即得。然念佛三昧,乃三昧中王,且勿视为易易。纵不即得,当亦相去不远矣。都摄六根,为念佛最妙之一法。念时无论声默,常须摄耳谛听。此乃合返念念自性,与返闻闻自性之二义而兼修者。返闻单属自力,返念兼有佛力,则为益大矣。心念属意,口念属舌,耳听属耳,眼皮下垂,即见鼻端,则眼鼻二根亦摄。五根既同归一句佛号,身根焉有不恭敬严肃之理乎。故知都摄六根,下手在听。能都摄六根,则心识凝静而不浮散,便名净念。以六根既摄,杂妄等念潜消故也。净念又能常常相继无或间断。则念佛三昧,可即得矣。故下曰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此大势至菩萨,以教化九法界一切众生者。实三根普被,有利无弊也。果肯依之而修,当必有观行相似等利益可得也”。

(xinsushi.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