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修:
09年刚过3天,就来参加皈依法会,很随喜大家,这也是龙泉寺09年第一场皈依法会。皈依非常重要,每次对于新皈依的在家同修们,都要认真思考皈依的意义、皈依的目的。
因为长期以来,很多人到庙里皈依,仅仅是拿一个皈依证,这样一个简单目的而已,但实际上,这种想法是不对有些人觉得寺庙里面要发展,需要吸引很多人来,总的来讲,这些都是种种不很正确的想法。实际上,是我们自己需要佛法、需要三宝,我们自己需要皈依,才会来皈依的,而不是说别人要求我们来皈依。比如说,出家的法师要求我们来皈依,和我们自己发心来皈依,这是不同的。如果别人要求我们皈依,我们自己不想皈依,那也得不到什么皈依,也不算真正的皈依。
有些人认为皈依就是把仪轨念几遍,半小时就结束了,这就算皈依了。其实这只是一个仪式,这个仪式是有其内涵和意义的,仪式做完了就表示我们学佛的开始,表示我们修行的开始,是我们究竟成佛的基础。
所以皈依是信佛、学佛、成佛的开始,这是第一步。并不是说,参加了皈依的仪式,那我们就变成佛教徒了,这个观念是有很大的问题,是不符合佛教皈依的意义的。
皈依是我们整个生命要寻求、皈投、依靠的。法,是释迦牟尼佛宣说的;僧,是僧团根据释迦牟尼佛的法来实践的。那这些人住在一起,就成了庙、一个道场、一个团体。这个团体是根据佛法来做事,根据佛法来生活、来实践的。我们皈依之后,就意味着我们自己的思想、语言、我们的行动要同这个团体的所做所为符合、相应,那这才是学对了。如果不是这样子的话,那我们到庙里来皈依,也只是得了一个名义而已,美其名而已,实际上没有实际的内涵和意义。有人皈依好几次了,这个庙也皈依,那个庙也皈依,这位法师也皈依,那位上师也皈依,那这仅仅是凑热闹而已。而实际上,内心没有选择真正的皈依处,没有皈依的对象,没有皈依的僧团。
就如我们在社会上面要办一个活动一样,需要有一个团体举办,要有一个组织来策划、来执行,如果我们的行为跟这个团体的行为不符合,这个事情就做不好。我们出去旅游的时候,掉队了就会很害怕;一个家庭里的人,其他人找不到也会很担心;我们在学校里上学,如果学籍被开除掉,我们也是会非常的难过。
那我们皈依也是一样的,皈依就是意味着我们自己整个生命的选择,是需要佛法的精神食粮,需要佛法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所以,这不仅仅是仪式。仪式很容易做,半个小时就做完了,但是我们要学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就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能够学得好的。一年、十年、二十年,一辈子也很难讲会学得怎么样。好多居士学一学,就不知道怎么往下学了,学不下去了,学一学就会越来越迷茫,越来越缺乏方向,是因为内心对佛法、对三宝没有产生真正的皈依。皈依不仅仅是皈依某一个人,皈依团体,皈依僧团,皈依这个团体的出家法师,皈依依法实践的这些人和这些人的思想。我们自己愿意照着这个做法去做,照着这个思想去落实,我们才会来皈依。
大家找到龙泉寺来,就意味着同龙泉寺有缘。有缘,来皈依后就要认真学。我们一年到头都会有一些课程,周末也好、逢年过节也好,以及我们山上的义工都有一些课程可以学习。我们会有引导大家学佛的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往哪里走,怎样往下学,我们要去了解、要去学习、要去掌握,这个才是真正的学佛法。如果不是这样子的话,那仅仅到佛门里面来结缘罢了。到庙里能找到很多熟悉的人,很多善良的人,大家来凑热闹,这不是在学佛法,是在凑热闹。热闹一过,不热闹了,就不学了,这是肯定的事情。
所以我们对于皈依的目的,以及自己发心皈依、皈依对象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我们认准佛法对自己生命的意义,就不能动摇、不能改变、不能怀疑、不能懈怠。懈怠和懒惰,没有对佛法的希求心,慢慢就没有什么皈依可言,内心就没有真正的依靠,内心就没有力量。
按社会的话说:在家靠父母,学校靠老师,出外靠朋友。学佛法要靠善知识、要靠僧团。我们学佛法,常常讲是跟法师学、跟过来人学、跟善知识学。学佛法不是跟书本学,书本只是做参考。书本里说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从释迦牟尼佛开始到现在都是讲这些道理,过去为什么那么多人有成就,现在我们为什么学的不会有成就,就说明跟人有关系。
那么不一定说我们道理认识到了,我们就能做得到。“道理认识到”跟“做得到”,这里边有很大的差距,就是理论怎样变成实践。自己内心对佛法的想法,怎样通过我们语言的说法和自己行为的做法相应。想法、说法、做法相应,这是不容易的事情。
长期以来我们内心对人都有一种拒绝、排斥、怀疑、我慢,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很差,障碍都很大,问题都很大,更何况去学佛法。在家的时候,我们人缘都不好,人的关系都很难处理好,那怎么来学佛法?佛法包括十法界,人界也是法界之一。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看得到、摸得着,会有喜怒哀乐,这个都很难处理好,更何况内心的世界,更何况我们要跟佛相应。佛要度众生,功德圆满,菩萨也有菩萨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自利利他。所以我们皈依之后,就是要真正去学习,这样的话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佛法的这种利益才能够真正得到。
如果我们学佛法的动机有问题、目的有问题、方法有问题、步骤有问题,最后都会有问题。不是说我们动机没有问题,最后就不会有问题。动机没问题,发心学佛,目的没问题,我们要成佛。但是怎么成呢?怎么学呢?整个过程需要方法,需要善巧方便,若没有方法、没有步骤、没有次第,那我们人很快就老了,很快这个心就发不起来了,这些对我们来讲都是很大的考验。大家09年第一次来皈依,我们一百个人、二百个人,最后能有那么十个八个,三个五个(坚持下来)就很不错了。你过十年、二十年,过五十年之后再看,我们还有没有这种信心,有没有这种动力都很难讲。
可能我们到庙里皈依一次,拿了皈依证,一年、二年、三年,慢慢就忘掉了,忘记掉了自己是佛教徒,忘记掉了我们皈依到底要做什么。我们非常容易用佛法来点缀自己的生活,庙里什么活动呀,佛教道理也懂一点,就是用佛法来装门面,点缀自己的生活,或者大家谈论的一个话头而已,三个五个,大家交流,大家有个话题可以说。
佛法学对路的,肯定要心跟法相应,心跟人相应,法跟法相应,人跟人相应,如果这个不相应,就没办法学。
所以归根究底,我们内心要跟三宝相应,要跟佛法相应。而不是说佛法跟我们的心相应,不是说三宝跟我们的心相应,这个是错误的。因为我们的内心都是烦恼,都是无明,只有我们内心跟佛法相应,对三宝有广大的希求心、虔诚心、不变的信心,我们的烦恼才有办法得到调伏、得到化解。
信心一起来,自然而然烦恼就起不来,信心的特质就是能让我们内心清净。如果我们内心对三宝有怀疑,那就是在起烦恼,这样,听经、听开示、拜佛都在起烦恼,那行为的意义就不大。
所以为什么我们很强调信心——对三宝的信心、对出家法师的信心,缘由就在这里,而不是我们出家法师需要大家恭敬。这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人来培养信心。那如果说内心对泥菩萨是否恭敬,别人怎么知道?可能有人的时候,或者说我们觉得要去恭敬的时候,才会去恭敬。实际上我们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里,佛菩萨在我们内心的份量是很轻的,甚至是没有的。只有看到佛菩萨的时候,心里才会有一点信心和恭敬心,实际上大部分的人都没有。我们看到佛像,看到佛经,这个还是靠我们自己的理解。我们自己理解说,看到佛像我们要恭敬,看到佛经要根据里面的意思来行持、来修行。那我们看到出家的法师就不一样,出家法师是人,是佛法的体现。他告诉你的方法可能跟你自己理解的方法不一样。那你自己可能翻的哪一本经,翻的哪一页,自己理解的哪一句,也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因缘,也就是靠自己的力量理解的佛法。那法师告诉我们的方法,是这位法师多少年修行过来的经验,是他经验的传承。经验的传递与自己看经本所获得的,这两种力量是不同的。这时要看我们自己怎样去选择。因为我们凡夫众生,我执、法执很重,每个人习惯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每个人相信自己所理解的佛法,不相信别人对我们佛法的讲说,所以是很大的一个障道因缘。
佛门里面强调,亲近善知识才能听闻正法,才能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为什么把亲近善知识排在听闻正法的前面呢,道理也就在这里。我说的意思并不是否定大家主观的觉悟、主观的受用,而是说佛法跟世间法,本质上面不同。
所以我们今年皈依之后,随着我们常住硬体建设各方面的改善,慢慢我们会有一些相应的课程安排。也希望大家今后常常来听课、共修,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而不是大家来凑热闹。以此祝愿大家。阿弥陀佛。
(xinsushi.com)